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霞
摘 要:低年級的小學生感知事物時較籠統(tǒng),往往只注意表面現(xiàn)象和個別特征,時、空特性的知覺也不完善,對事物的認知和思考能力還比較幼稚、單純,注意力不穩(wěn)定、不持久,其說話能力也遠遠的相差與較高年級的小學生,但是其對周圍的事物和新鮮事具有較強的興趣和好奇心,針對低年級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對小寫語文部編本教材寫話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給小學的語文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戰(zhàn)。本文對小學語文部編本教材寫話教學策略進行懶得分析,教師應(yīng)該注重“激發(fā)學生興趣,先說后寫”“加強訓練,豐富語句”等方面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的說話、寫話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寫話教學;教學策略
一、激發(fā)學生興趣,先說后寫
小學生的年紀比較小,不能精確的感知到事物的整體發(fā)展,自身的表達能力較差,且注意力不穩(wěn)定、不持久,但其對外部世界、對新事物有著很強的興趣和好奇心。因此,咋小學語文部編本教材寫話教學策略中,對于一二年紀的學生來說,應(yīng)根據(jù)他們的整體特點來定目標:第一條是首先要對語文寫話產(chǎn)生興趣和積極性,能夠?qū)懗鲎约合胝f的話,寫出看到過的人和物,寫出自己身邊發(fā)生的事情或者對某件事情的看法。第二條是在課堂上或者在家中學習到的詞語、句子能夠主動的運用到寫話中去[1]。第三條是要學會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等標點符號的使用,能夠在寫話中正確的運用常見的標點符號。
要想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話能力,提高小學的寫話教學水平,首先需要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對寫話的興趣,提高其積極性。因此,為了激發(fā)和保護學生對語文寫話的興趣和積極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堅持“對于學生的寫話,對其內(nèi)容和形式不要有太多的限制,鼓勵讓其自由發(fā)揮”“正確把握寫話的難度,不要隨意的提高難度,拔苗助長”這兩個基本原則。其次,教師還應(yīng)把握四種寫話的教學方法:第一種是,要耐心的對待學生,讓首先要讓學生把話說清楚,為寫話打好語言基礎(chǔ);第二種是:由易到難,先讓學生寫好第一句話,再慢慢的增加難度;第三種:教師不應(yīng)隨意的批評學生,及時寫的不正確,也應(yīng)積極的鼓勵,保護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第四種是:教師應(yīng)擅于利用周圍的事物,鼓勵學生說話、寫話,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激發(fā)和保護學生寫話的興趣和積極性。
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談話的方式進入本節(jié)課的學習中去,因為對于一二年紀這種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她們認識的字并不多,語言的表達也不夠清晰,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多問幾個問題,積極鼓勵學生起來回答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說話能力。例如,在學習一年級下冊第一課《柳樹醒了》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說說柳樹是哪個季節(jié)的植物?除了柳樹之外還喜歡這個季節(jié)的什么事物。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說話、寫話能力還能夠直接的引入到今天的學習內(nèi)容,營造了一種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2]。其次,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yīng)抓住可以抓住的一切機會,鼓勵學生說完整、清晰的話,對于說的好的學生進行表揚,讓其起到一個良好的示范帶頭作用,對于說的不好的學生也應(yīng)積極的鼓勵,保護學生的寫話興趣和積極性。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四個人一個小組,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一篇看圖說話的寫話內(nèi)容或者各自發(fā)散思維,對自己的看圖寫話的內(nèi)容與小組成員一起分享,互相交流,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說話、寫話能力,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與他人的交流溝通能力。
課堂結(jié)束后,教師可以布置口頭作業(yè),通過構(gòu)建的家長群,請家長配合教師的工作,督促學生完成口頭作業(yè),例如,在講述完《動物王國開大會》這一課后,教師可以布置一個課后的口頭作業(yè),讓她們回家之后找找生活中的小動物都有什么樣的顏色,跟家長一起溝通交流,這樣既可以促進學生在生活中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說話寫話能力,也可以增進學生與父母之間的感情[3]。
二、加強訓練,豐富語句
(一)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在保證班級中大多數(shù)的學生能夠清晰完整的說話之后,教師就可以對學生的寫話進行規(guī)范的訓練了。教師應(yīng)注意保護學生的寫話興趣,在說話的基礎(chǔ)上進行寫話,在說話的同時也要適當?shù)倪M行寫話練習。對學生進行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的寫話訓練,首先應(yīng)引導學生正確的使用常見的標點符號。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首先應(yīng)該掌握使用句號的陳述句、使用嘆號的感嘆句及祈使句還有使用問號的問疑句,應(yīng)讓學生明白陳述句、感嘆句、祈使句、疑問句的不同語氣,在此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使用句號、嘆號、問號說話,然后再要求學生在寫話中正確的使用句號、嘆號、問號這些基礎(chǔ)的標點符號,教師應(yīng)課堂上對標點的正確使用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在課后練習題中進行鞏固訓練,讓學生既能表達出正確的語氣,也能夠書寫出正確的標點符號和語氣,以促進學生對標點符號的正確掌握,從而能夠運用到寫話中去,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4]。
(二)對用詞和造句進行訓練
對學生進行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的寫話訓練,還應(yīng)對學生的用詞和造詞進行練習。例如,教師可以在《樹和喜鵲》的課后,要求用“我喜歡…”寫下自己喜歡的東西;還可以給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這四個季節(jié),要求學生說一說、寫一寫自己在這四個季節(jié)中所喜歡的事物,運用這些詞語寫出自己想說的話。教師應(yīng)擅于抓住一些機會,多對學生進行類似的用詞和造句的練習,從而不斷的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5]。
(三)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對學生進行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的寫話訓練,教師還應(yīng)引導學生豐富自己的語言表達,要求學生從寫出一句清晰完整的話到要求學生寫出一句具有形容詞的生動形象的話[6]。例如,教師可以給出“我喜歡花”這句例句,要求學生在“我”前面加一個形容詞,然后讓學生再在“花”前面加一個形容詞,讓這三個句子逐漸的豐富,教師應(yīng)注重引導學生運用平時學習的詞語來把語句寫的更加生動形象,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總結(jié)
本文以“小學語文部編本教材寫話教學策略淺談”為題,首先從“激發(fā)興趣、先說后寫”方面對學生的說話寫話訓練進行了分析,其次又從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對用詞和造句進行訓練、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方面來加強訓練,豐富學生的語句,從而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為以后學生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谷雙瓊.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體現(xiàn)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文本分析[D].貴州師范大學,2018.
[2]張瀟予.小學低年段語文教材插圖有效利用的策略研究[D].北華大學,2018.
[3]賴桂平.小學語文繪本寫話模式教學行動研究[D].集美大學,2018.
[4]曾華玲.小學低段語文的繪本教學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8.
[5]路祺.小學語文材料式話題作文教學的確定性與生成性研究[D].合肥師范學院,2018.
[6]畢素珂.語文教科書助讀系統(tǒng)的使用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