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座城市的街巷中都展現(xiàn)著最地道的市民生活,還有當?shù)厝嗣竦娜粘o嬍?。如果想吃到地道的地方風味,感受當?shù)氐谋就溜L情,就得去城市中的小街小巷探尋一番,在這里會發(fā)現(xiàn)淳樸家常的小攤小店中,看上去不起眼的小吃承載著這座城市的故事與人情。
茶南大街
在南京的河西,有這樣一條街道,沒有招搖建筑,只有接地氣的市井生活。從茶南大街頂頭延伸開來的丁字街,這里有菜場店鋪,有攤位小吃,有人間煙火,是個冒著熱氣真實而美好的生活場景。
我最愛來茶南大街吃早餐,確切來說應(yīng)該叫早午餐,半上午的時間就消耗在這里,吃吃喝喝逛逛,再帶一些回家,拍拍吃得飽飽的肚皮,愜意又滿足。包子店在這里隨處可見,徐殿高包子店已經(jīng)開了八九年,店里最貴的三丁包,2.5元一個。筍丁肉丁切得沒那么細碎,嚼得很過癮。鳳英特色包子的招牌麻油菜包,是路過必買的。偏薄的外皮,不缺韌性。一口咬下去,青菜、黑木耳、豆干、芝麻肉眼可見,撲鼻的麻油香氣,讓整個菜包都有了靈魂。茶南菜市場旁邊的戚家手工饅頭經(jīng)常排著隊,順便買一盒米糕茶馓帶回家。
福園人家煎餃辣湯稀飯,看店名就知道菜單了。胡辣湯料很足,韭菜粉絲餡的素煎包,現(xiàn)包現(xiàn)煎,門口還有一大鍋熱氣騰騰的茶葉蛋。無礬油條店,更簡單直白?,F(xiàn)炸的油條,路過的總?cè)滩蛔≠I上一兩根。油條配餛飩,油條配胡辣湯,油條配皮肚面……不起眼的它,才是早餐桌上的百搭王。油條店隔壁的安家桂花湯圓有兩種餡兒,黑芝麻以及豆沙。水磨面湯圓個頭很大,湯圓皮糯而不粘,餡料飽滿香甜。酒釀打底,加紅糖熬煮,配上切開的紅棗,一碗甜口湯圓下肚,暖心又落胃。茶南菜場附近有個小李湯包,湯包皮稍厚但很勁道,湯汁飽滿,肉餡純香,特別好吃。許阿姨糕團店在茶南大街也有分店,南京的傳統(tǒng)糕團和糖芋苗、桂花赤豆小元宵都能買到。還有九制酸梅湯,吃了那么多不妨買一瓶,消暑解渴。
吃在茶南大街,從走走停停尋覓早餐開始,解鎖充滿能量的一天。
陸家巷
南京的網(wǎng)紅美食街明瓦廊被拆,傷了廣大吃貨的心,旁邊的陸家巷還保留著可探索的街頭小吃。
大名鼎鼎的張記香酥雞蛋灌餅在靠近豐富路的陸家巷口頭,隨處可見的雞蛋灌餅特殊在哪?為什么工作日來都在排隊?他們家的雞蛋灌餅做法很特別:餅皮先用油煎到膨脹,然后在小碗里打一個蛋加蔥花攪拌,再用筷子戳破餅皮把蛋液倒進去,整個過程一氣呵成不帶拖拉。等煎到餅兩面金黃時就送到下面的烤爐里用炭火烘烤,先煎再烤的餅皮真是應(yīng)了“香酥”,而且經(jīng)過烘烤也不油膩。雞蛋灌餅+里脊+烤腸,醬料就是它的靈魂了,反正就是吃完還會惦記。
不遠處豐富路的雞蛋漢堡也值得一嘗,每個雞蛋漢堡放2個蛋,至尊漢堡里面還有一層厚厚的肉餡。剛出鍋的雞蛋漢堡非常燙口,耐心吹涼扎扎實實咬一口,雞蛋、肉、面糊混合著孜然香,外脆里糯,好滿足。
隱藏在眾多小食店中的阿財菜餅店不那么顯眼,但是名氣卻不小。小小的店門口,老板在一塊不大的鐵臺上做著餅,他麻利地翻、攤、烤蛋餅,一旁的妻子,負責把菜放好,不多會兒,一個個餅子就排好隊立在操作臺上。阿財菜餅只有韭菜粉絲和白菜粉絲兩種口味,再加上一個草雞蛋,兩面一煎,就完成了!剛出鍋的蛋餅,冒著縷縷青煙,香氣撲鼻。
紅廟美食街
如果在南京你連紅廟都沒去過,那么你還算不上一枚合格的吃貨。煎餅、皮肚面、火鍋、麻辣燙、西餐……隱藏在一片10棟居民樓里的紅廟,總有一款適合你的美食。紅廟沒有廟,車水馬龍的洪武北路旁,石婆婆庵、楊將軍巷、如意里、一枝園、相府營、紅廟、雞鵝巷7條小巷縱橫交錯,紅廟的名氣卻超越了它的主干道及其他小巷,被食客當作這個地區(qū)的代名詞。在寸土寸金的新街口,紅廟已經(jīng)成為這個繁華商圈里一道別樣的風景。
建成于上世紀80年代末的紅廟、香鋪營、網(wǎng)巾市3個小區(qū),是紅廟片區(qū)的雛形,但即便是最早入住的居民,也說不清這里是什么時候開始成為美食天堂的。店多,人多,美食多,這是紅廟最大的特點。光紅廟這條200米不到的巷子,就開了大大小小70多家店,而餐飲店大概有50家,如果算上其他幾條巷子,這個片區(qū)里的店家有150多家。老城南馬太面館、卓粵拉腸、山東小李煎餅、赫記哈爾濱水餃、笑云開湯包……來自天南海北的小吃幾乎都能在這里找到,別看這些小店門頭不起眼,但幾乎每一家都有自己的鐵粉。飯點還沒到,三三兩兩的吃貨就開始在這條看起來并不起眼的小巷子里聚集了,而到了午餐時間,周邊辦公樓里的白領(lǐng)、九中的學(xué)生和周圍的居民,潮水般地涌進巷子,場面蔚為壯觀。一家普通的小店,每天的接單量能超過500單。
郭大腸
郭大腸看起來毫不起眼,從隔壁家裂變出的小窗口,要是不仔細看,很容易錯過。老板20多年專注于賣大腸,這兩年才又多了些其他品種。他家的大腸清理得很干凈,老鹵鹵煮得也很入味。滿滿一大盆肥腸,很是誘人。大腸軟爛入味,五香味足,很有咬勁。
沂蒙山羊肉湯館
老板說羊都是從沂蒙山區(qū)運來的,大多數(shù)羊會在一歲左右,自然散養(yǎng),其他的羊自然是比不了的。羊喝的水也是沂蒙山腹地的山泉水,水質(zhì)甘甜,就算是只喝一口水,泉水也會在唇齒之間陣陣回甘。有了上好的羊,剩下的就是制作工藝了。沂蒙山羊肉館堅持用心熬制一碗好湯,店里會用老湯做底,添加輔料去除膻味,持續(xù)48小時小火慢燉,滾頭不斷才能將羊骨的精華熬出來,羊髓羊脂融到湯里,變化成奶白色的濃湯。
南京的秋天冬天最少不了那一碗熱騰騰的羊肉湯,濃白的湯,片好的羊肉浸在里面,再撒上一把蔥花,拌上些許羊油辣椒,“滋溜”一口下肚,溫了胃、暖了心,縮在寒冬里的身子也舒展開來。
恒信牛奶甜品專家
這家主打廣式小吃,以甜品為主。店里的小吃種類很多,從菜單可以看到密密麻麻一片,人均大概三十幾,除了奶制品外還有龜苓膏、芋圓、芝麻糊、紫薯羹、湯圓、西米露、車仔面、烏冬面、鹵雞爪等,基本上是廣式甜品店標配。
按菜單順序,先是嘗了招牌的“姜汁撞奶”,它有不同的辣度可以選擇,分為微辣、中辣和大辣。都是現(xiàn)場撞的,所以吃的時候還是熱的。先是只上淺淺一點的姜汁,然后店家會提一壺熱乎乎的水牛奶澆進去,等大概三分鐘就凝固了。整個過程,準確無誤。一碗現(xiàn)撞出來的姜撞奶,嫩呼呼,鮮黃的姜汁與潔白的牛奶“姜乳交融”,組合出淡淡潤澤的鵝黃色。舀了一勺放進嘴里,絲滑的口感帶著淡淡的奶香味,姜的味道大抵被壓制,只有絲絲的辣味偶爾刺激著味蕾。
在廣東老一輩的心中,雙皮奶絕對是替代不了的經(jīng)典,最精華的表層奶皮嫩滑清爽,才算一碗合格的雙皮奶。褶皺明顯的是雙皮奶,而椰奶羹細微褶皺,但是口感一個濃郁,一個清新。雙皮奶配紅豆,很養(yǎng)生。雙皮奶有兩層皮,輕輕地撩開上面那層,看起來皺巴巴的嚼起來還頗有質(zhì)感。
卓粵拉腸
推門而入,店面不大,略顯破舊,桌椅板凳有些擁擠,正在用餐的人卻不少,左手邊為點餐處和收銀臺。菜單就貼在后面的墻壁上。
腸粉皮薄薄的軟軟的,很爽滑,小塊的叉燒肉很香,輔以脆脆的生菜和木耳絲,醬汁的味道剛剛好,不會太咸也不會太甜,給腸粉增添了幾分鮮美。油條和花生米一下子就讓荔灣艇仔粥顯得與眾不同起來,粥里有魚片、魷魚絲、皮肚絲、雞蛋絲、叉燒絲,魚片又細膩又嫩滑,很美味。
一份腸粉一碗粥,清爽而又滿足。也許卓粵拉腸的味道算不上多么驚艷,那種質(zhì)樸之感卻讓人治愈、讓人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