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慶輝
摘要: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這種對話不是一種機械式的學習,而是在平等基礎(chǔ)上的深度交流。它以文本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是認識、情感、精神領(lǐng)域的多向交流,促使學生產(chǎn)生個性化感知、感悟和思考。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自我構(gòu)建文本,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誦讀理解、交流表達,開展師生對話、生本對話、生生對話,在具體的閱讀活動中提升閱讀理解能力。
關(guān)鍵詞:閱讀教學?深度對話
“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薄伴喿x教學是在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平等對話”。教師是平等對話中的首席。那么如何發(fā)揮首席的作用,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走入文本,在對話中提升閱讀能力呢?
一、師本對話,了然于胸的自我構(gòu)建
備好課是一節(jié)好課的前提,是授課前的運籌與決策。它是教師備課時對文本的自我閱讀、自我感受和自我構(gòu)建。
首先教師要摒棄拿來主義、取巧心理,不要被“獲獎教案”“教學用書”“教材全解”之類的教輔所牽引,要通過自己字斟句酌的品讀,在字里行間去感知、理解文本結(jié)構(gòu)之巧、立意之深、情感之真,在對文字的閱讀中形成自己的體會,產(chǎn)生情感的共通、共振、共鳴?!案泻跣恼?,莫先乎情”,只有教師自己有了真切感受,才能以真情感動學生。
二是對文本的語言“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要重視文本語言本身的特點和表達方法,發(fā)現(xiàn)學生語言發(fā)展的生長點。學生的語言發(fā)展水平取決于文本典范性語言的吸納、積累和運用。教師只有先于學生對文本的語言細品深察,“嘗出語文的味道”,課堂上才能引導有序,揮灑自如。
二、生本對話,充分多樣的自我悅讀
生本對話中,讀是最重要的因素。“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的過程就是理解的過程,也是教與學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一是要給予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能自讀自悟自體會。蜻蜓點水、淺嘗輒止的課文閱讀,看似節(jié)約了時間成本,但學生無法沉浸到文字中去。認識不痛不癢,體會不真不切,其對話交流只能是淺薄單一甚至離題萬里、南轅北轍的。課堂上的靜默,如對文字的咀嚼、對語意的感悟、對形象的推敲、對句子的品味,看似耗時,卻是其后精彩交流的起筆。
另一方面,教材中的文章是人類智慧的精選,立意深遠、結(jié)構(gòu)優(yōu)美、文字動人,但有的文章生成于久遠的古代,有的來自遙遠的異域,有的是戰(zhàn)爭年代的特殊時刻,有的是文人騷客的風雅情懷……學生缺乏對文本生活的體驗了解,缺乏對作家經(jīng)歷的感知認同,在學生與文本的對話之間就會有種隔靴搔癢的不貼切感。作為對話中的首席,教師要搭建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與文本間的聯(lián)系,使學生與文本能夠進行深度的對話。
第三,教師要呵護學生的個性化、多樣化的閱讀體驗?!耙磺€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睂W生與文本對話實是與作者的間接對話,作者躲在文本后,存在著一定的不對稱性;同時,文本本身也有著創(chuàng)作中的余韻留白。因此不同讀者對同一文本可能會有多元的解讀,要尊重、鼓勵學生進行基于文本的個性化認知。
三、師生對話,啟發(fā)思考的點睛之筆
幫助學生更好地與文本進行對話是教師的職責所在。教師是平等對話的首席。平等意味著民主和尊重,但是也必須要有示范和引領(lǐng)。
閱讀教學中的師生對話應該圍繞一個中心展開,那就是文本外在的語言形式和內(nèi)在的思想感情。而對于文本的“精妙處” “深刻處”“點睛處”“動人處”……學生未必能盡知,這時候教師就應該設置有價值的話題,帶著學生“在語言文字里走一遭”,讓學生“走近”文本、“走進”文本,進而“走出”文本。如對話中可以引導理解:同樣的閱讀內(nèi)容,學生的理解不一;可以釋疑解惑:生活經(jīng)歷不同,學生的問題也各異;可以點撥指導:難免有困惑和不解;可以啟發(fā):有理解卻不準確;可以升華:總結(jié)延伸老師的觀點感受……
小學語文六下《跨越百年的美麗》一課,我以“美”為主題展開對話:1.居里夫人的容貌之美; 2.堅持不懈的精神之美;3.淡泊名利的品質(zhì)之美。課堂設計緊扣語文學科特點,從表象的美到內(nèi)在的美,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看似簡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包含著豐富的內(nèi)容。課堂上學生在潛心會文,對話交流,真切高效。
除卻有聲對話,教師也要注意無聲的對話、各種手勢和體態(tài)的輔助表達。如肯定的點頭、表情的暗示、喜悅的笑容、贊賞的目光……
四、生生對話,展現(xiàn)自我的合作舞臺
《課程標準》倡導自由、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相互表達、質(zhì)疑、討論、爭辯、合作,共享思維成果,走向共同進步。如《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體會感受深刻的句子:“她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p>
生1:小女孩是不會飛的,“飛”字在這里是有特殊含義,聯(lián)系下文我知道,這句話是說小女孩凍死在萬家歡慶的大年夜里了。
生2:我注意到這里用了三個“沒有”,飛到“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說明這里的現(xiàn)實是寒冷的、饑餓的、痛苦的。
生3:我補充。小女孩凍死在大年夜里,對她來說現(xiàn)在的生活是痛苦的,沒有食物,沒有溫暖,沒有人疼愛,沒有人照顧,對她來說死亡反而是幸福的。
生4:我從句子中體會出作者安徒生對小女孩深切的同情,對當時冷漠的、黑暗的社會的諷刺。
學生能針對同一句話談出自己不同的理解,相互補充,相互啟發(fā),相互印證,促進了對文本的深入理解,交流有效深入。
而要想把這種生生對話落到實處,小組合作的形式是關(guān)鍵。我的方式是三段討論法。1.同桌初討論。同桌之間相互進行講解,留下解決不了的問題。2.小組再討論。不能解決的問題,留到四人小組中二次討論。3.集體后討論。二次討論不能解決的,全班研討,老師參與。這樣生生交流的效果才會得到保障。
總之,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是一種多視角的認知、思辨過程,也是精神的溝通、心靈的碰撞的過程,更是不斷完善人格的過程。教師要在平等對話中不著痕跡地引領(lǐng),高屋建瓴,依托文本,構(gòu)建文本,讓對話向更深處邁進。
責任編輯:丁?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