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香蘭
摘要:目的 針對人乳頭瘤病毒感染高危女性對宮頸癌病變情況的認知程度研究,并分析HPV疫苗接種的預防效果。方法 本研究在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間納入140例人乳頭瘤病毒感染高危女性,對其進行宮頸癌認知情況以及影響因素的調查,其中有80例自愿接種預防性二價HPV疫苗婦女,將其納入研究組,另外未進行HPV疫苗接種的有60例,作為對照組,分析這些研究對象對于宮頸癌的認知程度以及影響因素,對比兩組HPV16/18感染發(fā)生率以及持續(xù)HPV感染幾率。結果 宮頸癌病變認知評分為(37.52±2.03)分,其影響因素主要為年齡、婚姻狀況、教育水平、家庭收入等,研究組HPV16/18感染率以及持續(xù)HPV感染率均比對照組低,p<0.05。結論 人乳頭瘤病毒感染高危女性對于宮頸癌病變情況的認知度還有待提高,需要各部門加強宣傳措施,讓高危婦女積極接受HPV疫苗接種。
關鍵詞:人乳頭瘤病毒病毒感染高危女性;宮頸癌;病變;認知程度;HPV疫苗接種
宮頸癌新發(fā)病數(shù)量每年可達47萬,約23萬死于該疾病,發(fā)展中國家占較大比例。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HPV基因型報道有100多種,其中 HPV16、18 與宮頸癌密切相關[1]。持續(xù)高危型 HPV 感染會增加宮頸癌發(fā)生風險。目前,預防性HPV疫苗已研制成功,且部分成功上市,有望成為預防宮頸癌的有效手段。但是許多人乳頭瘤病毒感染高危女性對宮頸癌病變的認知程度不足,沒有預防意識。本研究特分析人乳頭瘤病毒感染高危女性對宮頸癌病變的認知程度,分析其影響因素以及HPV疫苗接種效果,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在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間納入130例人乳頭瘤病毒感染高危女性作為研究對象,這些研究對象均經(jīng)過第2代雜交捕獲法檢測技術進行檢測確定為存在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這些研究對象年齡均在23歲至60歲之間,年齡中值為(35.2±2.8)歲。
1.2方法
經(jīng)患者知情同意后發(fā)放調查問卷,調查問卷內容由本項目小組成員集體討論設計并經(jīng)預實驗后確定,包括基本信息(家庭收入、教育水平、婚姻狀況、年齡),對宮頸癌認知情況(宮頸 癌篩查、HPV感染、對HPV預防性疫苗的了解情況等)。每題評分為 0 ~ 10 分,>7 分為知曉,5 ~ 7 分為了解,<5 分為不知曉。
所有研究對象中自愿接受HPV疫苗接種的婦女組為研究組,未接受HPV疫苗接種的婦女組為對照組。
1.3觀察指標[2]
所有研究對象對宮頸癌病變認知評分;對比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HPV16/18感染發(fā)生率以及持續(xù)HPV感染幾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取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對本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
2 結果
2.1高危婦女對宮頸癌病變認知情況
這140例高危婦女中對宮頸癌病變相關知識知曉評分為(37.52±2.03)分,其中有63.5%(89/140)年齡在40歲以上,有55.7%(78/140)文化程度為中小學水平,有80%(112/140)為已婚。
2.2對比研究組和對照組HPV16/18感染發(fā)生率以及持續(xù)HPV感染幾率
研究組HPV16/18感染發(fā)生率以及持續(xù)HPV感染幾率分別為30%(24/80)、23.8%(19/80);對照組HPV16/18感染發(fā)生率以及持續(xù)HPV感染幾率分別為48.3%(29/60)、41.7%(25/60)。研究組HPV16/18感染發(fā)生率以及持續(xù)HPV感染幾率均少于對照組,x2=13.566、17.082,p=0.001,0.001。
3 討論
宮頸癌發(fā)病率與HR-HPV 感染具有密切聯(lián)系。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75% 的女性一生中可能感染一次 HPV,其中20~30歲為高峰期,但大部分可在一段時間后消失,僅少部分發(fā)展為 HR-HPV 感染,會增加宮頸癌發(fā)生風險。提高婦女對宮頸癌相關知識的認知程度,做好宮頸癌篩查工作,便于早期發(fā)現(xiàn),為臨床治療提供幫助。本研究得出高危婦女HPV 陽性結果的意義、宮頸癌篩查方法、預防性 HPV 疫苗等知識的了解度比較低,說明我國部分地區(qū)需加大宮頸癌知識宣傳力度。相關研究表明,宮頸癌及 HPV 相關知識缺乏是影響宮頸癌篩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醫(yī)療單位、政府部門應加大對宮頸癌病因、早期篩查、預防等相關知識的宣傳,提高婦女對疾病的認知度[3]。年齡、受教育程度、家庭經(jīng)濟狀況等是影響女性宮頸癌認知功能的重要原因[,本文分析影響婦女宮頸癌認知度的因素,發(fā)現(xiàn)與年齡、婚姻狀況、居住地、受教育年限、家庭收入等有關,與國內研究結果相符。對此,應針對農村、低學歷、低收入等特定人群進行宮頸癌宣教,加強宮頸癌篩查。偏遠地區(qū)、低收入人群局限于交通、經(jīng)濟條件等,對宮頸癌知識認知程度低,有必要指導基層醫(yī)療單位加強疾病宣傳,并引導新聞媒體參與其中,增加特定人群獲取宮頸癌知識的來源,達到提高疾病認知度的目的。
HPV16、18 作為 HR-HPV 亞型,導致了全球范圍內70%的宮頸癌。持續(xù)性 HPV 感染會造成機體細胞發(fā)生生物分子學變化,破壞其正常周期,與其他促癌因子協(xié)同作用,易致宮頸癌。既往文獻中發(fā)現(xiàn),持續(xù) HPV 感染可能導致 CINⅡ~Ⅲ,且持續(xù)時間越長,出現(xiàn)癌前病變及宮頸癌的風險越高。HPV 感染進展為宮頸癌的時間>10 年,將宮頸癌作為臨床觀察終點需長時間隨訪,難度較大。要原因,且二價 HPV 疫苗主要通過預防 HPV 感染,尤其是 HPV16、18 感染,降低宮頸癌發(fā)病率。本研究對比接受HPV疫苗接種和未接受HPV疫苗接種的婦女,其中未接受HPV疫苗接種的婦女更容易出現(xiàn)HPV感染,更容易出現(xiàn)宮頸癌,因此可以加強疫苗接種宣傳措施,降低宮頸癌病變幾率。
參考文獻:
[1]趙敏,高麗麗,易宏英.成都地區(qū)女性患者對宮頸癌篩查和HPV疫苗認知調查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8,47(06):786-788.
[2]俞玫君,劉巧英,吳玉坤.高危婦女人群宮頸癌病變認知程度及接種HPV疫苗預防效果調查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01):145-148.
[3]趙碧霞,謝文柳,蔣佩佩.衡陽地區(qū)女性對人乳頭瘤病毒及其疫苗認知的調查研究[J].護理研究,2015,29(06):75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