彭勇
公元1644年的甲申之年,是中國歷史上時局最動蕩、政權更迭最頻繁、政局最復雜的年份之一。
這一年共出現(xiàn)了五個政權組織,包括崇禎的明政權、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張獻忠的大西政權、順治的清政權和南明弘光政權,在北京稱帝的就有三個。其中,明政權弊病叢生,積重難返,被取代實屬必然;清政權最終把握住機遇,建立了統(tǒng)一國家。而先于清軍進入北京的李自成在短短100多天里上演了從“勢如破竹”到“兵敗如山”的大逆轉,在北京42天后就倉皇撤離……
3月18日,李自成所率主力進抵北京城下,崇禎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上吊自殺。19日,李自成和他的大順軍進入北京內城,天下易主,新生的大順政權取代了已存在277年的朱明王朝。
如果說李自成進入北京是一場新的考試,他到底是如何作答的呢?
李自成在北京期間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內容包括穩(wěn)定京城的社會秩序,如嚴禁進城的軍兵騷擾百姓,懲治違法亂紀行為;清理明朝在京官員達二三千人之多,甄別后再做處理;清點明朝國庫倉儲,沒收皇族宗親的財產,對官僚進行追贓助餉;向京外派駐官員和軍隊,接管地方,并為南下征戰(zhàn)做準備;問民疾苦,開始著手解決土地等民生問題;準備即位典禮,制定典制和禮儀等等,工作量不可謂不大。
然而,這些事情卻并非都是當時最急迫之大事。
李自成的首要政治任務,是控制北京的政局,讓國家機器運轉起來,穩(wěn)定社會秩序;首要的軍事任務,則是防范關外敵對的清軍。但李自成未能認清時局,分不清輕重緩急,對明朝舊官僚貴族不能有效地拉攏,為自己所用。李自成坐失穩(wěn)定和控制全國的最佳時機,42天的大考,顯然是不及格的。
李自成第一大錯誤判斷是關外的形勢,竟然對山海關外存在多年的清軍勢力疏于防范,沒有派遣重兵防守,顯然他對關外的形勢相當無知。
多爾袞則不然,在李自成向明朝發(fā)動總攻之時,清廷就曾派人與大順聯(lián)絡,“協(xié)謀同力,并取中原”,企望分割勝利果實。同時,多爾袞和他的謀臣范文程等緊急分析關內外的形勢,在他們看來,明朝滅亡已是大勢所趨,清朝最主要的對手就是農民軍。
清軍一直在關外觀察時局,密切關注山海關的動靜,視盤踞在山海關的吳三桂為決勝的籌碼。對吳三桂與清軍聯(lián)手之事,大順軍竟渾然不知。
李自成在北京期間的第二大錯誤判斷是國內的政治形勢。在北京,李自成以革命勝利者的姿態(tài)出現(xiàn),他始終保持農民的革命本色,對包括崇禎帝在內的明朝統(tǒng)治階級采取嚴厲的打擊和鎮(zhèn)壓措施。本來明朝官僚大多希望為新朝效命,但大順政權對他們登記的目的主要是追贓助餉,此舉把明朝官員推到了對立面。
反觀多爾袞,進入北京后他就高調宣布為崇禎帝復仇、“吊民伐罪”,凡明朝原官員只要歸降,錄用照舊,品級照舊。
多爾袞充分認識到明朝官員在此動蕩之際穩(wěn)定社會秩序的重要作用,所以先利用再管束,此舉在政治上也孤立了李自成。所以,李自成大軍撤出京城之后的三個月內,原來早已歸降的華北地區(qū)出現(xiàn)了70余次叛亂事件,大都是官紳地主捕捉了大順地方官,靜觀其變。
由此,我們就不難理解,在短短的42天里,李自成的大順軍經(jīng)歷了極盛到大敗,一支所向披靡、無往不勝的隊伍,在歷史變革時代充滿偶然與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因為領導階層的決策錯誤,沒有能在奪取政權之后及時調整戰(zhàn)備策略,對天下大勢做出錯誤的判斷,導致革命事業(yè)的最終失敗,這是值得后人警醒的。
(摘自《學習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