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看,中國書法靜得如無風之水面。實則,它-波三折,暗藏機鋒。這是書寫的智慧,承載著經世的味道。筆畫之間,飽含著中國人的人生態(tài)度、哲學態(tài)度。
書寫時,執(zhí)筆之人需秉持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用筆嚴謹,巧密精思,使得筆下每個字的構成部件都恰到好處地相互避讓和呼應,帶著些許俠客之氣。聽起來,高深莫測,寫起來,更是需要火候。
劉文斐從五歲起開始學習書法,稚氣未脫的她接過一本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的楷書帖《顏勤禮碑》時,她與書法的良緣肇始,書寫的慧根深種。
劉文斐的書法,字如其人,寓動于靜、剛柔相濟。如果說中國書法是江湖中一]極需悟性的武功奇學,那么,文斐這位俠客大概已經參悟出其中的奧妙。如今,她正以手中的毛筆,行走江湖,其樂無窮。
Q&A
Q=《閱讀獨唱團》
A=劉文斐
Q:你從什么時候開始學習書法?
A:我從五歲開始學習書法,最初是練習鉛筆字。小時候,每年的寒暑假,我都會在爺爺奶奶家度過,每天就在田字格本上寫字,一天大概練習兩頁紙。爺爺家有一塊小黑板,我還會經常在上面練習粉筆字。那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大多會覺得寫字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我卻樂在其中。
Q: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文斐最擅長哪一種字體,又最喜歡哪一種字體?
A:一開始接觸毛筆字,我最先拿到手的字帖是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的楷書《顏勤禮碑》,它是顏真卿書法最為成熟時期的佳作之一。當時年幼,其實根本看不懂這本字帖的具體內容,只是第一眼覺得這本字帖似乎很有意思,這就算正式與書法結緣了。
經過長期的學習和訓練,如今書法的五種書體——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我都會寫,不過最擅長的、最喜歡的還是行書。我喜歡書寫行書時,毛筆在紙上有節(jié)奏地跳動的感覺。都說藝術是相通的,書法與音樂之間也能產生某種契合,所以,我也常會在書寫時播放一些悠揚的中國古典音樂,這是一個很享受的狀態(tài),讓我下筆能夠更加靈動和流暢。
Q:你覺得書法需要自幼學習嗎?
A:一方面,從小學習書法可以培養(yǎng)小孩子良好的品德。書法是中華民族的國粹,從最初文字的形成,到書法藝術的日臻完善,有著源遠流長的發(fā)展史。在這悠久的文字長河中,各朝各代均出現(xiàn)了許多風格迥異、品學兼優(yōu)的大書法家,無論是他們那種勤奮好學的精神,還是他們做人的準則,都是我們學習的楷模。王羲之臨池學書,懷素書蕉等等,這些千古流傳的文人事跡對小孩子有著很強的感染力,小孩子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更學會了做人。另一方面,從小學習書法也能讓小孩子建立起自信。不過,我有一些學生,是成年之后才對書法產生興趣的,成年之后再學習書法,其實也不晚,通過系統(tǒng)地學習和訓練,日積月累地刻苦練習,也能寫得一手好字。
Q:在華東師范大學就讀書法研究生期間,你的主要研究方向是?
A:讀研期間,我主要專注于研究整幅書法作品的章法布局,說得通俗一點就是整幅作品中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字組與字組之間的排列關系。研究它是因為我覺得一幅書法作品要想征服大眾的眼球,章法布局是極其重要的。一幅具有墨色對比關系、字形大小對比關系、前后左右對比關系的作品,總是能第一時間吸引到大眾。大眾在觀看書法作品展時,也總會傾向駐足于線條墨色沖擊力較強的作品面前。由此,整幅書法作品所呈現(xiàn)的視覺效果也是我研究的另一個側重點。
Q:文斐覺得做書法教師,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A:以前做學生的時候,覺得學習書法是一個自我學習、自我消化,可以隨意地、任意地將學到的東西和自己的感悟表達在紙張上,然后與其他學習者一起交流經驗、再學習的過程,一直是以“我”為主的一個狀態(tài)。而教書法就不同了,更多的是以學生為主,需要時刻關注他們是否掌握了技巧,是否有了新的感悟。我很喜歡和學生們交流,了解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苦與樂,每當看到學生有了小小進步,我都會為他們感到開心和驕傲。在課堂的書法練習中,如果看到有字寫得特別好的學生,我會給予一些小獎勵,比如贈送他們一瓶墨汁。同時,我也會經常夸獎、鼓勵那些陷入學習困境的學生們。
Q:學習和練習書法有沒有什么訣竅?
A:從我學習的經驗和書法教學的實踐來看,選擇一本適合自己的字帖至關重要。如何選擇一本合適的字帖?毋庸置疑,你要喜歡它,就像我的第一本字帖《顏勤禮碑》,就是我所喜歡的。這就像是交朋友,你要喜歡對方,才會產生和他成為好朋友的想法。同樣的道理,選擇了喜歡的字帖,你才會想要持續(xù)地練習下去。其次,初學者學習書法,一般是從篆書、隸書、楷書這三種靜態(tài)書體入手,它們筆法變化較小、結構相對穩(wěn)定,入門會相對簡單一點。最后,練習書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定要有毅力和恒心。
Q:參加過的哪一場書法展覽,讓你印象特別深刻?
A:被譽為書法界“奧林匹克”的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作為我國書法界四年一度的最高規(guī)格的綜合性展覽,它是相當難得的,所以每一屆都是一場學術交流的盛宴。我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展,全國書法界的大咖匯聚一堂,展開了為期兩天的學術論壇交流,我也收獲良多。除了參加論壇,展會期間,我特地在北京待了一個星期,每天都去觀賞全國各地獲獎入展的作品,看看它們的章法結構、字形變化,得到了一些不一樣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