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木
長春市凈月區(qū)的金葉嘉園里住著這樣一位老人,他衣著樸素,生活節(jié)儉,但在收藏雷鋒藏品、弘揚雷鋒文化和傳承雷鋒精神上卻十分大方,從不吝嗇。他就是省煙草專賣局退休干部姜國林。
今年66歲的姜國林,居住在帶有閣樓的11樓。從室內(nèi)拾階而上進入閣樓,映入眼簾的全部都是雷鋒題材的藏品。這位“雷鋒知音”為什么對雷鋒有如此濃厚的情結(jié)?又是什么支撐他有如此堅定的信念和前行的動力?下面就讓我們展讀他與雷鋒結(jié)緣而熠熠生輝的人生畫卷,感受他對雷鋒精神的那份思想認同和共鳴。
1963年3月5日,正在梅河口市建國小學四年級讀書的姜國林通過廣播更加熟悉了一個人——雷鋒。從此這個光輝的名字不僅印在姜國林的腦海里,也牢牢地刻在了他的心里。從那以后,他下定決心向雷鋒學習,要做一個雷鋒精神的傳承者。
1970年,剛從梅河口五中畢業(yè)的姜國林,用行動兌現(xiàn)了諾言,應征入伍成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zhàn)士。在部隊,他到處感受著雷鋒的存在。學習的筆記本上印著雷鋒像,讀的是《雷鋒的故事》,唱的是《學習雷鋒好榜樣》……雷鋒精神猶如一粒種子植入了他的心田。從此,他迷上了一切與雷鋒有關(guān)的東西。為尋找雷鋒題材的紀念品,在博物館、書市經(jīng)常會看到他的身影。他還利用各種機會四處“淘寶”。到現(xiàn)在為止,他共收藏各類雷鋒題材的藏品近8000件。
在他的藏品中,件件都是他的心愛之物。年代最早的藏品是1961年2月和1962年6月的《解放軍畫報》,畫報圖文并茂地刊登了雷鋒的模范事跡,展現(xiàn)了雷鋒的優(yōu)秀品質(zhì)和光輝形象,由此雷鋒也被推向了全國。在他的藏品中,最珍貴的當屬70年代的絲綢被面。退休那年,姜國林帶著老伴來到了北京,第一件事就是帶著老伴到舊貨市場“淘”與雷鋒相關(guān)的物件,他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一床織有“學習雷鋒叔叔”字樣的絲綢被面。這床被面絲綢亮麗,保管完好。當賣家告訴他要2000元時,為了心中的這份雷鋒情,他二話沒說買下了這床目前唯一帶有雷鋒字樣的被面。這些雷鋒題材的藏品,不知凝聚了他多少心血,寄托了多少他對雷鋒的情懷。
隨著藏品的增多,姜國林在老伴支持下,買下了現(xiàn)在帶有閣樓的新房,為“雷鋒”安了家,在家自辦起了“雷鋒資料藏館”。部隊、學校、機關(guān)和企業(yè)及省外收藏雷鋒物品的朋友紛紛前來學習交流,并把這里稱為“雷鋒精神教育基地”。
2009年,姜國林退休,他把更多的時間放在了對雷鋒精神研究和雷鋒資料的整理上,他整理出了“雷鋒光輝的一生”“雷鋒精神永駐郵戳”“明信片上的雷鋒”“電話磁卡上的雷鋒”“雷鋒足跡在吉林”“雷鋒藏品1963—1966”等。這些年來,他為了挖掘雷鋒故事和向人們展現(xiàn)雷鋒短暫而光輝的一生,東奔西走,邊展覽邊宣講,先后走訪了100多位與雷鋒有關(guān)的人物。有送雷鋒當兵的遼陽市兵役局原政委余新元、接雷鋒入伍的軍務(wù)參謀戴明章、負責整理雷鋒10件傳家寶的海軍中將冷寬、與雷鋒朝夕相處的戰(zhàn)友喬安山、為雷鋒拍照的宣傳干部張峻,雷鋒生前輔導過的學生張雅琴等等。他把走訪的內(nèi)容一一整理出來,歸納出了絕對忠誠、愛崗敬業(yè)、助人為樂、勤儉節(jié)約等十幾個專題,并針對不同的對象宣傳雷鋒精神。退休至今,姜國林已做報告70余場,聽眾達4萬余人次。他先后在長春雷鋒小學舉辦了《紀念毛主席“向雷鋒同志學習”45周年專題展》,在遼源市舉辦了“雷鋒——永恒的榜樣”個人專題藏品展,讓參觀者感受著偉大的雷鋒精神的同時,也被他近半個世紀的雷鋒主題收藏深深地感動著,參觀者紛紛在留言簿上寫下“心懷大愛的雷鋒知音,滋養(yǎng)心靈的精神寶庫”“你就是前行在路上的雷鋒”等等發(fā)自內(nèi)心的留言。
姜國林在收藏,也在踐行?!皫椭?,盡己所能,就是對雷鋒精神的最好傳承?!彼蚴锕庀MW捐書,為貧困學子捐款……無論在領(lǐng)導崗位,還是退休之后,只要有需要幫助的人,他總會伸出援助之手。地震洪災,他帶頭為災區(qū)捐款捐物;遇到困難職工,他身體力行;遇到街頭流浪者,他也都會給予幫助,用無私的愛溫暖著無助者絕望的心。為讓更多的人知雷鋒、愛雷鋒、做雷鋒,他還自費制作了5000張印有雷鋒畫像的藏書票和雷鋒名片,贈予參觀“雷鋒資料藏館”的人。
2014年8月15日,他和“中國好人”陳光共同發(fā)起并成立了“吉林好人愛心協(xié)會”,“時代楷?!眳莵喦俚饶7逗秃萌讼嗬^加入,并開展了“雷鋒在行動”等主題活動,走進校區(qū)、社區(qū)、營區(qū)和廠區(qū),宣傳雷鋒精神,關(guān)愛貧困學子等,贏得了廣泛的社會反響。同時還在長春等5個地區(qū)開展無償獻血宣傳和為患者劉小龍尋找“熊貓血”等活動,挽救了患者的生命。2018年3月,他又帶著藏品開始了“續(xù)走雷鋒路,雷鋒文化公益行”活動,先后自費赴海南、河北、北京等多個省份宣讀雷鋒故事,讓雷鋒精神有了新的延伸。
這些年來,姜國林在義務(wù)宣傳雷鋒活動中,為了不讓別人誤解,自編了一段順口溜:“流動展覽、隨叫隨到;義務(wù)宣傳、報酬不要;不斷積累、豐富資料;弘揚雷鋒、其樂陶陶。”如果說,我們把人比作一粒種子,那么姜國林就是一粒永遠飽滿的傳播雷鋒精神的“種子”。
置身在“雷鋒資料藏館”,看到他擦拭那一幅幅靜止的雷鋒畫像,內(nèi)心再次升起由衷的敬意,我們看到了這位老者于奉獻中體味的幸福與快樂,于平凡中展現(xiàn)著的非凡與崇高。
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把收藏雷鋒藏品、弘揚雷鋒文化、傳承雷鋒精神作為自己畢生追求的人,也必將受到人們和社會的尊敬。姜國林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姜國林先后被評為“全國弘揚雷鋒精神貢獻獎”“中國十佳文化義工”“吉林省優(yōu)秀志愿者”和“長春好人”“吉林好人”“中國好人”。(作者單位:長春工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