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大慶
確診抑郁癥之后,醫(yī)生很明確地建議我用藥物治療。這些藥都不是常規(guī)性的藥,而是精神類藥物,副作用也很奇怪,并且一次要吃6種。我活了40多歲,平常很少吃藥,這對我的打擊很大——難以想象從43歲開始就要和藥物為伍,甚至相伴一生。
我突然意識到,人到中年,開始面臨各種各樣的阻力,包括年齡。很幸運,那時公司要求由管理層做健康生活的表率,副總裁、總經(jīng)理帶著大家跑步,所以我必須身體力行。
這期間碰到幾個很好的教練,他們用非常柔性的辦法教我。從最初的健走開始,然后是跑步,800米、2000米、5000米,直到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跑了59個馬拉松。具體過程我已經(jīng)記得不太清楚,只記得跑完第一個5000米時的感受——覺得人生好像推開新的一扇窗。
我中學時,體育經(jīng)常不及格,因此無法上我理想中的學校。自那以后,我決定告別體育,尤其是跑步,以至于后來一看到電視里播放田徑比賽,我就關掉。
從教練帶我,到自己跑完5000米,我覺得自己好像成了傳奇人物。當我跑完第一個5000米后,連續(xù)6天我天天跑5000米,以此來證明這件事是真實發(fā)生的,我真的能跑下來。
這種喜悅是在任何工作和學習中都無法感受到的——我居然能夠完成這樣一件和我完全“絕緣”的事。這給我一個啟發(fā)——很多時候,是自己的心理暗示阻擋了人生的多種可能。
從那之后,我開始挑戰(zhàn)半程馬拉松、全程馬拉松,一旦跑下來,就會有無與倫比的成就感。印象最深的是,2013年的春節(jié),我去香港跑半程馬拉松。在那里,我碰到了世界上年齡最大的馬拉松參賽者辛格,他已經(jīng)101歲了。他在這場馬拉松賽上宣告,此后不再跑馬拉松了。當時,我和他相向而行(他是全程我是半程,出發(fā)時間不一樣)。當我們在某一路段相遇時,我迎面看到一個101歲的長者,白須飄飄,身邊是一群他的年輕擁躉,那個場景至今留存在我腦海中,難以磨滅。那種和年齡的抗爭,那種生命的活力,一想到此,我就覺得自己真是太年輕了,人生才剛剛開始。
馬拉松這項運動,永遠都是自己與自己的比賽。開始的時候總想跑得快,想超過別人。后來發(fā)現(xiàn),這根本沒有意義,總有人比你更快。最終,我總結(jié):“跑得越慢,才能跑得越遠。”
生活中也是這樣,很多人總是追求快,但是沒能走得更遠。
(蔣潔霞薦自《幸福·婚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