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索
最近,“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的說法再次席卷社交網絡,契機始于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于10月30日發(fā)表的《2018地球生命報告》。
這份報告聲稱,受污染、森林砍伐、氣候變化和其他人為因素的影響,全球野生動物數(shù)量在過去44年里下降了60%。
同樣擁有珍稀物種這一身份,大熊貓所受到的禮遇一直比其他處境一樣艱難的動物更顯隆重。作為“可愛”加身、國民度高的明星動物,所得到的“投喂”相較沒什么通告的“素人”動物就更充足。而最新的調查顯示,熊貓是全世界民眾最喜愛的動物之一。
“滾滾”可以說是中國最成功的文化輸出。
對比只能在內部消化、要求文化歷史知識背書、有理解門檻的錦鯉,大熊貓可謂是不用投入任何學習成本、跨越任何審美階級,就能做到在全球范圍內老少皆宜、大殺四方的硬通貨。
在40多年前,大熊貓就已經是流量明星。東京上野公園在入駐第一只熊貓時曾出現(xiàn)萬人空巷的場面。
論追星,大熊貓算得上是最早接受這種狂熱待遇的老牌偶像。去年四月,荷蘭在迎接大熊貓時還啟用了國賓級別的水門儀式。芬蘭在聽說荷蘭出了780萬歐元造熊貓住宅后,頗帶攀比心理地表態(tài):“那我們出820萬歐元!”
這位瀕危動物界的流量明星一直有著居高不下的關注度。
1980年,世界自然基金會正式進入中國,成為在中國開展保護工作的第一個國際非政府組織。而這段緣分早在1961年WWF成立之際,就埋下了線索。當時正在倫敦展出的大熊貓“姬姬”,讓創(chuàng)始者們意識到這個可愛的黑白動物是一個醒目標志的理想選擇,從1961年至今,大熊貓一直是WWF標志形象的絕對主角,也代表了基金會對大熊貓問題一直保有特別的關注。
在中國,“國寶”一詞到后期幾乎指代的都是大熊貓,這個傳播性極強的文案數(shù)年來深入人心。
因為得到了人類更多的愛和關注,大熊貓的生存狀態(tài)得到了極大的改善。2016年9月,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宣布將大熊貓的受威脅程度從“瀕危”變?yōu)椤耙孜!?,因愛降級?/p>
不得不承認,在蠢萌屬性大行其道,而人們對“治愈”“可愛”的消費欲望如此強烈的今天,大熊貓恰好迎合了流行文化的某種心理需求。
但是遠東豹、馬來虎、非洲野犬、婆羅洲猩猩,甚至如青蛙、螞蟻這類微小族群的瀕危動物,卻由于沒有能取悅人的特性,如同邊緣群體一樣,被人忽視。
以某種相對單一的價值取向和審美人為地分配資源,流行文化決定物種生死,并不是危言聳聽。
如果說朋友圈是以你的心理需求為動向,不喜歡不感興趣的紛紛取關,逐個退場,而喜歡的則會持續(xù)推送,更加鞏固,實際上你對這個世界的接觸面將會更窄,接收到的價值觀和文化將會更單一,空間更封閉。你的朋友圈已經完成了人類專屬定制。
現(xiàn)在,自然界也快完成人類專屬定制了。很多珍稀動物對人來說其實沒什么直接的用處,又沒有治愈效果,又不能在B站做鬼畜素材,又沒參與過古代神話或者現(xiàn)代童話做ip,又不能做竹鼠、土撥鼠一類的表情包,還不在民間協(xié)會的放生豪華套餐里,離通俗文化太遠。
而城市里的人類對遠在叢林里的它們沒有宣傳需求、心理需求、放生需求、外交需求、旅游經濟產值需求。這些遠離大眾視線的邊緣群體沒有取悅屬性,遲遲跟不上流行文化。甚至任由它們消失比維持它們生存,所耗費的成本更低。
但是流行文化其實是立場最不堅定、最沒操守的一種存在,多元才是一切生命和衍生文化的土壤和后路。生命不該為流行所決定,每種生命都有理由在這個世界上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