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培珊
“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時才可能是一個強者?!边@是曹文軒在《青銅葵花》后記中提到的。《青銅葵花》一書完美地詮釋了苦難與美。
《青銅葵花》描寫的是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的故事。故事里,女孩葵花在一次特別的機遇下,和啞巴男孩青銅成了兄妹相稱的朋友,他們一起成長。在成長的途中,兩人經受了許多磨難,但在苦難面前,他們一家人不放棄,互相關心。12歲那年,命運又將葵花喚回了她的城市,男孩青銅常常眺望著她的方向,直至終于有一天,葵花的輪船出現(xiàn)在海面上。
“每一個時代的人,在每一個時代里,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边@本書在享樂主義盛行的今天,也許是背道而馳的,但“樂”我們可以擁有,“苦”我們是否又可以承受呢?文中的男孩青銅是個啞巴,但在文章的結尾,他卻深沉地喊出了蕩氣回腸的一聲:“葵花!”這一聲飽含了多少思念、多少深愛!
這一句“葵花”是即使放棄上學夢,也要讓妹妹上學的心愿,寒風刺骨也要為妹妹葵花賣出蘆花鞋的執(zhí)著;為了讓妹妹看上一場精彩的馬戲,不惜一切與同齡“惡霸”相爭石磙;千辛萬苦為妹妹打造水項鏈的努力;挺過蝗蟲災害,糧食幾乎一點不剩,饑餓關頭也毫無怨言的剛毅,更是妹妹外出時在碼頭一閃一閃守候的紅燈塔……幸福從未光臨過這個家庭,接二連三的苦難,卻磨礪出了人性的光輝。對于今天的人們來說,苦難是與人生相伴的,但人們對苦難的承受能力降低了。前幾天,我還看見一則新聞報道:某女大學生因母親訓斥而跳樓自殺了。這樣的新聞在享樂主義盛行的今天并不少見,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一點點下降,當苦難來臨之時,現(xiàn)在的少年能否承擔起這壓力呢?
“我們應當勇于正視痛苦,尊敬痛苦!歡樂固然值得贊頌,痛苦又何嘗不值得贊頌呢!”這是羅曼·羅蘭的一段話。痛苦是值得贊頌的,但痛苦里像青銅和葵花那樣笑著面對的人更加值得贊頌!
相信吧!對著陰天微笑,陰天也會對著你微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