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華軼
今天的少年兒童就是“一百年夢想”的建設者,推動他們的夢想實現(xiàn),就是推動中國夢的實現(xiàn)。傳統(tǒng)的夢想教育通常是從成年人的視角出發(fā),要求學生樹立遠大的夢想。雖然出發(fā)點是好的,但學生在尋夢、追夢、圓夢的過程中,往往缺乏具體而有效的指導,導致了夢想教育比較“虛空”,不能真正服務于學生的成長。為了讓夢想教育能夠落地生根,逸景第一小學將“夢想教育”和少先隊“五小活動”結合起來,嘗試讓孩子們的夢想在“五小活動”的具體實踐中生根發(fā)芽,茁壯成長。
一、基于“五小活動”的夢想教育
2018年,根據(jù)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少工委聯(lián)合印發(fā)的 《少先隊改革方案》 部署,要求在全國各地中小學少先隊組織中大力開展“五小”活動,即“紅領巾小健將、小百靈、小書蟲、小創(chuàng)客和小主人”。這“五小”活動涉及了體育、藝術、文化、科技、公民意識等多領域的內(nèi)容,對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發(fā)掘自己的潛力,發(fā)現(xiàn)自己未來可發(fā)展的人生方向,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逸景夢想教育的目標正是引導少先隊員樹立正確的夢想觀,激勵他們不斷地追求自己的夢想,為夢想時刻準備著。因此,在開展夢想教育的過程中,學校首先以“五小”活動為導向,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體驗不同領域的特點,尋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孕育夢想;其次以“五小”活動為抓手,指導孩子們了解追夢的途徑和方法,開啟自己追夢之旅,為夢想而努力;此外,還以“五小”活動基礎,為孩子提供達成小目標的“圓夢舞臺”。
二、在“五小活動”中播種夢想的種子
在啟動夢想教育計劃之初,逸景第一小學首先開展了“中國夢·我的夢”名人故事分享會。尋找到涵蓋“五小活動”所涉及方向的名人代表,把他們的追夢故事通過紅領巾廣播站講給隊員們聽,激勵他們?nèi)计鹦闹袎粝氲幕鸱N。
有了夢想的種子,我們還要讓它落地生根。因此,學校通過開展“五小活動”,把相關夢想具象化,讓孩子們明白要實現(xiàn)夢想,具體可以做些什么。比如在紅領巾小百靈系列活動中,我們開展了“經(jīng)典美文誦讀大賽”“行進打擊樂展演”和“小小歌唱家興趣小組”等多個活動,讓孩子們受到藝術的熏陶,了解要走藝術之路需要做的準備……
三、實踐夢想計劃,記錄追夢足跡
夢想常常是美好的,但追夢的過程卻往往是枯燥和乏味的,如何讓孩子們不輕易放棄,堅持下去,是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究的。
在夢想教育的實踐中,我們開發(fā)了《夢想手冊——記錄我的追夢足跡》。這本手冊主要分為幾個部分:追夢計劃,夢想目標,具體實踐等。在填寫追夢手冊的過程中,孩子們不僅能夠清晰看到自己在追夢的過程中具體做了那些事,取得了哪些進步,還能切實的感到追夢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們還邀請了“夢想觀察員”督促孩子完成階段性計劃和目標,幫助孩子解答困惑。每一個孩子都至少有三個夢想觀察員,主要是輔導員,家長和同學伙伴,當孩子們達成一個目標時,他們會根據(jù)實際情況在夢想手冊上蓋上印章,也會定期把建議記錄在夢想手冊上,提高追夢行動的效率,增加追夢的信心和決心。
四、打造夢想舞臺,助推圓夢勇氣
1 開辦夢想銀行
開辦夢想銀行的初衷,就是對實現(xiàn)階段性夢想的獎勵,也是開啟下一階段追夢之旅的加油站。夢想銀行的創(chuàng)辦宗旨是:存入努力,收獲夢想。我們在全校學生的范圍內(nèi)招募,通過層層選拔聘請了夢想銀行的行長,副行長和監(jiān)督理事,組成了夢想銀行運營團隊。在輔導員的指導下,行長帶領大家共同制定夢想銀行的“存儲制度”和“獎勵規(guī)則”。其中除了有如文具一類的物質(zhì)獎勵外,還有精神和榮譽獎勵,比如“與校長共進午餐”等,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
2 追夢之星訪談
夢想的意義不應該只停留在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上,同時也要有普適性,能夠鼓舞更多的人。我們從眾多追夢者之中,尋找到了那些具有代表性意義的追夢小達人,邀請他們分享自己的追夢歷程。他們的故事在校園里傳頌,成為了大家津津樂道的校園新聞,這一方面提升了他們的自豪感和堅持下去的決心;另一方面,也為其他同學樹立了榜樣,激勵他們?yōu)閴粝攵佑汀?/p>
3 夢想大咖秀展示
夢想大咖秀的意義在于給大家一個展示的舞臺,讓夢想開花。每個學期末,我們會根據(jù)《追夢手冊》的記錄,推選出一些“逸景夢想大咖”,讓他們把自己的夢想通過不同的形式展示出來:有的載歌載舞,明星范十足;有的動情朗誦,聲臨其境;有的情景模擬,繪聲繪色;有的表演籃球絕技,歡呼聲不絕于耳;有的發(fā)布小發(fā)明,讓大家驚嘆不已……逸景的圓夢舞臺不是終點,而是繼續(xù)向夢想前進的下一個起點。
在基于“五小活動”的夢想教育實踐中,我們希望能夠幫孩子們建構一個“尋夢—追夢—圓夢”的初步體系,讓孩子們切實感受到夢想并不遙遠,夢想不能僅僅存在于我們的想象之中,它更需要不斷的嘗試,不斷的實踐,不斷的努力和不斷的堅持。在圓夢的路上沒有捷徑,只有存入努力,才能收獲夢想。
參考文獻:
1.官愛芬.小學“夢想教育”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J].現(xiàn)代教育,2016,(06):22-24.
2.項陽.“夢想教育”讓兒童贏在未來[J].中國德育,2013,8(09):52-53.
基金項目:
廣州市中小學德育研究“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課題名稱:《以少先隊“五小活動”為載體的小學夢想教育實踐研究》,課題編號:17B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