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棗
古典美的核心是理想,甚至是夢想。
古典詩歌中對消極性的表達(dá),如《北征》《羌村三首》等,其文字的消解能力和文字后面的意境情懷,使你仍然向往你是那個說話者,因?yàn)樗麑嚯y的態(tài)度,對博大情懷的關(guān)注,會使你向往。
有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杜甫碰見李龜年的情景。
想當(dāng)年李龜年是第一歌手,唱誦詩人們的詩詞,他是貴族府邸的貴賓、皇宮的座上客。后來出事了,這么一個明星就四下流落。他代表著文藝的雅致、生活的富貴,代表的是社會的繁榮,而他的流落代表了一種苦痛,所以他成了一種象征。
當(dāng)時杜甫在湘潭,是最落魄的時候,碰見李龜年,于是寫下這種今昔之感:“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p>
他也在表現(xiàn)一種真實(shí)。我說的真實(shí),是指李龜年代表了一個時代,詩歌中表達(dá)的消極性到了一種無以復(fù)加的地步。但不知道為什么,我還是特別向往詩歌中的那種景象,向往悲劇世界中說話者的情懷??v使你有一種要痛哭的感覺,那也依舊是一種向往。人要求被感動的愿望,就是一種向往。
在一個平常的世界里,你很久沒被感動,就證明你的內(nèi)心缺乏一種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