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惠珠
語文這一學科對于孩子來說并不陌生,從咿咿呀呀開始學說話的時候,語文的積累與運用就已開始。孩子在學前階段用自己的活動經驗與積累運用著語文、表現(xiàn)著語文。但是,當走入學校,語文成為一門系統(tǒng)的學科后,很多孩子膽怯了、退縮了,甚至對語文產生了厭煩。面對繁雜的語文知識,如何重燃孩子學習語文的興趣火焰,讓孩子樂于接受、感悟、演繹,我一直思考著……
教授小學二年級課文《彩色的夢》,在課文沒講到一半時,孩子已經能背誦著原文來回答問題,我驚喜地說到:“你真是個厲害的孩子,課文已經背得這么好,而且用得這么嫻熟!”這時,很多孩子不樂意了,“老師,我也背過了”,“對,我也背過了,背得比他還好”。“真的?原來大家都這么厲害,小腦袋瓜兒可真聰明,背誦得真快”?!皩Γ覀冊敢庾x”。一個“愿意讀”把我拉進我的困惑、思考里。對呀,既然孩子愿意讀、樂于讀,那何不從兒童詩入手,燃起孩子學習語文的火焰?
兒童詩歌是指以兒童為主體接受對象,適合于兒童聽賞、吟誦、閱讀的詩歌。兒童詩的創(chuàng)作應符合兒童的心理和審美特點,它既包括成人詩人為兒童創(chuàng)作的詩,也包括兒童為表情達意而創(chuàng)作的詩。兒童詩是詩的一個分支,由于它受到特定讀者對象心理特征的制約,因此所反映的生活內容、所進行的藝術構思、所展開的聯(lián)想和想象、所運用的文學語言等等,都必須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征,必須是兒童所喜聞樂見的。這樣才能在培養(yǎng)兒童良好的道德品質、思想情操,激發(fā)豐富他們的想象力、思維能力等方面,尤其在培養(yǎng)兒童健康的審美意識和藝術鑒賞力上,發(fā)揮自己獨特的作用。
小學語文課本為低段孩子選取了許多朗朗上口、淺顯易懂的兒童詩歌,比如《彩色的夢》、《四季》、《比尾巴》、《荷葉圓圓》、《雷鋒叔叔,你在哪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等等。
資料有了,下一步是運用這些資料激起孩子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讓更多的孩子不再因為繁雜、瑣碎而“拋棄”語文,拋棄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
一、以讀激趣,以讀入情,以讀育語感,在讀中發(fā)現(xiàn)語言的美,理解詩歌的內容,輔之以仿寫。
詩歌篇幅短,一句一行,幾句一小節(jié)的形式比其它任何文體都更容易實現(xiàn)以讀為本的要求。課堂教學中,我們的任務就是以各種讀的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興趣和朗讀能力。讀的形式有很多,自由讀、表演讀、品讀等。
會讀、讀好還不夠,落實要看語言文字的運用,所以可以鼓勵孩子仿寫,比如,《雪地里的小畫家》一課,孩子就可以發(fā)揮想象,仿寫出“小狗畫梅花”、“大象畫扇子”、“小牛畫桃心”……這些優(yōu)美的句子是孩子在朗讀理解基礎上的再創(chuàng)造,是孩子結合自己身邊資源的運用。
二、創(chuàng)設情境,給孩子的詩歌理解提供濃厚的環(huán)境氛圍。
所謂情境教學,就是通過生產生活的再現(xiàn)、實物演示、音樂渲染、圖畫表現(xiàn)、表演體驗等手段。同語言描述相結合,把學生帶入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中,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情動于衷,浮想聯(lián)翩,順利地完成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完善其認知結構,提高文學素養(yǎng)。
作為高科技的產物,多媒體在教學上的應用已經十分廣泛。在詩歌教學中,這可是一重要資源。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化抽象的教學為具體、生動、形象、直觀的圖文并茂式教學。
當然,詩歌教學的情境創(chuàng)設中除了多媒體這一資源外,還有孩子的生活經驗、實物、表演等,關鍵是我們要充分利用好這些資源,激起、維持孩子學習詩歌以至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
三、善于發(fā)現(xiàn)與利用自然環(huán)境資源輔助詩歌的教學
人是自然的一份子,自然賦予我們神奇、美妙的事物,也幫我們完成一篇篇的美文佳作。在詩歌教學中,自然環(huán)境資源當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端募尽芬徽n,簡單地讀熟、讀準,只能感受到語言文字的美,但這種美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美,孩子無法從文字描述中看到,這時,自然環(huán)境就為我們的詞語呈現(xiàn)出最完美的解釋,漫步校園,各種景物映入眼簾,孩子們真切地感受到自然的巧手,能工巧匠般創(chuàng)造出美麗的家園,也熟知了這樣的自然美可以用這樣的詩歌美呈現(xiàn)。
自然環(huán)境為我們的詩歌教學注入了靈動的活力,我們需要跟孩子一起體味詩歌美,領略環(huán)境美。
四、教師本身也是詩歌教學可利用的資源
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顰一笑對孩子來說,都是富含深意的,教師一個滿意的微笑、一個充滿鼓勵的眼神、一次慈愛的撫慰,都將激發(fā)學生奮進的信心,甚至會影響他們一生。因此,教師對詩歌的熱愛,也會言傳身教于學生。這包括教師對詩歌的朗讀,對詩意的理解,對詩歌畫面的想象與描述,孩子因為美好而追逐,這一點,教師的引導很重要。作為教師,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孩子,把美好傳遞給孩子。
兒童詩歌教學所追求的教育目的和所能達到的教育功效非常契合語文新課標總目標的要求:兒童詩歌激發(fā)兒童奇特而多姿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兒童詩歌讓兒童體味生活,走進大自然;兒童詩歌讓兒童的語言恣意多彩;兒童詩歌豐富并啟迪了兒童的情感。而且,兒童詩歌的學習,可以激起孩子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把對兒童詩歌的喜愛更廣泛地轉到對整個大語文的喜愛上。
孩子是天然的詩人,在詩歌教學上我努力著,我努力讓每一個孩子都保持他那份獨有的詩歌創(chuàng)造力,保持他對詩歌的那份執(zhí)著與喜愛;在語文教學上,我努力著,我努力讓孩子對詩歌的喜愛延伸至對整個大語文的喜愛。孩子們感受到了美,語文學習也就順利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