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華音
天空,微透出亮光,窗外還凝著一層水汽。窗內(nèi),略顯佝僂的身影,一如往常地忙碌著。一陣準備后,米,雪白的倩影躍進了小鐵鍋中。輕轉(zhuǎn)旋鈕,冒出淺藍色的薄而瘦的火苗,肆意舔舐著鍋底。爺爺稍喘了口氣,坐在旁邊的小凳上,出神地凝望。
不想那干瘦的火苗身軀竟威力不小,時光流轉(zhuǎn)間,鍋中已漸漸開始了“躁動”。水中的氣泡翻滾著上涌,熱情迸發(fā)。那原本干硬的米粒兒,也似是受了它的感染,堅硬的心慢慢舒展開來,張開臂膀,敞開心靈,與水在沸騰中漸漸交融。歡笑著跳躍著,醞釀著融合著。爺爺嘴邊的笑意漸漸展開。也不知是出于期盼,抑或是幻覺,凝滯的空氣中,漸漸地,緩緩地,竟不知從何時滲出一股香味。不濃不淡,靈巧婉轉(zhuǎn),如煙如絲,鉆透鼻腔,滲入人心,漫至全身,令人神清氣爽。
是米香!是水米交融的味道!初時僅能細細捕捉,不想它卻很快濃起來,烈起來,逸散至每一個角落,在每一處開花,每一處綻放。我已經(jīng)想象到那米與水,跳得更快,跳得更歡,似要掙脫枷鎖,秀出愛意。
是時候了!爺爺驀地站起來,俯著身子,流轉(zhuǎn)著愛意的目光,看著這粥恣意釋放出香、黏、暖、熱。到巔峰了!他果斷地掀開鍋蓋,右手握著勺,左手執(zhí)碗,麻利地將還在沸騰的小米粥盛進了小陶碗中。爺爺滿意地嗅著米香,揚起唇角,歡暢地笑了。
望著望著,我的記憶里跳出一幅畫面。那是一個嚴冬的早晨,我端起陶碗,或許是“愛”盛得太多太滿,熱量還賴在碗中,久久不肯散開。黏粥粘住嘴唇,燙得喝不下。心里一急,滿腦子是“來不及,要遲到”,焦躁不安與些許不滿便寫在了我臉上。突然,爺爺迅速打開窗,關(guān)好我的房間,讓冷風咆哮著灌進來,他卻托碗于手,另一手用勺將粥舀起,緩緩倒下,像是獨舞,熱粥落入碗中時,已減了幾分熱。一下,兩下,三下……看見爺爺腫脹得可怕的手,我心中后悔與痛楚的味道似乎蓋過了米香——我的幼稚任性讓那小米粥的味道變了味……
我走出回憶,滿是內(nèi)疚。手握陶碗,粥入心田,滿是濃濃的真味——深愛的味道,感恩的味道,成長的味道……
我背好書包跨出家門,帶著余味,快步走上灑滿陽光的大道。
點評
作文描述了家庭生活中的一個小場面,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作者先細致描寫具象真味(小米粥香),通過插敘抒寫抽象味道(爺爺愛意、“我”的內(nèi)疚),將關(guān)于“小米粥味道”的生成經(jīng)過和由此引發(fā)的情感變化描寫得真實感人。結(jié)尾由“變味”回到“真味”“余味”,再到“陽光”,一個積極向上的時代學(xué)子給讀者留下了一個可愛的背影。
【本版供稿/曹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