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燭
海明威的長篇小說《喪鐘為誰而鳴》,書名取自17世紀(jì)英國詩人約翰·多恩的詩句。它還有一段卷首語:“沒有一個人能像一座小島那樣獨自存在;每一個人都是大陸的一部分,陸地的一部分;倘若海浪沖走了一座岸邊的懸崖,歐羅巴便會變小,倘若沖走一塊海岬或毀掉你的或你的朋友的房子,情況也是一樣。每一個人的死亡也會使我變小,因為我和全人類是一個整體,所以你永遠(yuǎn)別問,鐘聲為誰而鳴,它是為你而鳴的?!?/p>
跟海明威有過交往的愛倫堡,在《人·歲月·生活》一書中特意引用了這些詩句,形容海明威的性格與文風(fēng):“這些詩句可以用做海明威的所有作品的題詞。時代在變化,他也在變化,但他始終感覺到一個人同大家的關(guān)系,我們常常用書面語言把這種感覺稱之為‘人道主義?!?/p>
從嚴(yán)格的意義上來說,海明威也許并不是一位所謂的人道主義作家,但他的作品里確實帶有人道主義傾向。譬如《老人與海》,表現(xiàn)了在自然與災(zāi)難面前不服輸?shù)娜诵缘牧α?。又譬如《永別了,武器》,僅僅這書名就可被視為全世界和平主義者的宣言,如果什么時候能給戰(zhàn)爭砌一座鋼筋水泥墳?zāi)沟脑?,這就是最好的墓志銘了。書中的主人公弗雷德在戰(zhàn)場上愛上了英國女人凱特琳,愛情的來臨使他拋棄了武器:“我決心忘掉戰(zhàn)爭。我單獨媾和?!?/p>
誰能判斷出他究竟是逃兵呢還是勇士?我們只能說,愛神戰(zhàn)勝了戰(zhàn)神,他心甘情愿地由戰(zhàn)神的麾下投奔到愛神的石榴裙下。如果所有的士兵都能像弗雷德這樣清醒(或這樣迷醉),人類的戰(zhàn)爭將破產(chǎn),而愛情將豐收。當(dāng)然,這只是文人一廂情愿的理想……不管怎么說,這是海明威小說中最打動我的一個細(xì)節(jié)。
據(jù)愛倫堡介紹,海明威本人也是這樣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海明威曾以志愿兵的身份在意奧前線作戰(zhàn),一顆炮彈的碎片使他受了重傷。他一瞧見戰(zhàn)爭便無比痛恨。他對意大利士兵樂意扔掉步槍感到十分高興?!?/p>
海明威像個斗牛士。他喜歡觀看斗牛比賽,曾大量描寫過西班牙斗牛士的生活。他極棒的三個短篇——《殺人者》、《十個印第安人》和《今天是禮拜五》,就是因為一場暴風(fēng)雪迫使圣伊希德羅城的節(jié)日斗牛賽被取消,他逗留在馬德里一家膳宿公寓,用一個下午的時間寫成的。斗牛賽被取消了,他內(nèi)心的激動卻難以平息,于是他揮舞著一桿筆,跟突如其來的創(chuàng)作沖動搏斗。
海明威像個漁夫。他經(jīng)常去海上釣魚,對某些稀有的魚類也很熟悉。在古巴哈瓦那附近一座叫科希馬爾的小村莊(也就是《老人與海》中那位著名的老漁民居住的地方),至今仍樹立著一座記敘這位作家生平的紀(jì)念碑,并有鍍了金的海明威半身銅像。他仿佛已是科希馬爾的榮譽村民了,因為他塑造了一個最令人難忘的漁民形象。
海明威像個獵人,而且是非洲的獵人。他多次去非洲的青山中間打獵,寫有《乞力馬扎羅的雪》。他可能就死在非洲,是自殺的。自殺本是弱者的行為,可海明威卻操辦得轟轟烈烈:把獵槍的槍管塞進(jìn)喉嚨,扣動扳機(jī),打碎了自己的腦袋。用獵槍自殺,也是需要勇氣的。這可是用來打獅子的獵槍。
自殺,是海明威一生中最后的狩獵。他把自己當(dāng)成了最后的獵物……
海明威身上流淌著斗牛士、漁夫、獵人混合的血液,所以給人以硬漢的印象。硬漢不跳舞。硬漢只知道跟世界搏斗。但我覺得,海明威更像一個敲鐘人,一個竭盡全力撞擊命之鐘的巨人,他的嗓門震耳欲聾。這非巴黎圣母院里的夸西莫多可比擬。這是一位巨人在敲鐘,敲響戰(zhàn)爭的警鐘,敲響死亡的喪鐘。鐘聲為誰而鳴?為你,為我,也為敲鐘人自己。
非洲的群山,太平洋的海岸,西班牙內(nèi)戰(zhàn)的前線,都回響著海明威那驚世駭俗的鐘聲。他最終把自己的鐘都敲碎了。鐘聲也有碎片。
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還未成名時,曾在巴黎圣米歇爾大街邂逅了人群中的正在逛書攤的海明威,并且一眼就認(rèn)出了他。
那是1957年,海明威已經(jīng)58歲,走路的姿勢仍然生氣勃勃。馬爾克斯很想穿過林陰道,跟逆行的海明威打招呼,既可以自我介紹,又可以向自己崇敬的作家表達(dá)欽慕之心,但不知是否冒昧。最后,他還是站在人行道上,把雙手握成杯狀放在嘴邊,像叢林里的野人那樣,向馬路對面大聲喊道:“藝——術(shù)——大——師!”
海明威聽見了,并且知道過往的行人中是不可能有另一位大師的,于是轉(zhuǎn)過身來,向遠(yuǎn)處那位叫喊的年輕人揮手致意,用同樣的聲調(diào)回應(yīng):“再見了,朋友!”
這是馬爾克斯惟一一次見到海明威??上ШC魍肋h(yuǎn)不知道曾喊他的那位小伙子是誰。(四年后他就去世了。)想象一番那種情景,我就很激動。
這就是兩位大師的一面之緣(只有瞬間):一位無名的文學(xué)青年在喊著自己的偶像,一位未來的大師在呼喚著一位過去的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