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紫來
每次假期去姥爺家,姥爺都會給我們包餃子。
姥爺拌好餡,和好面,用搟(ɡǎn)面杖把一個個小面團搟成圓形的餃子皮,再往面里放餡。姥爺包的餃子很有特色:多種餡料,豬肉芥(jiè)菜餡、三鮮餡、芹菜香菇肉餡;形狀各異,有的像向日葵(kuí),有的像耳朵,有的像山;烹飪(pēnɡ rèn)方式多樣,水煮的、蒸的、油煎的。餃子熟了,蘸(zhàn)著醬油、香油、醋和成的料汁吃,酸酸的,香香的,讓我百吃不厭。
姥爺告訴我,相傳醫(yī)圣張仲景告老還鄉(xiāng)時看到鄉(xiāng)親挨餓受凍,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于是冬至那日讓弟子用羊肉、辣椒(jiāo)和一些驅寒的藥材放在鍋里煮,然后撈出來剁(duò)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樣子,煮熟后給大家吃。人們吃了渾身暖和,兩耳發(fā)熱,凍傷的耳朵都好了。后來,人們便在冬至的時候模仿這種做法,說冬至吃了餃子不凍耳朵。
姥爺包的餃子很好吃,我們都很喜歡姥爺牌的餃子。姥爺對我們的愛,都包在這一個個餃子里。
(572000)海南省三亞市崖州區(qū)科寶外國語學校
指導老師 奔 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