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玉婷
教材解讀
本單元語文學習要素是:1.了解課文是
從哪幾個方面把事情寫清楚的。2.初步學習通過整合信息介紹一種事物的方法。從課后習題的設計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三篇課文是怎樣圍繞單元語文學習要素展開學習,并為習作做好鋪墊的:《我們奇妙的世界》是從幾個方面寫出了天空和大地的奇妙;《海底世界》是從幾個方面介紹海底世界;《火燒云》則是抓住重點語句,描寫了火燒云的幾個特點。
通過三篇課文的學習,學生基本能夠把握從幾個方面把事物寫清楚的方法,擁有了把事物寫清楚的基礎。本冊教材第三、第四單元的習作中也有按順序進行表達,把事情寫清楚的練習。習作《國寶大熊貓》是在這些學習的基礎上,進行整合信息、有順序表達的綜合能力實踐。
設計理念
這是學生第一次嘗試借助資料進行信息整合,完成一篇介紹大熊貓的習作。因此,激發(fā)起學生查找、搜集、整合信息的興趣是關鍵。于是,我立足兒童的視角,用有趣的游戲情境喚醒學生的言語動機,讓學生主動親近大熊貓,促進學生在習作過程中情感的投入。
此外,如何把搜集的信息清楚地轉化為介紹大熊貓的習作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為細化表達方法的指導,教學時,可先利用表格幫助學生分類梳理大熊貓的資料,再借助微課分解出整合信息的全過程,最后提供范文,呈現完成一篇習作的完整思路,充分展現寫作思維的過程。
教學目標
1.能查找、搜集、整理有關大熊貓的資料。
2.能精選、運用材料,從幾個不同的方面介紹大熊貓。
3.能通過“選一選、列一列、連一連”的方法整合信息,形成一篇介紹大熊貓的文章。
教學準備
《國寶大熊貓》預習單:
1.大熊貓是人見人愛的國寶。但是,大熊貓是貓嗎?大熊貓為什么愛吃竹子?……小朋友們,你們對大熊貓是不是也有一些想了解的內容?快把問題寫下來吧。
2.想要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你會通過什么方式查找信息呢?
3.現在,你對大熊貓有了哪些了解?把你了解到的內容寫下來吧。
教學過程
板塊一? ?動物猜一猜,信息有特色
1.出示提示信息,讓學生猜猜是什么動物。
師:老師給大家?guī)砹嗽S多動物朋友,但它們可調皮了,一定要你們根據給出的提示信息猜對了才肯出來。我每次只提供一條信息,看誰能最快猜出來。
2.鏈接《功夫熊貓》短視頻,引出習作主角。
師:哇,這個主角更了不得了,還會功夫呢。
(設計意圖:游戲導入與提示信息相結合,與后面的梳理、分類、整合信息相呼應,與整節(jié)課的主題吻合。)
板塊二? ?預習說一說,熊貓初了解
1.借助預習單,學生在組內說說自己提的問題和搜集到的信息。
2.小組成員用自己喜歡的方
式進行反饋,其他成員補充,對大熊貓進行比較全面的了解。
(設計意圖:通過課前提問、搜集資料以及課堂組內交流,學生通過這一系列的自主學習能基本了解大熊貓。)
板塊三? ?視頻理一理,分類識熊貓
1.觀看大熊貓的動漫視頻。
師:老師課前也搜集了大量的資料,發(fā)現有一個視頻特別有趣,它讓我知道了有關大熊貓的更多信息,你們想不想看?(播放大熊貓的動漫視頻)
2.學生分類梳理大熊貓的信息,完成表格1。
3.生匯報信息分類梳理的情況,師點評完善。
(設計意圖:有條理地分類梳理對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而借助有趣的視頻,一方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另一方面也能為梳理信息搭建支架。這個環(huán)節(jié)是認識大熊貓難度的提升,變全面的了解為有方向的分類,為學生后續(xù)清晰有條理地介紹大熊貓做好準備,從思維的廣度走向思維的深度。)
板塊四? ?微課學一學,整合有方法
1.微課講解,呈現從整合信息到完成習作的過程。
微課配音:親愛的同學們,我特別喜歡大熊貓。為了充分了解大熊貓,我通過上網、翻閱書籍等多種方式查找了大熊貓的資料,再結合平時看到的視頻、圖片,搜集了大量大熊貓的信息。我很想把它介紹給你們。可是,該怎么介紹呢?我選擇了大熊貓的樣子、體重、吃食以及數量減少的原因這幾個方面的資料,按照一定順序進行排列,結合自己的理解,加上自己的語言,把相關重要信息聯系起來,寫成了一篇小作文。大家快來看看吧。
2.范文巧析,學習如何整合信息的方法。
(1)呈現范文,學生閱讀。
國寶大熊貓大熊貓是一種人見人愛的動物。在我國古代的時候,大熊貓就已經是國寶了,它的名字其實叫貓熊,只是人們習慣把它叫作熊貓。
大熊貓身上的顏色只有黑白兩種,還有兩個黑眼圈,像是戴了一副墨鏡一般。它肥肥胖胖的,可愛極了。別看它體積龐大,憨態(tài)可掬,出生時卻很小,比人的大拇指稍微大一些,與剛出生的老鼠差不多大。熊貓還是大胃王。一只大熊貓每天要吃15至20千克竹子。
但是,由于近代以來人口爆炸式增長,人類不斷破壞森林植被,竹林遭到大面積砍伐,大熊貓的棲息地越來越小。加上它繁殖能力低,數量越來越少,漸漸成了稀有動物。如果你愛大熊貓,就從現在開始好好保護它吧!
(2)對話交流,嘗試梳理。
師:(小結)看小作者先選擇了樣子、體重、吃食以及數量減少的原因四個方面的資料,然后按照一定順序加以排列,最后進行整合,適當修改了語句。我們可以像這樣:選一選,列一列,連一連。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搭建了微課視頻和范文兩個支架,是對整堂課“如何學會整合信息”的突破。通過視頻講解和范文分析,呈現了從不同方面選擇合適的材料—有條理地羅列排序—完善語言形成一篇習作的完整過程?!斑x一選,列一列,連一連”的方法通俗易懂,學生便于學習、掌握。)
板塊五? ?方法用一用,“統(tǒng)整”筆下成
1.生當堂寫話,師巡視指導。
2.出示評價標準,有的放矢。
評價標準:(1)能運用搜集到的有關大熊貓的材料;(2)能精選材料,從幾個不同的方面介紹大熊貓;(3)內容準確,介紹清晰。
3.現場交流,師生點評。
(1)呈現學生作品,小作者朗讀。
(2)結合星級評價,教師在習作單上批閱點評。
4.教師總結,拓展延伸。
(設計意圖:當堂練習,學以致用,把習得的方法及時消化。課堂上留足時間讓學生進行書面表達,并提供評價標準,提供方向,讓學生有的放矢。)
(作者單位:浙江杭州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學正小學)
責任編輯 郭艷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