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平
摘 要:電梯安全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在電梯安全中,設計和制造中存在隱患,安裝過程存在隱患,電梯維保市場環(huán)境混亂,電梯保養(yǎng)意識不強的問題。可以通過提高全民安全意識,提升電梯質量安全水平,及時落實老舊電梯的修理、改造和更新,風險控制措施來有效促進電梯安全問題的解決。
關鍵詞:電梯安全;問題;策略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電梯的數量迅猛發(fā)展,作為新型建筑物內重要的運輸工具,電梯在給人們提供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種種的矛盾,發(fā)生了不少的安全事故。每一次的電梯事故都會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電梯事故的頻繁發(fā)生,充分引起了電梯管理部門的重視。但目前電梯安全管理中還存在著諸多的不足,電梯的安全形勢不容樂觀,而由電梯引起的糾紛也成為了影響社會穩(wěn)定的不安定因素。
一、電梯安全中存在問題分析
1.設計和制造中存在隱患。建筑在設計階段,設計者對所選電梯不能充分了解,或者土建完成后,更改了設計階段選用的電梯型號,從而給日后安裝和維修造成麻煩。在電梯的設計階段,有些電梯的設計和制造單位過度的重視收益,沒有對方案進行實際鑒定,從源頭上就埋下了隱患。電梯設計和制造行業(yè)市場魚龍混雜,有些制造廠家為了降低成本,會采用翻新的零部件進行電梯的生產制造。一些陳舊的“老齡電梯”,沒有做好保養(yǎng)工作,有些陳舊電梯在當初設計時,由于電梯設計技術的局限,本身就存在設計上的問題,從而容易影響電梯運行的可靠性。
2.安裝過程存在隱患。電梯安裝單位常常為了多接工程不考慮安裝人員是否夠用,接到工程后若人手不足,再將工程轉包出去,收取委托費。被委托的安裝技術力量和安裝人員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導致安裝質量不能保障。電梯市場存在非法安裝、維修、改造電梯的現象。同時還存在施工過程不經檢驗部門監(jiān)督檢驗合格即交付使用單位投入使用。電梯的安裝施工不按規(guī)范執(zhí)行。電梯作為特種設備,其安裝施工必須得遵循一定的規(guī)范標準。違反施工規(guī)范,為電梯的日后運行隱藏了不可估量的安全隱患。
3.電梯維保市場環(huán)境混亂。目前,許多單位的電梯維修和保養(yǎng)工作都是外包給專門的公司。但是,提供電梯維保服務的公司良莠不齊。有些公司技術實力雄厚,建立了完整的服務體系,并定期對技術工作人員進行相關的業(yè)務培訓,可以為客戶提供專業(yè)化的服務。而有些小公司的狀況卻不盡如人意,他們往往掛靠到規(guī)模比較大的,提供專業(yè)化電梯維修和保養(yǎng)服務的公司,從中尋求客戶資源,但是由于自身技術力量的不足,不能對員工進行定期的業(yè)務培訓,更不用說建立完整的服務體系。
4.電梯保養(yǎng)意識不強。現在,有許多電梯使用單位對電梯的維保意識不強,沒有設立專門負責電梯安全管理的部門,認為電梯使用中沒有出現問題其運行狀況就是良好的,同時即便是安排了相關人員對電梯進行維保工作,但是因為自身沒有對電梯的維保工作有正確的認識,往往沒有對相關人員的工作進行考核,更不必說開展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業(yè)務培訓的活動了。這些都會對電梯的運行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每一臺電梯都有自己的使用壽命,在使用壽命之內的電梯需要定時的對它進行修理、維護,相關規(guī)定要求至少每15日要對電梯進行維修和保護,但是有部分電梯維保企業(yè),卻沒有遵守這個規(guī)定,按時對電梯進行維保,將維保時間一拖再拖,還有部分維保企業(yè)對電梯維保記錄不全,或無記錄,就會造成電梯維保不到位,出現問題卻沒有及時檢修的情況。
二、加強電梯安全的策略
1.提高全民安全意識。通過政府通報、媒體曝光、公布黑名單等方式以儆效尤;落實電梯安全獎罰機制,配套激勵政策,樹立行業(yè)標桿,以點帶面促進電梯行業(yè)規(guī)范發(fā)展;制作電梯宣傳標準資料,比如影像光盤、漫畫圖片等,借助公益廣告(電視幕墻、廣告專欄、廳門液晶幕等)使電梯安全常識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可先在政府機關、醫(yī)院、學校、商場等公共領域率先開展示范,實現以點帶面。
2.提升電梯質量安全水平。開展電梯質量提升行動,加強產品型式試驗和一致性核查,強化安裝監(jiān)督檢驗,提升電梯產業(yè)集聚區(qū)整體質量發(fā)展水平和新裝電梯質量安全水平。整合優(yōu)化安全技術規(guī)范和國家標準,在借鑒國際先進標準基礎上,對電梯本體安全和配置標準提出更高要求,打造適合我國國情的更為嚴格的標準規(guī)范體系,鼓勵電梯企業(yè)提供高于國家標準的優(yōu)質產品和服務。加強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相關技術標準制修訂,促進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
3.及時落實老舊電梯的修理、改造和更新。對不能正常運行、安全性能難以保證的老舊電梯,要及時修理、改造、更新。建議市級部門組織制訂老舊電梯及其部件的修理、改造、更新等評價標準并實現上下“無縫對接”,建立完善電梯風險評估體系。電梯使用管理者應當建立電梯修理、改造、更新制度,及時更新存在安全隱患的電梯及其零部件。各級人民政府要將沒有物業(yè)管理、維護保養(yǎng)和維修資金的“三無電梯”以及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的電梯作為重點掛牌督辦,落實整改責任和資金安排,多措并舉綜合整治,消除事故隱患和風險。要制定老舊住宅電梯更新改造大修有關政策,建立安全評估機制,暢通住房維修資金提取渠道,明確緊急動用維修資金程序和維修資金缺失情況下資金籌措機制,推進老舊住宅電梯更新改造大修工作。
4.風險控制措施。針對不同危險源采取相應降低風險的措施,將技術管理和程序控制有機結合起來,盡可能利用技術進步來改善安全控制措施;制定可行、有效、成本效益最佳的應急方案;提高各類設施的可靠性,增加安全系數,減少故障,設置安全監(jiān)控系統,改善作業(yè)環(huán)境;加強員工培訓,克服不良習慣,嚴格按章辦事,幫助其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電梯每天在不停的運轉,由于設備部件不斷磨損,電氣元件老化等原因,電梯不可避免的出現一些故障,有可能發(fā)生如停梯、關人、沖頂、蹲底等風險;因此在維修保養(yǎng)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國家規(guī)范,每半月進行一次清潔、潤滑、調整、檢查,確保電梯各項性能滿足使用要求。
參考文獻
[1]穆學凱.淺談電梯安全隱患及安全保護措施[J].山東工業(yè)技術,2018(20).
[2]伏喜斌,鄭祥盤,鐘舜聰,陳瑞品,黃學斌.老舊電梯安全隱患分析與保障措施[J].機電技術,2018(04).
[3]朱煒.電梯制動器失效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中國設備工程,20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