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瓊
摘? 要:本論文探討了小學六年級畢業(yè)復習的有效性。最近,學校組織了“質(zhì)量標準在身邊”一系列學習活動。我在認真研讀了《重慶市義務教育學校教育質(zhì)量標準》的基礎上,以質(zhì)量標準為“尺子”測量了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效性。此時正值六年級畢業(yè)復習的關(guān)鍵時期,我用標準好好量了量自己的六年級語文復習,揚標準倡導之長,克不符標準之短,提升了自己復習的有效性。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六年級;畢業(yè)復習的有效性
一、重激趣,常關(guān)注學生
(一)。在動員大會上,老師先要做一番熱情洋溢的動員講話,為孩子們講清楚此次畢業(yè)考試的重要意義:考出一個滿意的成績,為自己小學六年的學習生活涂上亮麗的色彩。
(二)。大張旗鼓表揚上課積極投入的孩子,悄悄記下課堂表現(xiàn)欠佳的孩子,進行個別談心交流,找到癥結(jié),安慰鼓勵,給予幫助,傳遞力量。
(三)。到了六年級,一部分尤其是后進生的家長經(jīng)歷了一次又一次從希望到失望的心路歷程,要讓他來支持配合你的復習,可能是有些難度。加之一些暫時落后的孩子形成這種狀況,還與一些家庭教育失當有一定關(guān)系??墒?,當我們換個思路,也許也會出現(xiàn)一些新氣象。
(四)。復習課上所要強調(diào)、鞏固、提升的知識點大都是學生學過的,如果我們的教學方式一成不變,孩子上課會覺得特別枯燥,導致學生學習注意力難以集中,學習效率降低。有時候,只需要我們老師稍稍動一點腦筋,我們的課堂可以立刻變得“與眾不同”。
二、重反饋,?;仡^看看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學生的基礎看似簡單,實則對學生語文能力和素養(yǎng)影響深遠。對于基礎知識,我們一刻也不得放松。除了平時隨時糾正、強調(diào),在復習時,要特別重視學生作業(yè)和平時檢測中出現(xiàn)的一些共性問題和易錯點,需要老師在記錄、整理的基礎上把一些難點分散開來,不斷回過頭去鞏固和記憶。比如一些難讀的字音,可以在探尋構(gòu)字規(guī)律的基礎上,引導孩子歸類記憶。如“串”字是一個翹舌音,但一加上偏旁,如“竄”“躥”“攛”等都是平舌音。但有些字很特殊,如“參”。它加上偏旁構(gòu)成“滲”“摻”讀翹舌音,但“慘”“驂”(古代駕在車前兩側(cè)的馬)等又是平舌音。這種不太好找規(guī)律的字,我們可以開辟黑板的一角每天寫幾個詞,讓孩子天天與它見面,多讀多記。
三、重訓練,常精心設計
在現(xiàn)實的語文教學中,“訓練”這一教學理念如今還蒙受著扼殺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罪名這一“不白之冤”。然而,就語文教學而言,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是需要訓練的,學習方法、思維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需要訓練的。種種語文的基本功實在不是憑空或自然而然形成的,是需要教師有意識的訓練而成的。因此,在復習時則更要大張旗鼓、旗幟鮮明、正大光明地按照預定的范式從低到高,從簡單到復雜,從抽象到形象進行技能化的練習活動,使其結(jié)果轉(zhuǎn)化為能力。
學生的答題技巧需要訓練。我時常注意教給孩子答題的步驟和方法,遇到問答題時,讓孩子經(jīng)歷一個這樣的思考過程:讀懂問題、弄清要求——找到段落、縮小范圍——根據(jù)問題、整理提煉——組織語言、有序表達,并按照這樣的步驟持之以恒地訓練,以提高孩子答題的準確性和敘述的條理性。
四、重方法,常梳理歸納
語文課本中的課文,是幫助學生學習語文的一個個范例。作為語文教師指導學生學習一篇課文,目的絕不是僅僅讓學生理解課文主題思想和各種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課文這一載體,教給學生課文成功運用的語文知識,讓學生掌握、學會怎樣讀寫此類文章的方法。大家知道就語文而言,一個人從小學到中學畢業(yè),老師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識都教給他,何況社會在不斷發(fā)展,知識在日益更新。教師無論教給學生多少知識,都是有限的。有位大學校長曾在畢業(yè)典禮上說道:“我們教育學生就象獵人打獵一樣,要教會他們?nèi)绾问褂毛C槍,而不是老讓他們帶干糧?!苯虒W的根本目的是要讓學生掌握知識,將知識轉(zhuǎn)化為一種工具,并最終運用這個工具去解決實際問題。如果說“熟練使用獵槍”是獵人生存的基本保證,那么“靈活運用知識”一定是學習成功的必然要求。從這個意義上講,教給學生方法極其重要。教師把方法教給學生,學生掌握了方法并運用這些方法得到的知識將會是無限的。
五、重運用,常拓展遷移
“運用”一個當前語文界中的熱詞,它代表著當前語文的教學方向。此時自不必由我來贅述,我只簡單介紹一下如何就典型讀法和典型寫法進行遷移運用。
(一)寫人的文章,在五六年級的課文中占了一定的比重,可引導學生梳理出閱讀寫人文章的三要:一要抓住特點,體會個性。每個人的外貌特征、言行舉止都不盡相同,所以在閱讀時,認真分析人物的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等內(nèi)容,從而了解人物的個性特點。二要抓住事例,分析形象。寫人離不開記事,人是全文的中心,事則是為表現(xiàn)人物的形象服務的。有的寫人文章是通過一件事或幾件事表現(xiàn)某一特征,有的則是通過幾件不同的事表現(xiàn)某幾方面的特征。所以在閱讀時,我們應抓住典型的事例,認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道德情操。三要理清課文層次,明確目的。在理清文章段落層次的基礎上,了解文章寫的是什么,還要弄清作者為什么寫這篇文章。復習時我們以《少年閏土》為例回顧閱讀寫人文章的典型讀法,再用這樣的方法去分析《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跨越百年的美麗》等課文,最后再拓展到課外讀物上寫人文章的閱讀。
(二)課文無非是個例子,讓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活學活用,才是語文教學的成功之所在。以所閱讀的文章為例,教師可指導學生就句子修辭手法的運用、開頭結(jié)尾的呼應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刻畫、環(huán)境描寫的襯托等進行分項仿寫。如從形式上,可學習范文遣詞造句、布篇謀局的方法;內(nèi)容上可替作者說話,也可為主人公著想或自我之境、自得之情的抒發(fā)等。這樣以讀促寫,以寫促讀,循環(huán)往復,螺旋上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就在一次次讀寫實踐中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陳啟榮,基于小學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分析考試周刊2015(1)
[2]種滿滿,如何在學科教育中增強學生自信心學苑教育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