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太湖流域耕地與糧食安全分析

2019-09-10 22:37丁鵬飛
糧食問題研究 2019年1期
關鍵詞:耕地面積糧食安全

丁鵬飛

摘要:位于長江三角洲核心的太湖流域是我國自然條件優(yōu)越、經濟發(fā)達的地區(qū),在早年間糧食產量高,是我國重要的糧食輸出地。自1985年以來,流域內耕地不斷流失,糧食產量下降,耕地與糧食安全形勢嚴峻。本文從時空變化的角度對耕地和糧食安全進行研究與分析。隨著流域內人口的不斷增長,耕地面積和糧食總產量波動減少,致使整個流域內的耕地壓力和糧食安全風險不斷增加。由此筆者提出了保護耕地、調整農業(yè)結構和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等相關建議。

關鍵詞:太湖流域 糧食安全 耕地壓力指數(shù) 耕地面積

耕地資源是人類生存與發(fā)展的物質基礎,耕地的數(shù)量與質量變化必然引起糧食產量波動,從而影響到糧食安全[1,2]。圍繞耕地與糧食安全問題,有學者對全國以及部分省區(qū)的耕地變化和糧食生產狀況進行研究與分析[3-5]。也有學者對糧食生產與糧食安全進行了廣泛的研究[6-8]。這些研究對于了解耕地與糧食現(xiàn)狀、抓住耕地與糧食的變化規(guī)律、促進優(yōu)化糧食布局和確保糧食安全具有積極作用。但是目前還缺少對于典型區(qū)域,尤其是跨省域且具有產糧優(yōu)勢地區(qū)的研究。

太湖流域作為我國傳統(tǒng)的糧食高產區(qū),自改革開放以來發(fā)展迅速,在耕地與糧食方面的變化比較具有代表性。早期該流域糧食產量較高,不單能夠自給自足,還有大批余糧用于出口。但2015年與1985年相比,耕地面積減少了55.19×104公頃,糧食播種面積減少了2.72×104公頃,糧食產量減少了101.04×104噸。這使得本流域由糧食出口區(qū)變?yōu)榧Z食缺口不斷擴大的地區(qū),使得太湖流域的“糧倉”稱號不復存在。

一、數(shù)據(jù)來源與研究方法

(一) 數(shù)據(jù)來源

數(shù)據(jù)主要來自于1985-2015年的《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庫》 《江蘇統(tǒng)計年鑒》 《上海統(tǒng)計年鑒》等各相關省市的統(tǒng)計年鑒。

(二)研究方法

二、糧食生產時空變化分析

(一)糧食時間序列變化

糧食總產量能夠體現(xiàn)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高低,數(shù)值高則糧食生產能力強,反之則弱。糧食產量的年變化率可表明糧食的動態(tài)變化軌跡(圖1),30年內減產的年份有14年,減產幅度大于5%的有9年;增產年份雖有15年,比減產年份多一年,但是增產幅度大于5%的僅有5年,減產率遠遠高于增產率。

通過對1985-2015年太湖流域糧食產量的分析得出流域內糧食生產大致經歷了以下四個階段:①1985-1997年前后處于波動發(fā)展階段。糧食產量呈先增長、后減少、再增長的態(tài)勢。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本流域處于城市化初期階段,建設用地增多,耕地面積減少,而科技水平的進步和農業(yè)科技的發(fā)展促進了糧食產量的提高。②1997-2003年前后處于急劇減少階段。1997年后,流域內城鎮(zhèn)化發(fā)展迅速致使建設用地面積不斷擴大,糧食播種面積占耕地面積比例下降。③2003-2009年處于快速增長階段。2003年以來糧食安全問題日益受到各界關注,國家禁止違規(guī)占用耕地、注重耕地占補平衡,使得糧食減產的局勢得到控制。④2009-2015年處于穩(wěn)步增長階段。對農業(yè)面源污染的治理重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糧食產量,但總體來說,影響不大,流域內的糧食產量仍然處于穩(wěn)步增長的狀態(tài)。

(二)糧食生產空間格局變化

糧食產量在時間上表現(xiàn)出不穩(wěn)定性,在空間上也具有顯著的差異性[3]。通過對1985-2015年該流域內多年平均糧食產量分析,本區(qū)域大部分地區(qū)糧食總產量都有所減少,尤其是常州市轄區(qū)、蘇州市轄區(qū)和杭州市轄區(qū)的糧食減產幅度相對較大,且這些區(qū)域均為高產區(qū),年均糧食產量在33.4×104 t以上。此外,昆山市和吳江市糧食產量變化也比較大,其變異系數(shù)為54.215%和49.629%。在經濟發(fā)展水平相對高的地區(qū),由于城市化進程加快占用大量耕地,耕地減少導致糧食減產相對明顯。

(三)糧食生產時空變化分析

利用ArcGIS自然斷點法,比較1985-2015年各縣域糧食產量的相對水平,將糧食產量劃分為4個區(qū)間。相對高產區(qū)(總產量大于50萬噸)、相對中產區(qū)(總產量在35-50萬噸)、相對一般區(qū)(總產量在20-35萬噸)和相對低產區(qū)(總產量小于20萬噸)。對比圖2和圖3,1985-2015年糧食高產區(qū)面積不斷縮小并由流域中部向西北部偏移。以杭州市轄區(qū)為例,其一直屬于糧食高產區(qū),但近年來由于其工業(yè)化和城市化快速發(fā)展導致耕地面積不斷減少,糧食產量也隨之減少,2015年糧食總產量為24.75×104 t,年均降幅達2.45%,屬于嚴重減產區(qū)。

三、糧食安全評價

(一)糧食產量波動系數(shù)和糧食產量變異系數(shù)

糧食產量受土地利用方式、氣候、政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年際間產量波動的幅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區(qū)域的糧食安全風險水平[9]。中國現(xiàn)階段的糧食產量波動系數(shù)值一般在3%—6%之間[10]。通過對1985-2015年波動系數(shù)的計算,可得出區(qū)域內波動系數(shù)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年份在42%以上,糧食安全存在較大風險。在2014年和2015年,波動系數(shù)均超過19%,特別是2015年波動系數(shù)達到歷史最大值23.6%。1985-2015年流域糧食產量變異系數(shù)超過國家平均水平9%,達到27.56%,可以看出糧食安全風險增高。

(二)最小人均耕地面積和耕地壓力指數(shù)

耕地壓力指數(shù)可衡量一個地區(qū)耕地資源的緊張程度。K=1是糧食供需平衡臨界值;若K>1,耕地壓力明顯;若K<1,耕地無明顯壓力;本文假設太湖流域人均所需糧食消費量是400kg/人。將糧食供給率β分別假設為100%和80%,當糧食自給率為100%時,太湖流域1985-2015年的耕地壓力指數(shù)由2.39上升到3.67。當糧食自給率為80%時,耕地壓力指數(shù)由1.91上升到2.94。流域所承受的耕地壓力在不斷增大,糧食安全狀況堪憂。

四、結論

自1985年以來,太湖流域的人口不斷增長,同時,耕地的非農化利用也在急劇增長,由此導致人均耕地面積下降。2015年的人均耕地面積與1985年相比,減少了17.8%,與全國平均人均耕地面積相比,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22.6%。雖然隨著耕種技術的提高,糧食單產會有所提高,但是,這不足以彌補由于耕地流失所造成的糧食減產,糧食安全形式依然嚴峻。

在今后的發(fā)展中,太湖流域應注重落實耕地保護政策、注重耕地占補平衡、注重對耕地數(shù)量與質量的保護。有序指導和管控農業(yè)結構調整,把控好調整方向、方式與速度,確保糧食安全。加強惠農政策的完善與普及,拓寬糧食銷售渠道,延長糧食產業(yè)鏈,使農民在切實享受到糧食補貼政策的同時,增加經濟收入,激勵農民的種糧積極性,這利于促進擴大糧播面積,促進糧食產量提高。與此同時,要加強科技投入,合理規(guī)劃提高復種指數(shù)促進糧食總產量的提高。

太湖流域是我國經濟發(fā)達、人口稠密、城市化程度較高的地域之一,關于流域在這一特定發(fā)展時期內,由于經濟發(fā)展導致的耕地被占用而造成的糧食減產問題應理性看待,綜合考慮流域的經濟發(fā)展特點和流域在全國所處的經濟地位,通過加強與其他地區(qū)的分工與合作,減少區(qū)域耕地壓力,保障糧食安全。

參考文獻:

[1]Chen Youqi. Arable-land use change and its effects on the grain production in China.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00, 16(6): 29-32.

[2]傅澤強 ,蔡運龍 ,楊友孝 ,戴爾 中國糧食安全與耕地資源變化的相關分析[J]. 自然資源學報 2000,16(4).

[3]蔡運龍,傅澤強,戴爾阜.區(qū)域最小人均耕地面積與耕地資源調控[J].地理學報,2002,57(2):127-134.

[4]朱紅波,張安錄.中國耕地壓力指數(shù)時空規(guī)律分析[J].資源科學.2007(2):104-108.

[5]李玉平,蔡運龍.浙江省耕地變化與糧食安全的分析及預測[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2007,16(4):466-470.

[6]劉彥隨,翟榮新.中國糧食生產時空格局動態(tài)及其優(yōu)化策略探析[J].地域研究與開發(fā),2009,28(1):1-5. [LIU Yan-sui,ZHAI Rong-xin.Spatial-temporal-pattern changes and optimal strategy of-grain production in China since 1990s.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9,28(1):1-5]

[7] 熊友云,張明軍,劉園園等.中國糧食產量省區(qū)差距變化及其成因分析[J].自然資源學報,2009,24(6):965-974. [XIONG You-yun,ZHANG Ming-jun,LIU Yuan-yuan,etal.Analysis on the shift of provincial gaps of Chinas grain production and contributing factors.Journal of Natyral Resources,2009,24(6):965-974]

[8] 傅澤強,蔡運龍,楊友孝等.中國糧食安全與耕地資源變化的相關分析[J].自然資源學報,2001,16(4):313-319. [FU Ze-qiang, CAI Yun-long,YANG You-xiao,et al.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of cultivated land change and food security in China.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01,16(4):313-319.]

[9]潘佩佩,楊桂山,蘇偉忠,張建.太湖流域糧食生產時空格局演變與糧食安全評價[J].自然資源學報,2013,28(6):931—943.

[10]馬樹慶,王琪.區(qū)域糧食安全的內涵、評估方法及保障措施[J].資源科學,2010,32(11):35—41.

(作者單位:遼寧師范大學城市與環(huán)境學院)

猜你喜歡
耕地面積糧食安全
新疆地區(qū)農田土地整理的實踐與思考
家畜養(yǎng)殖生產的環(huán)境效應研究
城市化背景下的耕地保護
廣義水資源利用效率綜合評價指數(shù)的
城鎮(zhèn)化加速背景下河北省糧食儲備形式轉變分析
強化農田水利改革 確保糧食生產安全
農地流轉“非糧化”及對糧食安全影響研究述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