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麗
王崧舟,杭州師范大學教授,特級教師。系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wù)芦@得者,浙江省十大育人先鋒、中國教育學會傳統(tǒng)文化教育分會副理事長、浙江省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分會副理事長。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人。
從普通語文老師成長為全國知名的特級教師,當上大學教授,登上《百家講壇》,王崧舟的經(jīng)歷,讓不少語文老師佩服。
著一身黑色的中式衣裳,捧著書“慢慢讀,欣賞啊”,用溫柔的聲音把文字化為一幅幅詩意的畫面,學生評價他“舉手投足之間都散發(fā)著‘語文氣質(zhì)’”。
王崧舟自己說:“語文是我精神生命的圖騰?!?/p>
登上《百家講壇》:
講“和文化、人生連在一起的語文”
“王崧舟教授央視百家講壇開講啦!”7月23日,這一消息在很多小學語文老師的朋友圈中刷屏。
王崧舟曾任教小學語文多年,32歲被評為浙江省語文特級教師,開創(chuàng)了“詩意語文”教學流派。去年4月,《百家講壇》節(jié)目組工作人員來到杭州師范大學,讓學生推薦課講得好的老師。王崧舟由此進入了《百家講壇》的試講。
講什么?怎么講?王崧舟第五次提交的選題申報表才被通過,確定主題為“愛上語文”。央視制片人不斷發(fā)問:你的講述既能被初中生喜歡、又能被大學教授認可嗎?每隔5分鐘就能引發(fā)觀眾新的期待嗎?能激發(fā)觀眾的深入思考嗎……這些問題,逼著王崧舟去思考去梳理。
在王崧舟的定位里,“愛上語文”應(yīng)該是“超越學生”的語文,節(jié)目對象不能囿于在校學生,讓全社會都重視語文;“愛上語文”應(yīng)該是“超越學?!钡恼Z文,不與考試連在一起,而是用語文豐盈精神、啟迪智慧;“愛上語文”應(yīng)該是“超越學科”的語文,反映大語文、全語文的傳統(tǒng)精髓和時代精神?!拔抑v的是和文化、人生、生命連在一起的語文?!蓖踽轮壅f。
他講“學語文就是精神返鄉(xiāng)”,分析“獨釣寒江雪”的“漁翁”是士大夫精神的象征,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化身。
他講“學語文是學做人”。學語文是為了像蘇軾那樣,活出自己的審美人生、詩意人生。
他講“學語文是學文化”。從語文課文《秋天》 中的大雁,到《漁家傲》中的“衡陽雁去”,到《西廂記》中的“北雁南飛”,到《清平樂》中的“鴻雁在云”,通過審美的、詩性的學習,他將大雁與相思、離愁聯(lián)系在一起,指出文化意象勾勒出的炎黃子孫的文化根脈和精神家園。
講座結(jié)束后,王崧舟收到了很多觀眾來信?!笆嗵靵戆殡S著您的愛上語文的精彩講座一路走來,難舍難分……心中的失落感難以描述,沒有聽過癮??!”不少老師寫下聽講座心得。廣州市教育研究院楊和平老師撰文分析了王崧舟的講述方式。“講述是傳授知識或者說是課堂教學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作為教師,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講述,讓講述更有魅力,讓孩子們愛聽、樂聽。王崧舟老師在百家講壇上的講述,給我們做出了好的示范?!?/p>
名師成長之路:
上百本書、上千堂課的滋養(yǎng)
王崧舟的課講得好,在三十多年前便是出了名的。
1985年,參加工作才一年的王崧舟,連著被評為鎮(zhèn)教壇新秀、縣教壇新秀、市教壇新秀。那一年,他19歲。20歲時,王崧舟當上浙江省上虞市實驗小學(現(xiàn)為紹興市上虞區(qū)實驗小學)教導主任,23歲成了上虞市百官小學(現(xiàn)為紹興市上虞區(qū)百官重華小學)副校長。32歲,王崧舟被評為浙江省特級教師,是當時全省最年輕的小學語文特級教師。
少年得志,平步青云。王崧舟把這歸結(jié)于“也許有點天賦”,但背后他做了大量案頭工作。
剛走上工作崗位時,王崧舟是大隊輔導員。但他一直喜歡語文,訂了語文相關(guān)雜志,關(guān)注前沿動態(tài),學習好的講課方法。一次他為一位語文老師代課時,校長去聽課,覺得講得甚好,把全校語文老師都叫去聽他的課。在市教壇新秀評比上,他采用“中心突破法”講《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很多老師甚至沒見過這種教法。
他也有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沉潛”。
翻開王崧舟的檔案,1990年到1997年幾乎是空白的。沒有任何公開課,沒有任何獲獎。那幾年他讀了大量的書。讀哲學類、文學類、美學類的書,心無旁騖地讀,聚精會神地讀。高密度、大容量的閱讀,將他導向了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語文天地。
那幾年他也聽了大量的課,每年不少于200節(jié)。作為教導主任,他不僅聽,而且每堂課都有記錄有反思。他收集名師課堂教學實錄,研究導入、研究點撥、研究表達、研究訓練、研究結(jié)課。他把教學實錄還原成教學設(shè)計,把教學設(shè)計還原成教學理念;再把理念應(yīng)用到自己的教學設(shè)計,把設(shè)計應(yīng)用到課堂。就這樣折騰來折騰去,最終使自己的語文課“上得了天”——有思想,“下得了地”——有技術(shù)。
五年的沉潛,肚子里裝了上百本書、上千堂課,積蓄成他的內(nèi)涵、底蘊,外化為他講課時的揮灑自如。“現(xiàn)在回想起來,如果沒有這五年,就不可能有后面的一鳴驚人?!蓖踽轮壅f。
2004年,王崧舟在慶祝《小學語文教師》雜志創(chuàng)刊200期的紀念大會上上《一夜的工作》的公開課。
一個攝政王的官邸,里面可能會有什么?學生說:堆滿了金銀珠寶;燈火通明,金碧輝煌;有數(shù)不清的名人字畫?!皼]錯。這是高大的宮殿式的房子,過去是攝政王的房子,你聯(lián)想開去,它富麗堂皇,應(yīng)有盡有。”話鋒一轉(zhuǎn),王崧舟說,“然而,當這所房子成為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總理的房子,室內(nèi)陳設(shè)極其簡單。一個不大的寫字臺,兩張小轉(zhuǎn)椅,一盞臺燈,如此而已。如此而已?!?/p>
他讓學生在宏大的歷史背景下領(lǐng)略領(lǐng)袖人物的簡單日常,讓學生在簡單的背后發(fā)現(xiàn)不簡單的東西——總理的人格和精神品質(zhì)。
課在戴玉強演唱的《你是這樣的人》中戛然而止,哭聲像海潮一樣在整個禮堂蔓延開來,王崧舟也流著淚走下講臺。“語文教學是審美的教育。讓每一個學生在內(nèi)心深處受到觸動,養(yǎng)育美好情感,這是對教師靈魂工程師稱號的最好注解?!?/p>
“一鳴驚人”后,王崧舟赴全國29個省份開設(shè)觀摩課1800多節(jié)次、講座920多場次,并開創(chuàng)了“詩意語文”流派。
做老師的老師:
教育要有“慈悲心”
2016年,王崧舟辭去杭州市拱宸橋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職務(wù),到杭州師范大學教育學院任教授,這一“轉(zhuǎn)型”被媒體“刷屏”,一時成為輿論焦點。
為何要做出這一轉(zhuǎn)變?王崧舟說,教了32年的小學語文,到了瓶頸期,他想換個跑道進行突破。此外,32年的一線教學管理工作使王崧舟接觸了大批中小學教師,“會上課的好老師太少”。王崧舟說,師范教育是基礎(chǔ)教育工作母機,是源頭。他想讓源頭更干凈?!拔覐男W到大學,知道小學生要什么,知道該給未來教小學的大學生教些什么。”
大學的第一堂課,王崧舟用三個故事,給“未來的老師們”講一個好老師應(yīng)該“有情懷、有智慧、有底蘊”。王崧舟在大學開設(shè)了兩門選修課——《語文文本解讀》和《語文教學實訓》。課程教材是自己編寫的,他從不照本宣科。每周他都到小學上語文“下水課”,邊實踐邊總結(jié)經(jīng)驗,再教給學生。每年學院組織大學生評教,他都名列前茅。
2018年畢業(yè)的童倩瑤,是王崧舟在大學帶的第一屆學生。當初為了選上王崧舟的課,她5點起床打開電腦選課。全班只有3人搶到了他的課。
童倩瑤還記得王崧舟的課堂:他娓娓道來,把學生引入課本、融進故事中,用還原比較、同中辨異、潛入思維等不同方法分析文本,喚醒學生對文字的崇敬和敏感,讓人感受到語文的美?!懊看温犕晁恼n,我們都陶醉其中,意猶未盡。”工作后,童倩瑤仍時不時翻看以前的教學筆記,找尋教學設(shè)計靈感。
在王崧舟看來,缺少美與靈性,正是小學語文教育的問題?!鞍颜Z文當工具,學生為考試、為分數(shù)學?,F(xiàn)在高考指揮棒改了,統(tǒng)編教材改了,都關(guān)注人文性。課堂也得改。”他強調(diào)語文教學在做好“字詞句篇”“聽說讀寫”的基礎(chǔ)上,要呵護學生的靈性、美感。
大三學生趙越佳認為在王崧舟課上學到的不僅僅是文本解讀、教學技能,還有態(tài)度與品格。為了上好文本解讀課,王崧舟常查閱上萬字的文本解讀材料,寫出上千字的細讀感悟;每節(jié)課的教學設(shè)計他會改一稿、二稿甚至于十幾稿;他對進行文本解讀的每篇課文幾乎都能倒背如流……“每學期最后一節(jié)課上,我們不僅有期末考試,還有一張問卷調(diào)查,問我們對他的課還有什么不滿意,還希望能學到什么。王老師用行動向我們證明,不做草草傳授知識的教書匠,要做盡心盡力培養(yǎng)學生的大先生?!?/p>
王崧舟教未來的老師,也教“現(xiàn)在”的老師。2005年,王崧舟開設(shè)了名師工作室,全國各地的教師慕名而來。
十年前,祝貴耀作為浙江省嘉興市的學科帶頭人進入王崧舟工作室學習。王崧舟給他推薦了一本“極其難啃”的書——《語文:表現(xiàn)與存在》?!翱小蓖暌院?,祝貴耀明白了王崧舟的深意:語文教學要見到“人”,課堂上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祝貴耀最近在做童話教學。童話首先是為兒童的;進入課堂,童話為語文、為閱讀服務(wù);回到生命本源,童話教學不只是教知識、教表達,而是涵養(yǎng)生命、啟迪生命。在這節(jié)課上,語文教學三境界學自王崧舟,語文為生命服務(wù)的理念學自王崧舟。
四川省特級教師、重慶市金州小學語文教師唐雪梅于2013年聽過王崧舟的《桃花心木》一課,回去之后便開始模仿他的課,讀他的書。后來看到王崧舟工作室招收弟子的信息,主動聯(lián)系。
“教育當以慈悲為懷”,是唐雪梅在工作室的收獲之一。這幅王崧舟自己寫下的字,懸掛在他工作室墻上,唐雪梅進工作室的第一天便看到了。
來工作室之前她很惶恐,怕自己積累不多,見識不廣,太過淺薄。王崧舟總掛在臉上的笑意給了她鼓勵?!罢n堂上他總是側(cè)耳傾聽,眼睛充滿期待地望著學生,給鼓勵、提建議、想辦法。對于哪怕是剛畢業(yè)的老師的一堂極普通的課,也會真心稱贊、耐心指導,然后化平淡為神奇?!耙话阄覀儏⒓拥哪フn,三四節(jié)課下來磨掉自己,王老師讓你保留個人特色的同時得到提升?!碧蒲┟氛J為,王崧舟的慈悲,是對個體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尊重,是讓學生感受到思考的力量和歡喜,是通過語文教學給大家以啟發(fā)與浸潤。
唐雪梅想起王崧舟講《楓橋夜泊》。他從寒山寺的鐘聲講起,沿著歷史的河流溯流而上,講到清、明、元、宋不同朝代詩人筆下的鐘聲,讓弟子們徜徉于文脈中?!拔蚁?,那鐘聲不僅僅是響在那一節(jié)課,更會在我們以后的人生里時時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