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醉 吳俊蕊
①2015年12月17日8時12分,“悟空”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升空。它是一只非常勤奮的“猴子”,每天要繞地球飛行15圈,從不偷懶。
②“悟空”是我國第一顆主要用來探測暗物質的人造衛(wèi)星。其實,它就是一臺空間望遠鏡,擔負著尋找暗物質粒子、研究暗物質特性及其空間分布規(guī)律等任務。
③一般人聽到“暗物質”會一臉茫然:這是什么“妖魔鬼怪”?為什么要尋找它?顧名思義,暗物質就是通過人眼和其他設備看不到的物質。天文學家在長期的觀測研究中發(fā)現(xiàn):許多星系中存在額外的、看不見的引力源,宇宙的總質量其實遠遠大于已知物質的總質量。他們據(jù)此推測,宇宙中應該還存在著一種“暗物質”。我們已知的各種物質基本上都要受電磁力的影響,要么吸收光,要么反射光,要么就自己發(fā)光;但暗物質不與光波發(fā)生作用,它對電磁力無動于衷,所以我們無法看到它。
④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對暗物質的研究依然不明朗。目前,能夠確定的是,宇宙總能量的26.8%由暗物質貢獻,普通物質只占4.9%,暗物質的能量是普通物質的5倍以上。有這樣隱形的龐然大物存在于宇宙中,卻又看不見摸不著,這的確讓科學家心癢難耐。而且,暗物質與我們?nèi)祟惖纳嫦⑾⑾嚓P。科學家發(fā)現(xiàn),所有發(fā)光物質提供的引力無法抵消星系內(nèi)旋轉時產(chǎn)生的離心力,因此推測,是暗物質在提供額外引力,以阻止星系解體。也就是說,沒有暗物質就沒有星系,也就沒有人類。而且,作為一種全新的、未知的粒子,暗物質很有可能開創(chuàng)前所未有的應用空間。
⑤那么,怎樣才能找到傳說中的暗物質呢?“悟空”的任務,就是上天捕捉暗物質粒子碰撞湮滅時產(chǎn)生的高能電子。簡單地說,“悟空”在觀測中如果突然發(fā)現(xiàn)某一速度的電子射線數(shù)量變多了,但這又無法用現(xiàn)有理論來解釋,那么這些電子射線很有可能是暗物質湮滅時產(chǎn)生的。
⑥全世界各國的科學家都希望能夠第一個觀測到這部分電子射線,從而獲取暗物質存在的證據(jù)。除“悟空”外,目前世界上用以探測暗物質的設備,還有國際空間站的阿爾法磁譜儀和美國宇航局的費米空間望遠鏡。而中國的“悟空”,是迄今為止觀測范圍最寬、能量分辨率最優(yōu)的暗物質粒子探測衛(wèi)星。
⑦2017年末,“悟空”工程團隊在世界權威科學雜志《自然》上發(fā)表論文,宣布獲得了世界上最精確的高能電子宇宙射線能譜,該能譜將有助于發(fā)現(xiàn)暗物質存在的蛛絲馬跡。接下來的2018年,我們希望“悟空”不負眾望,用火眼金睛找到更多線索,早日探到“妖”的真容。
(取材于程醉的同名文章)
1.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悟空”主要用來尋找暗物質粒子、研究暗物質特性及其空間分布規(guī)律。
B.暗物質不受電磁力的影響,所以不能通過人眼和其他設備看到。
C.“悟空”可以通過捕捉到的宇宙中的高能電子來探尋暗物質的蹤跡。
D.與其他探測器相比,“悟空”性能更加杰出,已率先發(fā)現(xiàn)暗物質。
2.下列對文章寫作特點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全文按照時間順序說明了“悟空”的任務、暗物質的特性、“悟空”探尋暗物質的方式及成果。
B.“悟空”是一顆人造衛(wèi)星,“妖”指暗物質,以“‘悟空’探‘妖’”為題,生動形象,吸引讀者。
C.選文第③段連用兩個設問句,加強語氣,引出對“悟空”探“妖”方式的具體說明。
D.選文第⑤段中加著重號的詞語“很有可能”表明探尋暗物質前景不容樂觀,語言表達既準確又含蓄。
3.選文第④段中畫線句子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目前,能夠確定的是,宇宙總能量的26.8%由暗物質貢獻,普通物質只占4.9%,暗物質的能量是普通物質的5倍以上。
答:_______
【參考答案】
1.D2.A(邏輯順序)3.列數(shù)字、作比較。準確說明了暗物質在宇宙中的比重以及和普通物質在宇宙中的多少、能量上的大小懸殊與差距,從而讓讀者對暗物質對有了清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