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曼 蕭堯
摘要:為確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貴州省大力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中央關于脫貧攻堅的各項戰(zhàn)略決策部署,抽調大批公務人員駐村精準扶貧。扶貧總體效果明顯,但是村落貧困主體仍存在一些問題,以新民村為例強調處理問題實現(xiàn)鄉(xiāng)村振興必須注重黨中央提出的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的方法策略,各鄉(xiāng)村根據實際發(fā)展產業(yè)集體經濟,從根本上脫貧,實現(xiàn)全面建成社會的奮斗目標。
關鍵詞:精準扶貧;貧困主體;扶志;扶智
烏蒙高地位于川黔滇交界,包括貴州畢節(jié)地區(qū)的大部、云南曲靖、昭通部分地區(qū)、四川敘永、沐川等地,與國家早在2012年劃定的重點扶貧攻堅的烏蒙山片區(qū)存在重疊。在調研過程中發(fā)現(xiàn),當前貧困村落中的貧困主體自身存在問題,阻礙著他們脫離貧困的腳步,加大了扶貧人員的扶貧難度。
一、村落貧困主體存在的問題
貴州省的脫貧攻堅工作已經進入到沖刺期、攻堅期、決勝期。鄉(xiāng)村脫貧主體依舊存在一些難以根治的問題。例如:大多數(shù)貧困戶知識文化水平低、思想觀念落后,無一技之長,只會種玉米、土豆、豆子,但由于烏蒙山區(qū)的地理環(huán)境的因素,農作物并不高產,因此當?shù)剞r民生活水平都相對較低;自身手藝技能的缺失、無經商的靈活腦筋與啟動資金,也導致大多數(shù)村民沒有脫貧的基礎能力。當?shù)卣舱J識到這種情況,許多鄉(xiāng)鎮(zhèn)一方面在大力招商引資的同時也主動培訓專業(yè)的職業(yè)技能人員,但參加的村民較少。
個案:恒大集團在縣城的養(yǎng)殖培訓班,免費培訓,無人報名,村里好不容易動員幾位去參加培訓,都半途而廢。他們覺得不習慣,不舒服,不自在。
村民沒有認識到自身的問題,毫無主動學習盡早擺脫貧困的想法,覺得過不下去了就去村政府鬧一鬧、哭一哭、坐一坐。沒有手藝、沒有靈活的經商頭腦,沒有學歷又不愿意去學習手藝,這使得脫貧的持久力降低,不能從根源上斷絕貧困。
早期的扶貧中當?shù)卮迕裥纬傻摹暗?、靠、要、比、怨”思想誤區(qū)一直延續(xù)著,嚴重影響脫貧主體自主脫貧的主觀愿望。普遍存在想等政府來解決自己的生計問題,嚴重的還會因為自身沒有取得自己認為應得的權益而毆打村干部。
個案:某寨駐村第一書記,從公益組織那里籌到一批衣物,發(fā)放給村里的貧困戶,村委會通知村里的貧困戶領取衣物,有一位村民因沒有得到物資,就一直賴在村委會不走,還與村干部發(fā)生肢體沖突,村里最后不得已只能報警解決問題。
村支書很是無奈的表示,上述事件時常發(fā)生??芍?,當?shù)氐牟糠重毨Т迕褚呀洰a生畸形的心理依賴,喪失了主動脫貧的主觀能動性和對更好生活的追求,依賴于政府給的貧困扶助物資,不去找出路,而是坐吃等下一波貧困物資。
同時也不乏扶貧大環(huán)境的下的整體包容使得部分村民開始想辦法利用政策的漏洞,盡可能地偽裝貧困,已獲得更多的社會保障福利。村落的村民不僅不去主動脫貧還想辦法積極加入貧困的行列,是現(xiàn)在扶貧中又常見的問題。
個案:在建設美麗整潔鄉(xiāng)村的號召下,農村廁所改善工程得以實施,某村民家二層的樓房,樓上有干凈整潔的現(xiàn)代化廁所,但是她們要求包村干部給他們家院子里修廁所,說樓上的是兒媳婦的,她不能上去的。還把自己的用木板搭起的板床擺到廊道里面,告訴扶貧工作人員,那是她們兩老睡覺的地方。還有一對夫妻已經搬到縣城居住,村里的房子基本處于荒廢狀態(tài),聽說村里要修建廁所,主動打電話回來讓村委會給他們家修廁所,說他們家也很破。
扶貧的最終目的是幫助那些真正貧困的人,其目的在于讓這些貧困人口能夠在政府的幫助下靠自己擺脫貧困,從根源上鏟除貧困的種子,而不是從政府那里拿錢填補貧困,飲鴆止渴。
二、貧困主體存在問題的社會心理與貧困代際傳遞
村落貧困主體大多是知識水平低的中老年人群體,自身的勞動能力處于下降的水平,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較弱,又沒有很強的要提高自我生活水平的概念。這就導致他們先天沒有足夠的脫貧能力,只能依靠后天政府的扶助。但在政府的扶助過程中一部分人可以依托政府的幫扶擺脫貧困,另一部分思想頑固的人反而越幫越貧。他們的想法更加的簡單,不愿意去勞苦勞力,常年生活在山區(qū)里面的他們很少出去看外面的世界,對生活的追求水平也僅限于有遮風避雨之地,溫飽之食,只要滿足了這些,他們更愿意拿著多余去錢去買酒。
人都是有社會懶散病的,美國的社會心理學家亨特在其著作中指出:“通過對印度、日本、臺灣、泰國、馬來西亞的反復研究,蘭塔利和他的同事對交叉文化——普遍性方面的發(fā)現(xiàn)進行了驗證。”人都擁有懶散的因子,一旦習慣了長期慵懶的生活方式,是很難改善的。懶散的生活使得部分沒有生活追求的貧困戶安于現(xiàn)狀,樂于湊合,不愿意去奮斗,主觀意愿的觀念只有通過主觀思想的改善才能夠得到根本的扭轉。
貧困主體大多是中老年人,長久的生活習慣使他們安于現(xiàn)狀,他們的氣質是不同于其他人的。邊曉利認為由于長期磨練與思想、文化、道德素質、社會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人到老年期氣質特點也會發(fā)生程度不同的變化,主要表現(xiàn)的是神經活動的速度、強度、靈活性、平衡性均有所降低,反映事物遲緩,情緒表現(xiàn)較慢,消退比較困難。生理因素與心理因素,使得貧困的主體人群在提升自身脫貧能力的時候相對其他人群來的要難。
扶貧對象并不單單只有中老年人,還有的因病、因故導致家庭貧困入不敷出的青壯年家庭。一旦家庭的主要男性勞動力喪失,會很快陷入貧困,女性勞動力因為上有老下有小,還要照顧病人,又不能外出打工,生活十分拮據?;蛘呒彝ブ饕獎趧恿θナ赖戎惖那闆r,遺留下的青壯年由于自身因素,沒有保障生活的技能,自然沒有依靠自己完成脫貧的能力。當?shù)氐呢毨е黧w沒有要擺脫貧困的志向,沒有堅定的擺脫貧困的理想信念,沒有必然戰(zhàn)勝貧困的決心。烏蒙高地本身地處偏僻,崇山峻嶺之間的鄉(xiāng)村基礎教育一直相對薄弱,現(xiàn)在的中老年人大多是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的,一部分青年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在接受完基礎教育之后,放棄了繼續(xù)讀書的機會,普遍較低的文化知識水平使得當?shù)氐呢毨丝诤茈y自我找到賺錢的道路,擺脫貧困。這就導致當時的貧困主體很容易生成代際的傳遞,往往形成了貧困的惡性循環(huán),代代貧困、越貧越貧。
三、妥善結合扶志與扶智幫扶貧困主體
在漫長的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中,人們一直在與貧困作斗爭,五千年來中國一直在與貧困拉力,新時代以來占人口大多數(shù)的鄉(xiāng)村能否擺脫貧困是衡量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數(shù)據。西部地區(qū)很多省份抽調大批干部下鄉(xiāng)指導鄉(xiāng)村脫貧發(fā)展,但是由于烏蒙高地特殊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與當?shù)刎毨丝谧陨淼哪芰λ?,使得脫貧的過程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但這些問題并不能阻擋駐村干部與當?shù)卮逯晌邳h的指導思想下,一起尋求解決問題的路徑,著力推進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在即,脫貧攻堅還在繼續(xù),黨和政府也注意到這些問題,在十九大提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極大對扶貧的管控力度。針對以上問題,村政府是做出一系類應對措施,精準識別,進一步招商引資,給農民找脫貧的出路,提高農民培養(yǎng)脫貧的能力。
以新民村為例,ZZQ和駐村工作組及村落領導班子著力于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yǎng),先后多次召集新民村黨員以及村干部一起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在加強理論素養(yǎng)的同時與駐村工作小組成員進行入戶調研,精準識別出86戶貧困戶共300余人,走訪非貧困戶200余戶,組織成員認真分析每戶貧困戶的致貧原因,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辦法,為讓村落整體富裕,借鑒成功的經驗,大力發(fā)展村集體經濟。
鄉(xiāng)村振興首先要完善基礎設施,新民村的駐村干部與村支兩委共完成果猓溝大橋——角開組兩地之間的道路硬化項目,路燈140盞的安裝項目,村落安全飲水工程項目,農村環(huán)境衛(wèi)生綜合治理項目,危房改造5戶等基礎項目。幫扶干部強調在走訪貧困戶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貧困人口都沒有受過良好教育,他們沒有脫貧的能力,所以我們在幫扶的時候特別主動教育資助,今年我們的教育資助達到32人,盡力阻止貧困的代際傳遞。
鄉(xiāng)村振興要實現(xiàn)產業(yè)扶貧,為了幫助當?shù)刎毧鄳裘撠殻ㄟ^入戶訪談,了解到當?shù)氐倪m宜的經濟作物,結合當?shù)刈陨淼沫h(huán)境資源優(yōu)勢,與葛根公司實現(xiàn)合作。以村委+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形式成立昆泉農民專業(yè)合作社,以500元+300元+0.4元×4000斤+X的利益連接機制,引導全村種植葛根400畝、涉及農戶90戶,其中貧困戶54戶,實現(xiàn)每戶種植葛根每畝收入3000元以上。葛根公司還專門派技術人員,還教授當?shù)卮迕穹N植和培育葛根,政府組織人員進行技術學習,合作社容納了大批在家待業(yè)的中壯年勞動力。建成1個養(yǎng)雞場,涉及貧困戶86戶305人,第一批雞在17年3月份已經出欄,每個貧困戶實現(xiàn)分紅240元,其效益真實可見。建成占地45畝的養(yǎng)魚塘一個,投放育苗1萬尾,現(xiàn)以達到出售標準已經產生效益。當年新民村65戶貧困戶脫貧,2017年新民村順利脫貧。
新民村共86戶貧困戶在當初成立合作社的時候村支兩委都去說服他們加入,每天走訪談心,但仍舊只有54戶加入到昆泉農民專業(yè)合作社中。后來又成立養(yǎng)雞場之后,大家看到了合作社的效益,村民一方面覺得有效益一方面思想又桎梏,村支兩委又一個個去動員,終于覆蓋了所有貧困戶。駐村干部在講述這些的時候開玩笑的說:“以前送東西的時候他們都很歡迎,后來知道我們要他們加入合作社,一起勞動投入到合作社中的時候就沒有那么受歡迎了,我們一戶戶的做工作,擺事實,講道理,幫助他們拾起脫貧的志向。不過還好,最后的結果是好的,中間我們經歷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貧困戶能夠擺脫貧困,以后能夠靠著雞場、合作社這些生活能夠逐漸的好起來?!痹谠L問ZZQ時,這位扎根在基層的扶貧工作人員告訴我,一定要樹立村民的信心,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增強貧困人口的脫貧能力才是我們扶貧工作最應該抓的。
烏蒙高地上有很多的貧困山村,許多村落的脫貧過程中的實際經驗告訴我們只有脫貧主體的思想觀念轉換,樹立正確的致富靠自己的理念,扶起村民主動脫貧致富的精氣神,主要要求參與到產業(yè)合作之中,不再需要村支兩委挨家挨戶去勸說去游說,讓貧困主體先樹立起“我要脫貧”的觀念,以“內生造血”為主輔之以“外部輸血”才是實現(xiàn)文明鄉(xiāng)村、鄉(xiāng)村振興的長久之計。烏蒙高地是民族融合區(qū),他們有著自己的生活習慣,因此,引導他們樹立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激發(fā)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內在追求也是刻不容緩的任務。正如前文多提出的,貧困主體之所以貧困,在于他們自身脫貧能力不高,這與此群體的受教育水平、文化水平和技能知識有著直接的關系。所以新民村駐村干部和村支兩委注重對就學就業(yè)資助,堅持扶貧先扶智,治窮先治愚的方法,加大對村民職業(yè)技能的培訓。只有這樣才能阻止貧困的代際傳遞,像新民村一樣做到真脫貧、脫真貧。
參考文獻:
[1]曾麗珊,武東華.精準脫貧攻堅及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關鍵問題探討[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8(21).
[2](美)亨特.社會研究方法新論——人類行為的科學研究[M].鄭建宏,等,譯. 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89.
[3]北京師范大學交叉學科研究會.中國老年百科全書:文化·教育·修養(yǎng)卷[M].寧夏人民出版社,1994.
[4]黃占兵.堅持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 助力內蒙古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J].實踐(思想理論版),2018(03).
*本文系貴州省教育廳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項目“貴州生態(tài)產業(yè)化與鄉(xiāng)村振興問題研究”(項目編號:2018jd013)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單位:貴州大學歷史與民族文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