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梓
歷史上,哪位皇帝擁有的印章最多呢?據(jù)說,是乾隆皇帝。他收藏的印章數(shù)量多達1000枚。近代也有一位印章達人——齊白石,他有300多枚印章,為此還得了個雅號——“三百石印富翁”。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乾隆會有那么多印章?那些印章都有什么功能?齊白石收藏的印章又有什么獨到之處呢?
這些問題的答案,就藏在印章的發(fā)展歷史中,咱們一起跟著作者楊勇,通過《方寸大千:歷代篆刻藝術之美》這本書,來看看小印章里的大乾坤吧!
大家知道,戰(zhàn)國初期,趙、韓、魏三家瓜分了晉地,成為獨立的諸侯國,所以它們的文字統(tǒng)稱為“晉系文字”。
不只是文字,他們的印章規(guī)制也差不多,學者統(tǒng)稱為“三晉古璽”。除了精巧的晉系古璽,戰(zhàn)同時期還有粗獷的齊璽、肆意的楚璽、拙樸的燕璽等等。那它們的設計風格,來源于哪里,又是跟誰學的呢?大部分印文的設計,都是參考周朝銘文來的。特別是在地處西部邊緣的秦,和其它諸侯國溝通少,受的影響也小,完全承襲了西周晚期的銘文遺風。
秦國統(tǒng)一六國后,進一步明確了全國的印章制度,只有皇帝用的印才能被稱作“璽”,大臣和百姓們的印信一律稱為“印”。這套制度一直被后世延用,先秦古璽多變的篆刻風格,也為明清篆刻藝術的發(fā)揚奠定了基石。
小小的印章隨著歷史的波濤飄呀飄,一路見證了漢朝的興衰,三周兩晉南北朝的紛爭,結果,飄到隋唐時期,卡住了,這段時間發(fā)生了什么呢?
小印章身上發(fā)生了大變革!
首先是印章制度的變化,官印加強了官方屬性。以前官印大多是官員自己佩戴,隋朝政府開設了掌印官一職來管理和使用印鑒,實施監(jiān)印權和用印權分離的制度。
其次,為了順應制度變化,官印的尺寸也變大了。以前的官印基本都是兩三厘米見方,隋朝直接擴大了一倍,印章變大了,大家也就沒那么方便隨身攜帶了。到了唐朝,武則天對“璽”也有了意見,她嫌這個字發(fā)音和熄滅的“熄”很像,犯了避諱,就把帝王用的印章改名叫做“寶”。隋唐時期,官府加強了對官印的管控,文人們開始把注意力放到折騰自己的私印上。到了宋朝,收藏精美的印章已經(jīng)成為一股風氣了。宋徽宗也愛印章,不過同為皇帝的他,比乾隆節(jié)制一點,在書畫作品上亮相最多的就是“宣和七璽”。
這種具有書畫鑒藏作用的印章,自上而下影響了許多文人,成為小印章邁入藝術領域的重要推動力。
元代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權,所以元代的官印上有漢字和八思巴文兩種語言。他們發(fā)明了一種“花押印”作為私印。雖然花押印是實用型的產物,不過它的藝術價值不在文人印之下。或許是因為蒙古族文化的沖擊,帶領篆刻藝術發(fā)展的第一人——趙孟頫,發(fā)起了一場復古運動,力挽魏晉之后印章的靡弱之風。
趙孟頫也沒有浪費自己的一手好字,常常親白配篆,再交給印工鐫刻,他的印章字形婉約流美,排版緊湊有度。趙孟頫還覺得新奇相矜、不遺余巧的印章流于俗套,崇尚秦漢時期的古雅印章。巧了,有個叫吾丘衍的篆印高于和趙孟頫的審美觀點一致,于是兩人合力,在借鑒秦漢、唐宋印章風格的基礎上,開創(chuàng)出新的印章風格,后人稱作“元朱文”。
慢慢地,在兩位藝術界翹首的影響下,元代的畫家們紛紛介入篆刻的創(chuàng)作,比如柯九思、王冕、黃公望等人。
就這樣,小印章總算成功擠進了文藝圈,成為中國藝術史上不可或缺的藝術種類之一。
在本書中,作者還詳細列舉了歷朝歷代具有代表性的璽印,如果您對篆刻的藝術感興趣,甚至還有點好奇明清時期衍生出了哪些篆刻流派,那么您一定不能錯過這本書。
您別說,從小印章的角度來看歷史,還真能有不少新收獲。下次去博物館,可得好好研究一下展出的璽印了。
書名:《方寸大千:歷代篆刻藝術之美》,作者:楊勇 由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發(fā)行,中國圖書評論學會好書項目組推薦。(源自仁仁閱閱讀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