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
高中生正處在比較特殊的年齡階段:一方面,學業(yè)上的壓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大;另一方面,又正進入青春期,有著叛逆的思想。尤其在家里,不少孩子經(jīng)常與父母一方甚至雙方鬧矛盾,這些矛盾會直接影響孩子高中時期的學業(yè)情況和健康成長。在這一過程中,家長也會因為與孩子的矛盾,有時批評、有時后悔、有時徹夜難眠,時常處于矛盾和焦慮之中,成為所謂的“焦慮癥”家長。因此,作為班主任,須加強家長與學校之間的溝通,與家長坦誠交流,相互之間迅速建立信任,以期形成教育合力。
大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培養(yǎng)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qū)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yǎng)教育,這叫‘因材施教’。”與家長的交流也是如此,要搞清楚學生家庭的具體情況,對癥下藥,方能解決問題。
我們班里明同學的家庭就是這樣一個“特殊”家庭。說“特殊”其實也和萬千普通家庭類似,他家里父親在做生意,母親在單位上班。
三月份一個周六的晚上,我在家剛吃過晚飯,電話響了,電話接通后,那邊一陣嚎哭聲從聽筒里傳來,心里猛的一驚,因為我已經(jīng)聽出來,這是我班小明的聲音。
小明在班里一直是一個比較乖巧可愛的孩子,平時言語不多,有點內(nèi)向,工作認真努力,積極參加活動。學習方面有自己的想法,但是進高一以來成績提升較慢,尤其理科學習有點吃力,于是家長十分焦慮。
電話里我先是努力讓小明平靜下來,然后告訴我到底出了什么事。于是他就在電話里邊哭邊說,周五返校后,家長不停地在嘮叨他的學習,說他一個學期以來成績也沒啥進步;說他學習方法有問題還不改;說他回家還想去同學家玩。今天更是變本加厲,家長回家就訓他,爸爸訓過了媽媽接著訓……
孩子的聲音很是悲切:“我不想在家呆了!我要回學校!我不想上學了!。
小明在班里是我的生物學科課代表,我平時與他談話也比較多,孩子對我比較信任,平時我說的話他都愿意聽。在電話里,我繼續(xù)安撫小明同學,并承諾這個事情我會想辦法幫他解決。接著我迅速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簡單問了一下作業(yè)完成情況,并且問他假期參加模擬聯(lián)合國活動的時間和行程安排。聊了一段時間,等他心情平復后,我督促他去吃晚飯,并掛了電話。
掛了小明的電話,我想了想,決定直接給孩子父親打電話。小明的父親以前也是教師,對孩子的教育十分上心,小時候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也帶著孩子上了不少的興趣班。小明在書法等方面有著相當?shù)乃?,與家庭的教育良好的氛圍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但是從初三年級開始,小明家長就進入了比較憂慮的狀態(tài)。事實上,孩子在初中的成績相當好,有著自己在學習方法上面的思考,但是與家長的要求并不十分一致。一開始,家長會比較耐心地說服孩子,但孩子性格有著固執(zhí)的一面,并沒有按照家長要求的來,后來在言語上的沖突就多了起來。
初中畢業(yè),小明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我校實驗班,全家都十分開心。然而這卻進一步拉高了父母對他的期望值。學習方法和能力方面的要求更高,尤其對小明學習時間的安排非常緊,導致孩子不能接受。
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而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順利地學習,這是教育過程的邏輯?!毙∶骷议L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嚴重。因此在電話中簡單聽了孩子爸爸對情況的描述后,立即對其進行了的批評,也提出了我的看法。
電話中我告訴小明爸爸,孩子在學校學習壓力相當大,而家庭環(huán)境與學校環(huán)境的不同的是它的寬松,這會讓孩子身心得到一定休息和調(diào)節(jié)。正如同機器一樣,運轉(zhuǎn)一段時間也要散散熱、加加油,學生學習也不可能永遠保持高投入和高效率。周末回家了,在完成作業(yè)的基礎(chǔ)上,給予適當?shù)姆潘珊苡斜匾R晃兜乇谰o這根弦,孩子會受不了的,更何況是今天這樣夫妻輪流批評孩子呢。
其實在這之前,我與小明爸爸的交流已經(jīng)有很多次了,有時候電話溝通,有時候當面交流,每一次的時間不會短于半小時。每次交流我都能感受到他心情的焦慮,他經(jīng)常和我說孩子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
我歷數(shù)了孩子的優(yōu)點,高度評價了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力圖讓家長明白,孩子并不是你們口中說的那樣一無是處。同時,我還警告他們,這樣的環(huán)境,會讓孩子對家庭產(chǎn)生厭煩情緒,以后周末更不會愿意回家。家本來代表的就是溫馨、舒適和輕松,如果沒有這些優(yōu)點的話,那她回家還有什么意義呢?身為家長,你們所謂的努力,在孩子心目中都演變成了巨大的壓力,成了面目可憎的人,那他還會親近你們嗎?是不是以后你們說話孩子會更聽不進去呢?
電話那端一陣沉默,稍后我又和小明爸爸交流了自己在家教方面的想法和一些覺得還算成功的做法,因為都是真實經(jīng)歷,家長感同身受,也進一步對我產(chǎn)生信任。
于是我趁熱打鐵,與家長商量接下來的解決辦法。我給他們建議兩點:一是家庭的氛圍要民主。如果家長做錯了,該向孩子道歉的就要道歉,而且不能敷衍了事,必須誠懇,這樣才能在孩子心目中重樹形象。不能礙于面子不做,那樣會把孩子往外推,離你會越來越遠;二是在學習上,逐漸減少對孩子具體學習方法的干預。高中階段各學科的學習特點和規(guī)律,家長已不可能了解得非常專業(yè)了,更不能盲目相信網(wǎng)絡上某些缺乏具體針對性的說法。如果有需要可以直接咨詢老師,并建議孩子多與老師溝通。
周日下午,小明返校后,我找到他了解后來的情況。當天晚上,他們家庭開了比較民主的會,家長承諾以后會多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也保證多與家長溝通,孩子也比較開心,開始認真復習沖刺期中考試。事實證明這樣做是有效的,在期中考試中,小明從年級856名上升到年級436名。
坦誠溝通才能取得信任,有了信任才能真正溝通。和諧的家校關(guān)系有利于形成合力,為孩子的健康成長營造最適宜的環(huán)境。
2018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