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志華
摘 要:在高校教育體系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其對于學生的思想道德發(fā)展有極大影響。從當前高校思政教育實際看,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還存在一些問題,從而影響到學生良好發(fā)展。將傳統優(yōu)秀文化引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不僅可以豐富思政教育內容,同時還能促進學生正確思想道德觀念形成,有助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因此,要靈活的應用各種途徑來實現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滲透。
關鍵詞:傳統優(yōu)秀文化;高校思政教育;實施路徑
1 前言
優(yōu)秀傳統文化是我國民族精神的體現,對我國民眾的思維、道德、行為規(guī)范、價值觀念等有很大影響。高校思政教育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思想道德觀念的重要陣地,將傳統優(yōu)秀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強學生的使命感,并促進學生正確三觀的形成,這對于學生今后發(fā)展有極大幫助。
2 傳統優(yōu)秀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價值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傳統優(yōu)秀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主要體現在:(1)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三觀,新時期下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這也導致其在生活中缺乏了奮斗目標,對高校大學生來說,他們的物質生活十分豐富,加上網絡科技的發(fā)展,使得其精神觀念也發(fā)生了一定改變。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滲透,可以從思想上對學生產生影響,引導大學生樹立積極、正確的思想觀念,促進學生健康道德觀念發(fā)展。(2)提高學生文化素養(yǎng),思政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其承擔著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養(yǎng)的重任,將優(yōu)秀傳統文化應用到思政教育中,能加深學生對我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認知,同時還能拉近學生與傳統文化的關聯,能讓學生深入的體會傳統文化魅力,這對于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有極大幫助。(3)提高大學生愛國情懷,隨著社會文化的多元發(fā)展,當代大學生越來越崇拜西方的文化,而對于我國本土優(yōu)秀文化則是知之甚少,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傳統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將優(yōu)秀傳統文化滲透到高校思政教育中,可以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內涵,能增強學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促進了學生愛國情懷增強。
3 傳統優(yōu)秀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的實施路徑
3.1 在課堂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
高校思政課堂是開展思政教育活動的主要場所,也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思想觀念的陣地,在實際中,教師要特別注重優(yōu)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政課堂的滲透,借助優(yōu)秀傳統文化來豐富教學設計,充實課堂教學內容。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在討論、探究等環(huán)節(jié),適當的引入傳統文化內容,指引學生開展中外文化對比活動,讓學生在對比中提高認識。如在毛概課程中,主要是對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進行介紹,具有很強的中國特色,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脫離了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那么就很難把握課程本質,所以教師就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適當的融入傳統文化內容。
3.2 將傳統文化融入到校園文化中
校園文化對于學生正確思想觀念形成有很強的熏陶作用,在實際中,還需要注重將優(yōu)秀傳統文化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一方面豐富校園文化內涵,另一方面也讓高校大學生可以無時無刻不接受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如在校園硬件設施建設中,可以將傳統文化精神融入到其中,包括景觀、建筑等,讓學生可以直觀的感受到傳統文化魅力;在校園文化軟件建設中,也可以借鑒傳統文化的影響力,制定特色校歌、校訓等,此外高校還可以通過學生比較喜歡的方式來傳播優(yōu)秀校園文化,如校園官網、校園論壇等,讓學生可以時時刻刻都感受到傳統文化,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感悟,同時也促進學生健康思想道德觀念的形成。
3.3 充分發(fā)揮現代網絡資源優(yōu)勢
新時期下,網絡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生活、學習的必要工具,網絡是大學生接觸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其對于大學生的思想觀念有直接影響。近年來,大學生沉迷手機、網絡游戲、不好好學習的事件層出不窮,這無疑是網絡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而這也證明了網絡對大學生有很強的吸引力。所以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滲透傳統優(yōu)秀文化時也可以借助網絡這一平臺,實現網絡、優(yōu)秀傳統文化、思政教育的良好結合,讓學生可以借助網絡手段來學習思政知識、傳統優(yōu)秀文化,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同時也指引學生積極的利用網絡來學習,讓學生真正的發(fā)揮出網絡正面價值,促進學生良好發(fā)展。
3.4 注重當地特色文化與傳統文化的融合
高校思政教育中,滲透游戲傳統文化時還需要注重與當地特色文化的良好結合,以此讓學生可以對我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有更加全面的認知。實際上,當地特色文化也是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挖掘當地的特色文化,并開展豐富多樣的民間特色文化藝術活動,如傳統技藝、曲藝等。將當地特色文化與傳統文化結合起來,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對學生的吸引力,進而提高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關注力度。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實踐體會當地特色文化,并指引學生可以在實踐中落實學到的思政理論知識,讓學生可以真正的做到知行合一。
4 總結
綜上所述,將優(yōu)秀傳統文化引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并且能促進學生正確思想道德觀念的形成,因此,在實際教學中,高校思政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發(fā)展需求,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靈活的將傳統優(yōu)秀文化滲透到高校思政教育中,促進學生良好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孟敏.論優(yōu)秀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7(04):163.
[2] 李陳亞.優(yōu)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運用探析[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8(22):113.
[3] 陳曉麗,李大勇,李曼曼.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的策略[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9(1):166-167.
[4] 楊子紅.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體系的路徑分析[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8(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