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上高三,單親家庭。我是和媽媽一起生活的。平時我是住讀的,只有周末回家和媽媽小聚。媽媽工作很辛苦,她很渴望我能回到家來和她聊聊天,說說話。可是我的作業(yè)實在太多,做不完。媽媽看著我埋頭寫作業(yè)也不理她,雖然沒有說什么,其實心里是不開心的。我能感受到她內(nèi)心的寂寞。我該怎么辦?一方面作業(yè)太多,另一方面,媽媽受到了冷落。
小涵
小涵同學:
你好!
你在信中,用了很多篇幅描述媽媽,
媽媽的辛苦與孤單,你感同身受,想要盡你所能地安慰她。心有余力不足的情況下,你的心中有沖突,甚至有痛苦和自責。
目前你想到的安慰媽媽的辦法是,多陪伴,的確是一個好辦法。
陪伴首先是一個時空的概念,在無限的宇宙有限的生命里,我選擇和你在同時同地。陪伴還是一個情感的概念,因為我的存在,讓你感到更開心更溫暖。因此增加陪伴,可以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數(shù)量、二是質(zhì)量。
首先是陪伴的數(shù)量,把時間花在哪兒,哪兒就是重要的事情。我看到你,因為沒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媽媽而難過,同時我也看到,你的生活中只有兩件事情,除了學習,就是陪媽媽。你甚至沒有分一點時間給自己去交友、運動或者上網(wǎng)。
人都生活在局限之中,盡力而為,無需自責。盡力而為還是大有可為的,比如周末增加碎片時間:提高寫作業(yè)的速度、利用寫作業(yè)的間歇;工作日增加連接時間,早晚以短信的形式互道安好。雖然不能見面,可能一整天媽媽的心里都暖暖的。
這些數(shù)量的提升方法,同時也可以提升陪伴的第二個要素,陪伴質(zhì)量。
陪伴質(zhì)量有兩個奧秘:當你在場時,
務(wù)必全心全意。當你不在場時,尋找替代陪伴。
無論多努力,你的24小時和媽媽的24小時很難完全重合。你對媽媽的陪伴,本意是讓媽媽更快樂,有沒有其他的事情也可以讓她快樂一點呢?比如你送媽媽的一幅簡筆畫、你拜托媽媽幫忙照顧的寵物或植物?當媽媽的生活空間拓展之后,以她的空間替換了你的部分時間,會讓她快樂一點嗎?
提升陪伴質(zhì)量的根本,是提升一個人的生活質(zhì)量。一個人的生命也是有數(shù)量和質(zhì)量的。在有限的生命里,讓自己過得更好,讓所愛的人過得更好,是一個不斷學習和鍛煉的技能。
在這一點上,媽媽是你的親人,也是你的盟友,在這個家里,你倆互為支持和依靠。你的難題,可以試著和媽媽談?wù)剢幔柯犅犓窃趺纯创@件事的,她認為需要你做什么,她才感到更溫暖?
不過有一點我是肯定的,有你這樣的小孩,你們一家的幸福生活,來日方長。
12355心理咨詢師:曹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