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峰
周末,和父母一起帶著小侄女軒軒(中班)去超市買菜。
來到超市,軒軒說:“姑姑,我可以買一個東西嗎?”
我說:“當然可以了,你可以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最需要的東西,但是只能選一個哦?!?/p>
她說:“好!”
父母去買菜,我和軒軒來到零食區(qū)。不一會的功夫,她選了海苔、妙脆角,接著又跑到文具區(qū)選了一盒米奇包裝的彩筆。
我跟在后面,提醒她說:“軒軒,選的有點多了,我們說好了只能選一種的哦。”
她支支吾吾地說:“可是,可是這些我都喜歡啊,海苔和妙脆角都很好吃,我也沒有這種盒子的彩筆……”
就在她猶豫不決的時候,父母買完菜走過來說:“選好了嗎?”
軒軒似乎找到了“救星”,說:“我選了海苔、妙脆角,還有彩筆,姑姑說只能選一種,可是我都喜歡,怎么辦呢?”
父親說:“喜歡就都要吧,爺爺給你買?!?/p>
軒軒興奮的跳起來,大聲說:“爺爺真好!”
我說:“軒軒,剛才我們進超市的時候,已經(jīng)約定好了只能買一種的,你也已經(jīng)答應了,能說話不算話嗎?說話不算話會變成什么呢?”我有意識的提醒她。
她認真的說:“不能,應該說話算話??墒牵墒恰?/p>
見他不開心,父親說:“別這么為難了,喜歡就買吧?!?/p>
軒軒抬起頭,看著我,眼里充滿了期待的目光。
我沒有理她,抬頭和父親說:“爸爸,剛才我們都約定好的事情,就應該堅持做完。再說了,我們這是幫助軒軒培養(yǎng)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約定好的事情,我們大人首先應該以身作則,堅持下來,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我知道您疼愛孫女,但是疼愛要有度和原則,不能一味的嬌慣,是不是?。俊?/p>
父親笑著說:“對對,剛才是我疏忽了,情感輸給了理智,還是你做的對?!?/p>
說完,蹲下身對軒軒說:“軒軒,爺爺知道你都喜歡這些東西,可是剛才我們說好了就應該堅持,這樣吧,你從這三種物品里面選一種,想一想,我們家里有什么,哪個不需要買,然后再決定選哪一個好不好?”
我也趁機做軒軒的思想工作,說:“軒軒,我們家里有好幾盒彩筆了,雖然這盒也很漂亮,但是彩筆都是一樣用的,你再想一想,到底要哪一個?”
軒軒笑著說:“姑姑說的對,我有好幾盒彩筆了,這盒彩筆就不要了。我們家里也有海苔,那我就選妙脆角吧。”
父親高興的給軒軒鼓掌,我和母親也跟著表揚軒軒,說:“軒軒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說話算話更是特別棒!”
軒軒開心地笑了,拿著妙脆角蹦蹦跳跳地走了。
我和父母走在后面,我說:“爸爸,我為你剛才的行為點贊,你能支持我的教育,我真的很欣慰?!?/p>
父親笑著說:“你的做法是對的。雖然,我和你媽也知道應該給軒軒一個好的教育和習慣,但是隔輩親的疼愛,有時候就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就都順著軒軒了,無形之中又溺愛了。”
我說:“只要您有這種意識就好,我們都是為了軒軒好,希望她有一個好的習慣和行為,只要我們站在同一戰(zhàn)線,一起努力,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父親說:“對,肯定會越來越好。”
社會的發(fā)展使得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選擇將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代養(yǎng),隔輩親導致了越來越多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舍不得讓孩子受一點兒委屈,寧可自己不吃不喝也要記著孩子吃喝,寵著孩子、順著孩子,這樣逐漸形成了孩子嬌慣、蠻橫的性格。其實,老人也希望好好的教育孫子孫女,但是,大多數(shù)的時候,他們的情感沖在前,理智拋到了腦后,規(guī)則、約束等在他們的心里蕩然無存。
隔代教育有其好處,如細心、耐心、有經(jīng)驗,但我們更應該看到它的弊端,同時,作為子女,不能放手不管,或者是當甩手掌柜,應該及時和老人做好溝通,約定教育后代的行為,達成教育的一致,幫助后代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和品德,只有這樣后代才能更好、更健康、更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