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俊山
近日遇到老家的鄉(xiāng)親,問我城里有沒有炸炒米的,這讓我不禁憶起兒時炸炒米過大年的情景。
那時候,到了年底,隔三差五的就會有炸炒米的師傅挑著擔(dān)子,走村串戶,不時吆喝一聲:“炸炒米哦,一角錢一響!”
聽到吆喝聲,首先從家里跑出來的就是我們這些孩子??爝^年了,家家戶戶都得準備一些零食,大年初一,人們相互串門拜年,招待大人可以敬上一支煙,招待孩子常常是炒米、瓜子等零食。炸炒米的這時也忙碌起來。
聽老人說,早年,炒米是用鐵鍋自己炒,自從有了洋玩意兒“炒米機”,過年,大家都開始花錢請人炸炒米了。
炸炒米的師傅,我印象最深的是個老頭兒,他在隊場一角支起黑乎乎的炒米機,隊場上便熱鬧起來。
炒米機的樣子很像一只大肚子鐵葫蘆。炸炒米的老頭兒彎腰縮肩,戴著一副舊手套,坐在炒米機旁。前來炸炒米的人則按順序把米交給他,他將“鐵葫蘆”支起,打開頂端的蓋子,倒進小半鍋大米,放上一點兒糖精,蓋上蓋子,旋緊上口的螺絲,隨后把“鐵葫蘆”擱在Y形鐵支架上,在爐子里加上半勺炭。然后,他就坐在矮凳上,左手轉(zhuǎn)動鍋子后端的搖把子,右手“呼哧呼哧”地拉動旁邊的風(fēng)箱。隨著風(fēng)箱拉動的節(jié)奏,火苗也有規(guī)律地竄動著。
炸一鍋炒米,大概需要一刻鐘左右。這時,別人在一旁說笑,老頭兒也不搭腔,眼睛不時掃一下炒米機把手處的壓力表。過了一會,只見他快速搖動“鐵葫蘆”,左轉(zhuǎn)三圈、右轉(zhuǎn)三圈,就在大家不經(jīng)意時,忽然站起來。“響啦!”隨著一聲吆喝,孩子們嚇得紛紛后退,有的還用雙手捂緊了耳朵。老頭兒一壓搖把子,把炒米鍋扳起來,頂端套進一只長口袋,威風(fēng)凜凜地抬起頭,用力一扳,伴隨著“嘭”的一聲巨響,長口袋被甩得筆直,一大團帶著香味的白霧騰起,慢慢飄向天空。炸響過后,孩子們很快圍過來,大人還沒付錢,他們已經(jīng)歡呼雀躍,不顧手臟,抓起一把熱乎乎的炒米吃上了。
剛出鍋的炒米,抓一把放在嘴里干嚼,“咔嚓咔嚓”,很香。不過,大人帶著我們來炸炒米,主要還是為了過年待客。
如今,孩子們吃的零食五花八門,誰還會對炒米感興趣呢?路邊炸炒米的老人告訴我,他已經(jīng)70歲了,現(xiàn)在前來炸炒米的,幾乎都是兒女要成親的人家。海安風(fēng)俗,女方出嫁,嫁妝中必有子孫桶,桶里除了填紅棗、花生、桂圓、蓮子,還要填炒米。至于過年用炒米待客嘛,孩子們都不吃這廉價的零食了,炸炒米這一行怕是要失傳嘍!
(作者系江蘇海安市高級中學(xué)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