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高三的楊鴻嘉同學,已經(jīng)是第二次來到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楊鴻嘉是2018年英才計劃上海交通大學生物學科培養(yǎng)學員,代表中國青少年入選第70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獲得學科三等獎。
今年,楊鴻嘉坐在第14桌,與他同桌的是2019年沃倫·阿爾珀特獎得主、牛津大學馬格達倫學院院士吉羅·麥森伯克。
“我們討論的話題挺雜的,有關于怎么做才能成為一名科學家,還有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融合以及面對被拒絕的態(tài)度等等?!睏铠櫦握f,通過上次在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與諾貝爾獎獲得者交流,不僅讓他增長了見識,還對未來對科學方向上的選擇有了更多幫助,“兩次來頂尖科學家論壇,都能體會尖端前沿的科技是怎樣的,頂尖科學家們是什么樣的做學問態(tài)度,讓自己能看到差距在哪里,向這個方向努力。”
作為今年大會年級最小的“科學家”,來自華師大二附中的談方琳也是第二次參加頂尖科學家論壇,“做科研過程中最重要的個人品質是什么?”這是談方琳提出的問題,最近她因做的研究沒有太多進展而感到有點苦悶。作為一名15歲學生,她在初中階段曾憑借課題“斐波拉契數(shù)列與貝祖數(shù)的估計”獲“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比賽”一等獎,專項獎一項等眾多獎項。2019年沃倫·阿爾珀特獎得主吉羅·麥森伯克告訴她,做科研時要直面困難,因為失敗肯定比成功次數(sh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