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華
舊時鎮(zhèn)江,過年前有炒“炒米”的食俗。農(nóng)歷冬至一過,各家各戶都開始忙炒“炒米”。大戶人家通常要炒三五斗,尋常百姓也得炒上二三升。“炒米”的身上凝聚著家鄉(xiāng)人濃濃的年味。
炒“炒米”古稱“火米”,是一種可以較長時間貯藏且別具風(fēng)味的傳統(tǒng)食品,能干、濕兩吃。炒“炒米”通常用糯米,也可用粳米,在鐵鍋內(nèi)以雜砂炒制而成,粒粒金黃,顆顆飽滿,松脆酥香。舊時過年,親朋鄰友上門拜年,奉上一碗白糖泡炒米,即鎮(zhèn)江人稱之“炒米茶”, 算是一種敬客的禮儀和情誼。咸吃泡炒米也是常事,如鄭板橋在家書中所說:“天寒冰凍時暮,窮親戚朋友到門,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 佐以醬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溫貧之具?!比缛糍F客登門,主人便會送上一碗“打蛋泡炒米”。將兩個鎮(zhèn)江人習(xí)慣稱之為“蛋癟子” 的水噗蛋盛在碗中,抓一把炒米,加少許精鹽沖泡,再滴上幾滴香麻油,既營養(yǎng)味美,又能充饑。汪曾祺在談炒米時說,這種食品是只有“慣寶寶”才能吃得到的。誰家要是老給孩子吃這種東西,街坊就會有議論的。
舊時,鎮(zhèn)江城里五條街、南門大街、四牌樓及城外大西路、中華路、打索街、山巷有幾家專炒“炒米” 的店鋪,也有由炒貨店兼營的。城里南門大街中段有一家炒米鋪,門面不大,里面新砌好一座能安放兩口大號鐵鍋的兩眼大灶。鍋不是平安裝在灶臺上的,有一定傾斜角度,便于炒制。鍋內(nèi)各有一把長柄鐵鏟,灶頭矗立著用石灰水新粉刷過的煙囪,屋內(nèi)一角擺放著炒炒米的細砂子和篩炒米用的竹篩子、竹匾子、藤柳巴斗等工具。燒鍋灶用的柴草,大都是鎮(zhèn)江焦山蘆材灘產(chǎn)的蘆材,以及鄉(xiāng)間的豆稈、麥稈。不用木材,是為了便于控制火力。一旦開工炒制,煙囪口不時噴出殷紅的火舌,炒米鋪內(nèi)煙霧繚繞,等候“炒米”的人也排起了長隊,熱鬧非凡。
剛炒的“炒米”不適宜立即食用,需篩去細砂,待“炒米”冷卻后便變得松脆爽口。“炒米”是一種經(jīng)火炒至極干的食品,吸濕性極強,必須貯放在密不透氣的磁器罐或餅干罐里,如任其露置,吸濕回軟,便不堪食用了。過去,兒童零食不多,“炒米”便是兒童的最愛。它不僅可以作為一種休閑食品干吃和開水沖泡食用,而且還可用飴糖制成香甜可口的“炒米糖”。
記得兒時,過了冬至,常見有人背了一面大篩子和一小袋細砂子,手執(zhí)長柄的鐵鏟,走街串巷,這就是炒“炒米”的。有時炒米人會帶一個助手幫他燒火,那助手多是個半大孩子。將他們請到家里來,管一頓飯,給幾個錢,把一年所需的炒米一次炒齊。一炒“炒米”,就讓人覺得,快要過年了。
過年炒“炒米”的習(xí)俗,早已隨著歷史長河的流淌而漸漸淡去,我們這些“銀發(fā)族”的記憶,也逐漸成了碎片。如今以此文重拾過年炒“炒米”的舊事,心中有不盡的感慨與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