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帖
日本千葉縣八街市有一位老爺子,從50歲開始種植全新的蔬菜品種,并憑借高超的種植技藝贏得了日本廚師界頂尖人物的青睞。人們從全國各地趕來這里,只為買到他種植的頂級蔬菜。他就是備受日本大廚尊敬的人物,今年74歲的日本菜農—淺野悅男。
在日本,很多頂級大廚都是淺野悅男的忠實粉絲。大家都說,淺野種的菜不只是普通的蔬菜,而且散發(fā)著生命的氣息。
由于氣候差異、缺乏種植經驗等原因,過去使用這些蔬菜的日本西餐廳一直依賴從國外進口,日本的普通菜農都不敢輕易嘗試種植這些蔬菜,淺野面對這種挑戰(zhàn)卻非常興奮。他說:“‘不知道’‘沒有’‘很難種’這些話,對我來說簡直是佳音。別人口中不可能的事被我做到了,是件很有趣的事。”
淺野的菜地有3.5個足球場那么大,種了大概180種西方蔬菜,是日本當之無愧的西方蔬菜種植先驅。除了菜地,這個有野心的老菜農還修建了一座植物實驗室,里面培育了很多他想大規(guī)模種植的菜苗。直到現在,他還在每天研發(fā)新的品種。他還擁有一個實驗廚房,定期烹飪他自己種植的蔬菜。他認為,了解蔬菜在烹飪過程中味道的改變,對提高種植水平來說非常關鍵。
淺野有著自己的種植哲學。他種植蔬菜的土壤有個非常大的特點:土壤所含營養(yǎng)元素非常少。他從來不施化肥,甚至連有機肥也很少用,只用打碎的牡蠣殼補充土壤中的礦物質。播種前,淺野還會將稻草與土壤混合,確保土質松軟,使植物的根能夠自由汲取土壤中的養(yǎng)分。
這種環(huán)境下的蔬菜,不僅長得慢,而且大小不一。但淺野堅信,在艱苦環(huán)境下生長的蔬菜,存活能力更強,味道也更好。
在此之前,和大多數菜農一樣,淺野是一名專業(yè)種植番薯的普通農民。隨著日本經濟泡沫的破裂,收入一年不如一年,當時年近50歲的他感受到了危機。談到當時的困境,他一改平日笑呵呵的模樣,說了一番他對農業(yè)種植的看法:“農業(yè)種植始終都沒有得到社會的重視。需要食物時,大家都依賴農民,但有了食物就忘了我們?!?/p>
但從不服輸的淺野沒有向現實屈服。年近50歲的他,從一篇關于芝麻菜在日本供不應求的新聞報道中嗅到了商機,決定種植這種他根本沒見過的地中海地區(qū)蔬菜。
挑戰(zhàn)一開始就困難重重。最初的幾年,他嘗試種植很多蔬菜都失敗了。好不容易種出自己滿意的蔬菜,大廚們又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不僅要保證蔬菜的味道,還要保證蔬菜的尺寸。這些看似吹毛求疵的要求反倒點燃了淺野的斗志,他把這些要求看作是對自己專業(yè)技藝的考驗。他暗下決心:一定要種出日本最好吃的蔬菜。
在日復一日的不懈嘗試后,他的蔬菜終于得到主廚們的認可。有一天,一位大廚說:“這些蔬菜有淺野的味道。”那一刻,這位老農民百感交集。
除了種出最好的蔬菜,淺野還有一個可愛的夢想,就是希望全世界的孩子們都不再討厭蔬菜。所以他經常到集市上組織活動,將蔬菜制作成各種食物,請小朋友們免費品嘗。
淺野現在雖然已經70多歲,但他從未放棄嘗試新事物。除了種菜,他最熱衷的事情莫過于上Facebook(臉書)看看朋友們的近況,同時上傳他最新一季蔬菜的照片。
在這個年紀取得如此成就,他并不驕傲。因為對他來說,挑戰(zhàn)從未結束。這位胡子花白的老菜農說:“在大自然的班上,即使過了50年,我也仍然在上一年級?!?/p>
(摘自《格言》2019年2月上,江一城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