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風凱
摘 要:從宏觀的角度分析,軍人在面臨退役之后其所承受的壓力極大,既有來自于社會的壓力同時也有來自個人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軍人就會產生一種不適應感,甚至會無法做到正常的生活。基于這一情況,軍人自身不僅要重視自身自我適應能力的強化工作,同時社會各界也要給予退役軍人一定的支持,為退役軍人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使其能夠快速的適應軍營之外的生活。本文主要就軍人退役時的自我適應和社會支持做了簡要的分析,目的在于進一步提升退役軍人的社會適應能力,解決退役軍人的后顧之憂。
關鍵詞:軍人;退役;自我適應;社會支持
在2015年,我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總書記頒布了一項重要指令,中國的將裁減三十萬軍人,這一指令一經落實,就在我國國內掀起了一場軍人退役的熱議浪潮。從現實的角度分析,軍人與普通社會群眾的生活方式有著較大的區(qū)別,在這種情況下,軍人對于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就會直接影響到其生活質量,而社會的支持在其中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基于這一情況,我國政府部門、退役軍人自身以及社會其他非政府組織機構必須要重視軍人退役時自我適應能力以及社會支持的研究。
一、提升軍人退役時的自我適應能力的有效路徑分析
(一)做好軍旅生涯總結
經研究發(fā)現,目前存在于軍人退役期間的問題主要就表現在軍人在臨近退役期間,往往會產生一種較強的消極情緒,他們普遍認為自己即將離開軍隊就需要今早的了斷自身與軍隊之間的聯系,自身在軍隊當中所獲得的榮譽再多,在社會當中也沒有較強的應用價值。而沒有去很好的總結自身在軍隊當中所學到的知識以及行為處事原則,而在這種消極的情緒下,其很難保證自身在退役之后能夠快速的融入社會?;谶@一情況,退役軍人必須要做好自我總結。具體而言,軍人退役時必須要明確有效的做好軍旅生涯總結對于其未來發(fā)展以及適應社會的重要性,重點總結其在作為軍人期間所學習到的原則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其次,必須要將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人處世原則保留下來,并應用到退役后的日常生活當中,因為優(yōu)秀的品德不論在何種環(huán)境下都是通用下,這樣不僅可以保證自身能夠將軍人良好的品質發(fā)揚光大,同時使其自身快速的適應社會。
(二)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職業(yè)規(guī)劃方案
對于未來職業(yè)規(guī)劃方案的制定是每一位軍人在退役時必須要做好的一項工作,只有在科學合理且符合其自身特點以及個人需求的職業(yè)規(guī)劃方案支持下,才能夠保證其能夠快速的適應社會,并進行正常的生產生活。在這種情況下,退役軍人就必須要做好職業(yè)規(guī)劃方案制定工作。而要想有效的制定出完善的職業(yè)方案,首先,退役軍人在實際工作期間必須系統(tǒng)的分析自身的優(yōu)勢以及特長并依據與此進行具體職業(yè)規(guī)劃。
二、提升社會對于退役軍人社會支持力度的有效路徑分析
(一)強化對于退役軍人支持信息的宣傳政策
經調查顯示,現階段,我國社會群眾對于軍人支持信息的認知度以及活動的參與度相對角度,部分社會群眾都會表現出一種漠不關心的態(tài)度,在這種情況下,不僅會使軍人產生消極的情緒,同時還不利于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基于這一情況下,我國政府部門以及社會媒體部門必須要肩負起宣傳退役軍人支持信息的宣傳任務。為此,首先,政府部門可以出臺明確的規(guī)定,規(guī)定社會公共福利組織機構要適當的為退役軍人提供一些優(yōu)質的福利待遇,盡可能的降低退役軍人生活上的壓力,同時使社會群眾能夠直觀的感知到政府部門對于退役軍人的重視度。其次,社會媒體部門應盡可能的宣傳一些關于軍人保家衛(wèi)國的信息,并在此基礎上將一些社會組織機構所實行的支持退役軍人行為進行有效的宣傳,以此來保證社會群眾都能夠廣泛的了解到軍人的艱辛,進而保證提升社會群眾對于退役軍人的關注度,使其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支持退役軍人的活動當中。
(二)構建完善的軍人在教育公共服務機制
從現實的角度分析,軍人的生活方式與普通群眾的生活方式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如果將軍人的所有生活方式應用到生活當中,那么必然會導致軍人在退役之后將很難適應社會。基于這一情況,我國政府部門以及社會公共服務組織機構在實際工作期間必須要重視軍人再教育公共服務機制的有效建立。為此,首先,政府部門必須要明確對于軍人再教育公共服務機制有效建立對于提升軍人適應能力的重要性,并在這種意識的引導下,不斷地加大對于軍人再教育公共服務機制建設的投資力度,以此來保證該項建設工作能夠持續(xù)有效的進行下去,并有效的解決軍人退役時難以適應社會的問題。其次,必須要健全退役軍人再教育內容體系,相關的退役軍人再教育管理人員在實際工作期間應將退役軍人自我總結技巧,社會各項制度,法律規(guī)范準則,行為準則,專業(yè)技能等作為主要培訓內容,以此來保證每一位退役軍人的綜合素質水平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并能夠快速的適應社會。最后,必須要積極主動的引導每一位退役軍人參與到該項培訓活動當中,有意識的告知退役軍人通過參與該項活動提升其社會適應能力對于其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性,以此來保證退役軍人參與該項活動的積極性。
(三)重視退役軍人就業(yè)率的提升
對于退役軍人最有力的社會支持就是幫助退役軍人快速就業(yè),使其能夠有正常的生活保障。從實際角度出發(fā),工作不僅屬于個體賴以生活的基本物質保障,同時還可以從精神層面給予個體支持。而軍人在退役期間大多都處在半游離的狀態(tài),即沒有工作上的壓力同時也沒有軍隊的各項管理規(guī)定約束,在這種情況下,其身心會一致處于極度放松的狀態(tài),但是其在進行職業(yè)規(guī)劃的過程當中其就會感到迷茫,部分退役軍人會通過各類娛樂方式來讓自己不去考慮自身未來的發(fā)展道路,而部分退役軍人會將自己封閉起來消除其自身的緊張感,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其將很難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谶@一情況,首先,我國社會商業(yè)組織機構在實際發(fā)展的過程當中必須要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幫助退役軍人再就業(yè)的活動當中,在實際應聘各類崗位職工的過程當中可以優(yōu)先考慮錄取綜合素質水平較高的軍人。其次,應當對退役軍人進行創(chuàng)業(yè)教育,然后引導一些退役軍人所開設的公司幫助退役軍人就業(yè),這樣不僅可以保證企業(yè)領導參與幫助軍人就業(yè)活動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使退役軍人快速的找到歸屬感。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政府部門對于退役軍人退役后生活保障的研究重視度不斷提升,在當今時代背景下,我國社會各界組織機構都極為重視對于退役軍人的支持,其最終目的就在于為退役軍人解決退役后生活上的后顧之憂。具體而言,現階段,我國諸多公共服務項目都對退役軍人有著一定的優(yōu)惠,在這種情況下,退役軍人將可以直觀的感知到社會對其的尊重,并使其在職期間能夠積極主動的承擔起保家衛(wèi)國的責任。基于這一情況,我國政府部門以及退役軍人自身必須要將工作重心放到軍人退役時的自我適應以及社會支持研究上,結合實際退役軍人的實際情況以及退役后生活保障需求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自我適應措施以及社會支持措施,以此來保證軍人在退役之后沒有適應社會方面的后顧之憂,進而充分的彰顯出我國的人文關懷精神。
參考文獻
[1] 馬金鴿.美國退伍軍人社會保障制度研究及其對我國的啟示[D].武漢科技大學,2019.
[2] 夏輝.非政府組織在退役軍人社會保障供給中的作用發(fā)揮研究[D].天津大學,2018.
[3] 王文廣.完善中國特色軍人社會保障制度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