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秀杰 張吉艷
摘 要: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培養(yǎng)學生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經(jīng)常會利用游戲。有了游戲,課堂氣氛就很活躍。因為游戲備受學生的喜愛,課堂上唱唱跳跳,說說演演,形式花哨,十分熱鬧,使學生在快樂中接受教師預設的價值取向。但時間一長,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最初的學習熱情急劇下降,原始的興趣逐漸不復存在,他們會因為有些游戲的重復而顯得無精打采。但游戲之后呢?恢復平靜,所學內(nèi)容一知半解。究其原因,不難發(fā)現(xiàn),課堂環(huán)節(jié)安排不合適,所學的知識沒及時鞏固,知識沒能螺旋上升,直接導致教學的畸形,學生的成績令人不滿意。如此頻頻告急的教學危機,不得不引起我們的反思。
我個人認為,游戲只能作為小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知識的手段。因此,我們在激發(fā)學生對學科興趣的培養(yǎng)過程中,不能只停留在課堂表面的“活”“樂”“玩”中。我們更要注重課本本身,從學得后產(chǎn)生的成功體驗來不斷滋長興趣,挖掘學生學習的內(nèi)驅力。我們大家都懂得:不學習語言規(guī)則,不掌握相當?shù)脑~匯,英語的應用能力就是竹籃打水。要真正發(fā)揮其輔助教學的功能,達到寓教于樂,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做到如下幾點:
一、激發(fā)興趣,活躍氣氛,吸引注意力
英語是一種語言教學,既抽象又枯燥,而且大部分學生周圍沒有相應的語境,剛開始接觸英語的小學生感到很陌生。心理研究表明,小學生的注意力穩(wěn)定性較差,但是小學生的天性是玩,他們活潑好動,愛表演,樂意接觸趣味性較強的事物。游戲正好順應了小學生這一特點,寓教于樂,它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眼耳口手等感官,用視聽說寫唱等形式滿足他們好動,好奇的心理,營造無拘無束、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問候語時,剛開始學生都覺得新鮮,興趣很濃,熱情很高。但隨著句子越來越長,聽課的時間一長,他們便感到很疲乏,覺得沒意思了,注意力也不能很好地集中了。這時,我適時的加入了游戲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兩人一組,用hello,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等句型編寫對話并練習。同學們忙得不亦樂乎,然后請兩組學生到臺前對話,最后評選出最佳搭檔并給予一定的表揚鼓勵,最終同學們在笑聲中記住了這些問候語。
二、用游戲來培養(yǎng)和保持小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
對于剛學習英語的小學生來說,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他們剛接觸英語,對該學科都懷有新鮮感,好奇心。我就是抓住了學生的這一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我經(jīng)常使用食物、彩粉筆、小黑板和各種色彩的圖片作為提示,把單詞和詞義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所學內(nèi)容。由于小學生年齡小,注意力只能持續(xù)十幾分鐘的特點,在課堂上我注重采用游戲活動來激發(fā)和保持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積極性。我發(fā)覺學生疲勞了,就做個有趣的游戲來休息一下,如“猜謎語”“拼單詞接力賽”“唱英文歌曲”“涂顏色”等游戲,既可以緩和緊張、消除疲勞,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鞏固了知識,回過頭來接著學習,就會提高記憶效果和學習效果,既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又激發(fā)和保持了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三、面向全體,分層教學
在游戲教學過程中,不可回避的一個問題是如何對待優(yōu)中差生。我們設計的游戲要注重面向全體學生,難度適中,讓大家都參與??梢愿鶕?jù)學生的個人素質(zhì)、性格特點、記憶力、反應速度等,在心中把全班分三組,因材施教,分層要求,無形中調(diào)動學生的言語資料庫。在實踐中他們學會自我評價,由此產(chǎn)生的成就感又轉化為無窮無盡的學習動力。
四、適時適度
我認為教學不能力求面面俱到,游戲過多,而忽略了主要教學內(nèi)容的講授和訓練,喧賓奪主,把英語課堂上成游戲娛樂課,那就適得其反了。游戲本身不能失去它的原味,要體現(xiàn)實質(zhì)性和代表性,最重要的還是體現(xiàn)它的用處,一個個游戲的進行雖然使枯燥的課堂變得有聲有色,但真正的目的不在于此,而是要看它能讓學生學到什么。
五、游戲要嚴謹有序,活而不亂
做好游戲的組織工作,做到有條不紊,活而不亂。小學生天性愛游戲,爭強好勝,有些學生做起來容易忘乎所以,甚至在課堂上,有時會情不自禁地高聲喊。因此在開始游戲之前一定要講清規(guī)則、紀律要求、評分標準等,以防患于未然。在游戲過程中會出現(xiàn)一些混亂,要能理解學生的心理,不一味地批評,而是要講清楚,在集體活動中,大家應該遵守規(guī)則。
六、課中游戲要“精”,日久游戲要“變”
課堂游戲數(shù)量過多,形式過于花哨,造成學生忽略對教學內(nèi)容的鞏固和接受,使原本以學習和提高英語能力為目的的英語課,變成了游戲活動課。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選用的游戲要精,要富有創(chuàng)意。俗話說“把戲不可久玩”,再精彩的游戲,如果教師一成不變地長期使用,學生會覺得索然無味,原始的興趣就會不復存在。教師在復習課上可采用“單詞串”“頭腦風暴”“魔力耳”“石頭、剪刀、布”“數(shù)星星” 等不同的游戲形式加以變幻,來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七、用持續(xù)不斷的語言知識,而不是“玩”來培養(yǎng)學生持久的興趣
目前,小學生每周只有三節(jié)英語課,單唱歌游戲不能培養(yǎng)學生持久的興趣。新鮮勁兒一過,孩子們就會厭倦。所以,唱歌游戲應該作為小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知識、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養(yǎng)興趣的手段。在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譯5種能力是可以互補的。真正做到聽說先行,讀寫跟上。光聽說不讀寫,很難收到高效,只模仿不培養(yǎng)學習能力,也難減輕學習負擔。所以小學生還是應當認真進行語言學習。
結束語:
總之,游戲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是不可或缺的,我們在設計游戲活動時要注意上述幾種情形。相信只要我們努力,用之有度,恰到好處,其樂融融,我們的課堂會因此而增色。教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要提高教學質(zhì)量,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靈活采用符合小學生生理、心理及認知特點的教學方式,才能真正教好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