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春霞
韓愈《師說》有曰:“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逼渚珶挼馗爬ǔ鼋處熂缲撝鴤魇诘览?、講授學業(yè)、解答疑難問題的神圣使命,而要傳道,得先正身,有道是“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品德,在一定程度上已經(jīng)被賦予了深刻的社會意義,關系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在中國進入改革的關鍵時期、走向民族復興道路上的今天,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尤為重要??梢詳嘌裕處煹牡赖率墙處煹撵`魂,師德是教師人格特征的直接體現(xiàn)。
作為省一級學校,我校一直秉承“為民族的未來負責,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基”的辦學理念,樹立了“明德至善,博雅育人”的教育思想,把“明德”作為教師教書育人的第一要義。在這注重師德建設的美麗校園里,涌現(xiàn)出一大批師德高尚、愛崗敬業(yè)、業(yè)務精良的優(yōu)秀教師,他們用高尚的道德情操、獨特的人格魅力推動著學生的身心成長、人格的養(yǎng)成與道德的發(fā)展。
孫老師:用愛心呵護學生的心靈
孫老師是我校的數(shù)學科組骨干、廣州市優(yōu)秀班主任,在26年的教育生涯中,孫老師當了22年的班主任,她傾注了無限愛心,以生為本,用愛心呵護著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
不管什么時候,不管什么場合,孫老師總是輕聲細語說話,給人和藹可親的感覺。課堂上,孫老師思路清晰、溫柔親切地為學生講解題目,笑容可掬的她深深地吸引著學生的眼光。練習時,她總是能一眼發(fā)現(xiàn)學生的錯題,并彎下腰來給學生重新耐心講解。課余時,她關心著學生的一舉一動。張同學下課了還趴在桌上,孫老師馬上察覺,很快地發(fā)現(xiàn)他發(fā)燒了,趕緊送他到校醫(yī)室。午飯時,小芹不小心把自己的飯菜打翻了,委屈地哭了起來,孫老師見狀即刻安慰她,并把自己的飯菜分開了一半給小芹。最讓孫老師費心的是少數(shù)后進生。小謝性格怪癖、叛逆心強,甚至連父母都監(jiān)管不了。對此,孫老師除了利用課余、課后的時間耐心談心、多次家訪,還多次邀請小謝到家中吃飯,為他做他最喜歡吃的炸雞翼……溫和的性格,耐心的教育,真心的付出,最終,使堅冰融化了。22年來,孫老師感化并轉化了后進生50余名,及時轉變了后進生讓他們健康成長,成為社會各行各業(yè)的積極分子。
孫老師用自己的愛心贏得了學生的真誠,用自己的純潔去守護了學生的純潔,用自己人性的美好去塑造了學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品質(zhì)。德高望重的孫老師深受學生的尊敬和家長的好評。
馬老師:用人格贏得學生的尊重
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這句如詩般優(yōu)美的話語,生動地揭示了教育的本質(zhì)。馬老師覺得,樹之所以被搖動、云之所以被推動、靈魂之所以被喚醒,一切源于教師的高尚品德。教師具有高尚的品德,才能從本質(zhì)上影響學生,教育才能真正有效。
馬老師,廣州市優(yōu)秀教師,語文高級教師。馬老師熱衷國學,研讀經(jīng)典,以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為己任。飽讀詩書的她一身凜然正氣,又懷著悲天憫人之心,臉上經(jīng)常洋溢著光彩。
信念是照亮學生心靈的一盞心燈。在語文教育教學中,馬老師在人性和人文上關懷著學生,讓每個學生心中常亮一盞燈。信念在,生活上、學習上的一切困難才能迎刃而解,學生才能健康成長。而信念的培養(yǎng),源于一顆堅強的內(nèi)心。教授《再塑生命》一課時,馬老師不僅讓學生明白了海倫人生軌跡的變化,更讓學生懂得身體的病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靈的殘缺,不管何時何地都應該擁有一顆強大的內(nèi)心。教授《行路難》一課時,馬老師讓學生懂得了即使是千古流芳的大詩人李白其人生之路也不可能一帆風順,而處于逆境之中應該擁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钡臉酚^精神。教授《望岳》一課時,馬老師鼓勵學生應從小立志,堅忍不拔勇于攀登人生的頂峰……
就是因為有著如此堅定的信念,就是因為有著如此樂觀的情懷,就是因為有著崇高而美好的品質(zhì),馬老師深深地影響著她的學生,贏得了學生的尊重,學生們親切地稱呼馬老師為“馬大帥”。不管是學習上、班集體還是家庭中的事情,學生們總是樂于與馬老師分享,馬老師分享著學生的快樂,更是分擔著學生偶爾的煩惱和傷心。她的教育工作,也得到學生、家長和同行們的好評,所帶班級班風正、學風濃,學生在各級各類比賽中也取得累累碩果。
馬老師常用《說文》中的一句話自勉,“重任須強,不強則力絀;致遠須決,不決則志瑜”。高尚的品德和獨特的人格魅力讓馬老師魅力無窮啊!
姚老師:用熱情培育學生的友善
“友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公民個人價值取向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之一。在美麗和諧的八十六中學,有一個笑容可掬、熱情善良、敬業(yè)奉獻的女教師,她是該校團委書記姚老師。參加工作十多年了,姚老師始終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在黨旗的引領下成長為團委書記之后,姚老師更是勇挑重擔,勇于擔當,在學校共青團、少先隊、德育、競賽、藝術團、招生宣傳等工作作出了自己的貢獻,被評為廣州市“青年崗位能手”,兩次獲得黃埔區(qū)政府嘉獎。姚老師用她的工作態(tài)度,詮釋著“敬業(yè)”二字,更是以她的熱情善良,培育著學生的友善之心,
姚老師總是憑著她敏感細膩和熱情善亮的心發(fā)現(xiàn)一些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在校內(nèi),姚老師曾組織了全校師生的愛心捐款活動,幫助學校里的殘疾學生,也幫助過區(qū)內(nèi)其他學校的病重學生,在對四川省雅安蘆山地震的捐款活動中,全校共捐得愛心善款26129.1元。在課余時間,姚老師積極地組織學生定期開展青年志愿服務活動,使志愿服務活動落到實處。如重陽節(jié)利用休息日時間帶領團員干部到頤康園進行慰問活動,給敬老院的老人們送上精彩的節(jié)目表演和親手制作的禮物,得到老人們的連聲贊揚。學雷鋒活動月,組織團員和少先隊員代表到孤寡老人家中進行探訪,為孤寡老人送上日常用品,與老人們親切地拉家常,給他們帶去了歡聲笑語。她自己也利用課余的休息時間積極參與社區(qū)的服務活動,體現(xiàn)出黨員干部的社會責任……她的愛心,讓學生感受到人情的溫暖,她的熱情,也讓社會上的弱勢群體得到幫助。
“做一件好事不難,難得是做一輩子的好事?!边@句名言姚老師時時提醒自己,也常常與學生們共勉。因此,姚老師很注重定期組織開展好青年志愿服務活動,讓青少年銘記“學習雷鋒,奉獻自己,提升他人”的志愿者精神,讓自己在社會中發(fā)光、發(fā)熱有重要的教育意義,讓學生擁有友好善良的心靈。
園丁,給予花朵陽光和雨露;教師,教與學生良知與學識;教育,是我們終身追求的事業(yè)。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懷揣著一顆忠誠的心,在三尺書臺上用心耕耘,用愛播種,不管歲月流逝,斗轉星移,在聆聽花開之后,總是能收獲桃李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