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云強
摘 要:從當前農村小學語文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一個較為顯著的問題就是學生對教師具有較大的依賴性,習慣接受現(xiàn)成的知識。而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象,教師應利用恰當?shù)姆绞绞箤W生的自主性充分發(fā)揮出來。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應用價值逐漸突顯出來。因此,本文將談一談應該如何將該教學模式應用于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
顧名思義,自主合作探究就是指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進行知識建構的教學模式,同時,在這一過程中,自主性學習并不是要求學生各學各的,而是提倡在激發(fā)起全體學生學習熱情的基礎之上,使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與探索當中,并通過合作交流的方式來提高學習的效率。毋庸置疑,這種強調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方式是比較符合新課標要求的。因此,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對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理念進行一定的研究,并利用更加恰當?shù)姆绞介_展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保障課堂教學的質量。
1.合理進行編組
不難理解,在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應用中,學生編組的合理性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會產(chǎn)生直接影響。因此,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教師首先需要思考的問題就是如何提高學生編組的合理性。為此,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然后以此為基礎對小組成員進行劃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則,以此來為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順利實施奠定良好的基礎。
如:在組織本班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動時,我首先對學生進行了分組。在學生編組中,我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了思考:第一,在整體上來講,我主要遵循了“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也就是說,各小組整體上的學習水平要比較接近,以此來保障學生的公平學習,而在小組內部,則要體現(xiàn)一定的差異性,從而使不同特點的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出其優(yōu)勢;第二,在具體劃分小組成員時,我會充分考量學生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1)學習能力,要使小組內有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2)性別差異,男女生在學習中的思維方式是不同的,所以男女成員的合理搭配可以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思考更加全面;(3)性格特點,為了使所有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合作學習當中,我會將外向型的學生和內向型的學生進行合理搭配,以此來優(yōu)化小組學習的氛圍。最終,通過統(tǒng)籌的考慮,比較合理地對本班學生進行了編組。
2.組織集體討論
正如前文所述,將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應用于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存在的依賴性的問題。因此,應用該教學模式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最核心的環(huán)節(jié)進行組織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進行一些自主探究活動,這樣既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又能夠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集思廣益。此外,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一些具體的問題,以此來對學生的思考方向進行引導,從而使學生取得更加理想的學習效果。
教學《小木偶的故事》這篇課文時,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我組織學生進行了合作探究。為了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引導,我給學生提出了以下一些問題:(1)老木匠制作了一個什么樣的小木偶?(2)為什么小木偶總是笑嘻嘻的?(3)老木匠認為,只要一直笑,生活就是快樂的,小木偶真的如老木匠所愿生活得很快樂嗎?老木匠的想法正確嗎?(4)由于只會笑,小木偶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挫折呢?小木偶的經(jīng)歷使你有怎樣的感受?(5)為什么小木偶學會了笑,卻沒有過上快樂的日子,反而還會遭到別人的誤解呢?(6)是誰幫助小木偶學會了多種表情?這反映了他怎樣的品質?接著,我讓各小組的學生根據(jù)這些問題進行了合作討論。最終,通過這種自主性的學習方式,再加上我的引導,大部分學生都對這篇課文的內容有了比較準確的理解。
3.優(yōu)化教學評價
在課堂教學中,教學評價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通過有效的教學評價,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解決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從而進一步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效果。而在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應用中,為了提高教學評價的有效性,教師應根據(jù)該教學模式的理念采用更加具有針對性的評價策略,這樣可以使教學評價活動更加符合課堂教學的整體目標,從而使教學評價的積極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
同樣以《小木偶的故事》這一節(jié)的教學為例,在引導學生完成合作探究之后,我馬上組織學生進行了教學評價。首先,為了進一步鞏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我要求學生進行了自主評價,讓學生以小組單位,總結在學習活動中遇到的問題,而我則根據(jù)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針對性的講解。然后,我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從小組和學生個體這兩個角度進行了評價。同時,在對學生的評價中,我主要采用了激勵性的評價方式,對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閃光點,我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最終,借助這種評價模式,進一步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得到了完善。
4.創(chuàng)新練習活動
無論在任何教學模式的開展中,引導學生熟練掌握課堂所學知識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教學目標。而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課后練習活動。同時,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練習活動時,應充分尊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只有這樣,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后練習當中,從而進一步深化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完成《小木偶的故事》這篇課文的教學之后,我馬上組織學生進行了課后練習。在課文中提到:“現(xiàn)在,小木偶會哭,會笑,會生氣,會著急,也會向別人表示同情和關心了”。根據(jù)這個線索,我組織學生進行了課文續(xù)寫活動,讓學生想一想當小木偶再次遇到小紅狐的時候,可能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同時,我要求學生在續(xù)寫中既要大膽想象,又要把握故事的主線,符合人物的特點。最終,通過這樣的練習方式,使學生在思維發(fā)散中對這篇課文的思想主旨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總結來說,在當前農村小學語文的教學中,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種十分恰當?shù)慕虒W模式。因此,教師應熟練掌握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方式,并對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優(yōu)化與完善,只有這樣,才能不斷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馬忠.淺談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開展合作學習[J].數(shù)碼設計(上),2019,(5):88.
[2] 馬麗芬.探究自主合作學習模式,打造農村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中外交流,2017,(1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