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蓓蓓
◆摘? 要:本項目通過研究歐洲共同語言參考標準(CEFR)在中國高校學術(shù)英語(EAP)寫作教學中學生自我評價的環(huán)節(jié)的適用性,旨在研究CEFR用于中國高等EAP寫作指導中自評的適用性,并根據(jù)研究結(jié)構(gòu)開發(fā)針對中國高等教育英語學習者的改進型自評表。
◆關(guān)鍵詞:歐洲語言參考標準;學術(shù)英語寫作ELP;描述符
1研究背景
CEFR在歐洲已經(jīng)得到廣泛研究,但是在歐洲以外還不是特別知名,尤其是在亞洲(Zheng,Zhang&Yan,2016)。但是,隨著始于2014年的新一輪英語考試改革,作為中國新版全國英語能力測試的主要參考之一,CEFR在中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guān)注(劉建達,2015)。在中國利用CEFR發(fā)展新版英語能力測試的主要原因是它在英語語言教、學、測之間充當橋梁的巨大潛力(劉建達,2015)。新版英語能力測試的另一個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自主學習。作為一種開發(fā)學習者自主性的有效方式,學生自評得到了廣泛討論(Cotterall,1995)。此外,學生自評可以成為適應中國情況的一種有效教學法,以彌補班級規(guī)模大的限制,以及教師對每個獨立學生關(guān)注度不夠的缺陷。
2理論框架
2.1關(guān)于中國的新英語能力等級
2014年,國務院頒布的《關(guān)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加強外語能力測評體系建設(shè) (劉建達,2015)。同年,國務院宣布新一輪英語測試改革,旨在解決教、學、測、測試分數(shù)和考試者的語言應用能力,以及國家、地方和部門英語測試之間存在的不一致現(xiàn)象(姜剛,2016)。新版英語能力測試旨在開發(fā)一種服務于語言教育、測試和不同考試之間對語言能力的共同理解的等級系統(tǒng)。根據(jù)Jiang(2016)的研究,基于幾種現(xiàn)有的語言能力等級,包括著名的CEFR,該等級系統(tǒng)開發(fā)出學習、傳授和評價的描述符,同時考慮具體中國英語教育的背景。它將包括定量等級和定性描述符,來定義聽說讀寫能力,以及應用能力,強調(diào)學習者將語言用于交流目的的能力,發(fā)展學習者的認知知識,并培養(yǎng)學習自主性。本項目符合上述目的,并試圖利用一種改進的CEFR版本,也就是歐洲語言檔案手冊(ELP)描述符作為主要基礎(chǔ),從而開發(fā)一種針對教、學和評價的自評等級,以培養(yǎng)學習自主性。
2.2關(guān)于CEFR和ELP描述符
歐洲理事會于2001年創(chuàng)建和發(fā)布了CEFR,旨在為歐洲各國的語言教學大綱、課程指導、考試、教科書等的詳細制定提供一種共同基礎(chǔ)。該框架提供了三種等級:全球等級、自評網(wǎng)格和解釋性等級。Zheng及其同事(2016)已經(jīng)探索過CEFR的自評網(wǎng)格在中國寫作評價中的適用性,他們的報道表明教師和CEFR專家評價結(jié)果的一致性令人滿意,但是中國英語指導者在理解和掌握自評網(wǎng)格上有困難。
考慮到這個局限,本項目將采用一種改進的CEFR描述符版本,也就是ELP描述符作為開發(fā)本項目評價等級的基礎(chǔ)。歐洲理事會在開發(fā)CEFR的同期,也開發(fā)了ELP描述符。與CEFR描述符相比,ELP描述符更加具體,深入不同背景下語言使用的不同方面。比如,ELP描述符提供了另外九種評價標準來衡量CEFR六種能力水平的整體寫作出。ELP描述符還將CEFR描述符擴展到報告和論文上,從而使得它覆蓋寫作的更多方面,包括但不限于語言準確性、結(jié)構(gòu)、內(nèi)容、體裁和對話題的熟悉性。ELP描述符是針對不同水平語言學習者設(shè)計的,包括比如高校學生等成人。ELP描述符的首要目標是鼓勵學習者反思他們自己的語言學習,設(shè)定目標,記錄進步和他們的技能。這些描述符是發(fā)展獨立性和自我學習能力的有效輔助工具,在語言研究中也很有用。這個目標與本項目發(fā)展自主語言學習者的目標是一致的。因此,關(guān)于報告和論文方面的ELP描述符將用于EAP寫作的自評中。對于中國英語語言學習者而言, EAP寫作是最具有挑戰(zhàn)性也最必要的一項語言技能。
2.3語言學習中的自評
William(2011)指出,作為最有效的學習評價策略之一,自評不是教師向?qū)W生完成,而實際上同學生共同完成的一個過程,讓學生參與到自我學習。類似地,Race(2001)認為自評是開發(fā)學習自主性的一種必要技巧;而作為學習中的自評技能,終生學習技能(比如,反思,批判,自我監(jiān)督學習過程)將被轉(zhuǎn)移到學習者的未來生活和專業(yè)背景中。人們對自評的一個主要擔憂是學習者對自己學習評價的準確性。本項目將培訓學生利用ELP描述符來評價自己的寫作。為了驗證ELP描述符對中國高等教育EAP寫作的適用性,我們將提出如下三個研究問題:
第一,學生和教師對ELP描述符的可利用性和可行性的感知如何?
第二,是否有必要對ELP描述符做適應中國英語學習者的修改,如果是,需要做哪些修改?
第三,學生和教師對ELP描述符用于EAP寫作自評的有用性的感知如何?
第一個問題從參與者感知角度研究ELP描述符的適用性,這將為問題2中ELP描述符的修改提供基礎(chǔ)。最后一個問題從學生和教師角度,探討自評網(wǎng)格在開發(fā)學生的EAP寫作能力方面的促進作用。
3研究方法
3.1參與者
來自中國浙江樹人大學的兩名教師和大概120~150名學生將自愿參與本項目。所有教師和學生參與者都是中國人,且英語是他們的一門外語。兩名教師都持有語言教學碩士以上學位,并且在浙江樹人大學擔任8年以上全職教師。他們自從2016年以來就參與EAP計劃,也是EAP寫作導師。學生參與者是來自不同非英語專業(yè)的大學二年級學生。大部分學生學習英語已超過10年,對比CEFR,這些學生的英語能力水平大概是B1-B2。由于中國長期的教師驅(qū)動和應試學習文化,他們很少有自評的經(jīng)歷。2016年引入的EAP計劃大大地改變了寫作課指導,尤其是班級規(guī)模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為EAP寫作是一門自選課程,所以教師和學生都愿意嘗試包括自評在內(nèi)的新教學方法。但是,考慮到他們在自評方面經(jīng)驗甚少,將ELP描述符引入寫作班之后的第一節(jié)寫作課上,將會對學生進行自評培訓。
3.2自評培訓
本項目會分三個階段向?qū)W生提供一個小時的培訓課。培訓課首先考慮自評的優(yōu)勢,學習者對自評的擔憂,應如何開展自評。接著,將介紹ELP描述符,并且將ELP描述符用于自評培訓課前布置給學生的一份議論文作業(yè),從而討論其適用性。最后,學生將反思他們對ELP描述符的可利用性(也就是,他們對ELP描述符理解的程度)和可行性(也就是,他們對ELP描述符的這些方面評價如何)的看法。他們的反思將為ELP描述符的修改提供必要的基礎(chǔ)。在培訓課之后的整個研究期間,會向?qū)W生提供持續(xù)的自評支持,包括解釋描述符和自評過程中學生提出的任何問題。
3.3 數(shù)據(jù)收集和分析
我們將采用混合研究方法來回答三個研究問題。研究問題1:學生和教師對ELP描述符的可用性和用戶友好性有什么看法?研究問題2:是否有必要對ELP描述符做適應中國英語學習者的改變,如果是,需要做哪些改變?研究問題3:學生和教師對ELP描述符用于EAP寫作自評的有用性的感知如何?關(guān)于研究問題1,我們將定量分析封閉式李克特量表問題的答案,定性分析關(guān)于有問題ELP描述符和修改的開放式問題的答案。在研究問題1中我們會獲得被認為有問題因此有必要修改的描述符,然后在研究問題2中進行相應修改。在修改后的ELP描述符應用于自評之前,我們將邀請教師參與者對其進行評價。研究問題3進一步探索修改后的ELP描述符和自評在開發(fā)學習者EAP寫作能力方面發(fā)揮的促進作用。
4研究意義
4.1語言評價在應試教育背景下的意義
在中國教育背景下,評價一直被狹義解釋為一種衡量語言學習者語言能力(比如,語法,詞匯和拼寫)的工具。作為一種連接語言測試、語言傳授和語言學習的橋梁,評價的這個功能一直受到冷落;但是,在中國的新版全國語言能力測試背景下,語言評價得到了很大重視。
本項目將通過如下方面,舉例說明如何對語言測試系統(tǒng)進行適應性修改,來促進具體背景下的語言學習過程:
第一,通過引出學習者和教師對該系統(tǒng)的恰當性的看法,來解決學習者的需求。
第二,針對具體的指導背景,修改一種為大家所接受的語言測試框架(ELP描述符)。
第三,提高學習者和教師對自評在學習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的意識
換句話說,通過利用學習評價(即,評價測量學習成果)服務于形成性目的(即,評價程序幫助學習者意識到自己的進步,弱項,以及發(fā)展自己語言能力的策略),本研究將進一步發(fā)展語言評價的理論。通過讓學習者融入評價過程,在評價標準制定過程中聽取他們的聲音(在這種情況下,指的是ELP描述符的修改)和幫助他們通過自評自己的寫作內(nèi)化學習檢查表,本研究還具有促進學習自主性的意義。
4.2對中國全國英語能力等級的意義和對英語教育的影響
與CEFR和其他新測試系統(tǒng)一樣,中國的新版英語能力等級是“一項進行中的工作”,而非正式認可(ESOL考試中心)。需要在具體指導性背景下考慮它的適用性,而諸如本項目這樣的案例研究將提供實證證據(jù),表明如何在具體指導背景下有效使用新版測試系統(tǒng)。本項目發(fā)現(xiàn)將有助于確定描述符的內(nèi)容以及在具體背景下修改描述符的方式。
描述符對教、學和評價的有效性不僅將決定考試改革的成功性,還是中國教育體制中英語教育的方向。目前,關(guān)于英語是否應該列入必修課程的爭論越來越激烈,主要是因為英語教育的高成本(即,十年學習大概需要16億人民幣投資,總共占中小學教育學習時間的五分之一)和低回報(即,無有效溝通能力的啞巴英語學習者)。如果修改后的自評能按照本項目所期望的那樣,成為英語教、學和評價之間的一座橋梁,則可能緩和目前英語教學高成本和低回報的情況,而英語教育也可以保留目前在中國的主導地位。本項目的設(shè)計和發(fā)現(xiàn)將惠及中國的英語導師、英語學習者和政策制定者,以及中國和海外的語言測試開發(fā)人員和使用者。
參考文獻
[1]Cotterall,S.(1995).Developing a course strategy for learner autonomy.ELT Journal,49(3),219-227. doi:10.1093/elt/49.3.219.
[2]Wiliam,D.(2011).Embedded formative assessment Bloomington Solution Tree Press.
[3]Zheng,Y,Zhang, Y.&Yan,Y.(2016).Investigating the practice of the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CEFR)outside Europe: a case study on the assessment of writing in English in China. ELT Research Papers 16.01.
[4]姜剛.貫徹落實《實施意見》積極推進國家外語能力測評體系建設(shè)[J].China Examinations,2016(01):3-6.
[5]劉建達.我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研制的基本思路[J].China Examinations,2015(01):7-15.
[6]朱正才.英語能力等級量表描述語量表化的可行性方案探討[J].China Examinations,2016(04):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