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星華
作為兒童小說,好看是第一位的?!逗谏!烽_篇就用詩意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寧靜美麗的小山村,恍如世外桃源般,令人心生向往。阿爸要外出打獵了,阿媽一早就準備好香噴噴的米飯團和熏肉。小主人公柳金眼饞得吮手指,卻懂事地讓給阿爸吃。一家三口相親相愛,字里行間都透著綿綿深情。對于大多數(shù)兒童來說,山村獵人家的生活場景是陌生的,但這家人相互關(guān)心、照顧的感情卻與自己的家庭無比相似。這種陌生中的熟悉,是很能吸引孩子們的。
而這正得益于作者梁安早老師細膩的觀察體驗和豐富的人生經(jīng)驗。梁老師是位地地道道的“孩子王”,教過小學、初中和高中,一直都和學生在一起,了解學生的生活和心理。當他提筆創(chuàng)作時,學生們的形象和經(jīng)歷,便一一浮現(xiàn)于眼前。也許,柳金就是一名令梁老師印象深刻的學生,他勇敢機智、勤奮好學、積極樂觀。因此,柳金的形象非常鮮活和真實,我們仿佛能看到一名身穿瑤族服飾、腰挎小柴刀的健壯少年正大步流星走過來。
梁老師生活在巍峨連綿的都龐嶺群山腹地中,從小就在大山、叢林中轉(zhuǎn)悠,摘香菇、采藥材、打野雞是小小少年為貧困家庭所能做的最大努力,也是童年生活中最愉快和美好的經(jīng)歷。在書中,梁老師展現(xiàn)了廣西北部原始森林的壯闊瑰麗,借助少年柳金的眼睛、感受,講述了“五嶺逶迤”之都龐嶺的富饒、神秘、刺激。新奇豐富的動植物知識,如“野香菇長在朽木上”“野三七可以止血”“金錢豹喜歡爬上樹吃食物”“野豬怕火光”等。
在好看之外,創(chuàng)作的主旨決定了小說的品質(zhì)。梁安早老師熱愛自己的故土,大山中的叢林、溪流、云霧、吊腳樓、苞谷地,以及野豬、野雞、烏猄、麂子等飛禽走獸,早已深深印刻在他的腦海中。他為大山的富饒與神秘而著迷,也為山里人的艱辛和困頓而感傷,他深深了解自己民族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所形成的具有傳統(tǒng)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生態(tài)意識,祖先們對自然界的思考和認識雖質(zhì)樸、天然,卻正是目前環(huán)境保護中所需要的。如柳金所生活的豆苗村,在以前,遵循祖上傳下來的“幼者、孕者、群小者不獵”狩獵法則,人與動物相互依存,相處得很和諧。近些年來,村民無視祖訓,開始濫捕濫殺,使得叢林中的野生動物蹤跡難尋。
值得慶幸的是,古人樸素的生態(tài)觀在純真的少年心里依然保留著。柳金初次遇到剛喪母的小豹時,內(nèi)心充滿同情,不僅以自己葬身于火海的同伴黑桑之名稱呼小豹,還勇敢為小豹療傷。之后,他又連續(xù)進山看望和照料小豹。在柳金眼里,小豹是弱小、可憐的同伴,需要他的幫助,而不是兇殘、恐怖的猛獸,會危及他的性命。此時,孤獨的柳金與同樣孤獨的黑桑心靈相通,感情相融:“黑桑把柳金當成了自己的親人,柳金采摘香菇時,它要么在他身邊跑來跑去,要么就去追趕野雞。”他們分別的那一幕更是讓人動容:“與黑桑分別的那天,柳金抱著他說了很多話。黑桑像貓兒般溫順地蜷縮在他的懷里,一個勁地嗚嗚叫著,還時不時用粗糙的舌頭舔他的手,用腦袋在他懷里蹭來蹭去,分明是在撒嬌。”
返回學校的柳金,一直牽掛著黑桑的安危,放第一個月假,就迫不及待去野雞坪尋找黑桑。接連幾個月都沒有找到,柳金一直為黑桑擔憂著。兩年后,當受傷的黑桑循著柳金的氣味到苞谷地向柳金再次求助時,柳金憑著黑桑眼中充滿渴望的熟悉眼神與之相認,內(nèi)心滿是激動和感傷。“你這兩年是怎么長大的?到哪里去了?自己孤零零的,一定過得很艱難吧……”柳金一邊摸著黑桑的腦袋,一邊喃喃地說道。這正是柳金推己及人的安慰。少年柳金與小豹黑桑就像兩個伙伴般一起成長,共同學會友誼與愛,讀懂相遇和別離。
作者單位:廣西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