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雅寧,劉惠娜,占景華,徐忠玉
(第九○九醫(yī)院/廈門大學附屬東南醫(yī)院檢驗科,福建漳州 363000)
銅綠假單胞菌(PA)是臨床上常見的條件致病菌,在自然界分布廣泛,對環(huán)境抵抗力較強[1]。隨著廣譜抗菌藥物的普遍使用,該菌耐藥性明顯上升。PA的致病機制與Ⅲ型分泌系統(tǒng)(T3SS)密切相關,毒力基因exoS和exoU在PA致病中起著重要作用。為了提高醫(yī)院抗菌治療效果和指導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現(xiàn)對2016-2017年本院臨床分離的1 000株PA和43株多藥耐藥PA菌株的毒力基因進行研究分析。
1.1一般資料 1 000株PA來自2016-2017年全院臨床各科室送檢的住院患者標本,包括痰液標本726株,分泌物144株,中段尿44株,血液28株,胸腹腔積液26株,其他32株。同一患者多次分類的菌株不重復計入。
1.2方法
1.2.1菌株鑒定及藥敏試驗 細菌培養(yǎng)鑒定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進行,運用WalkAway 96 Plus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對菌株進行鑒定及藥敏試驗,以PA ATCC 27853作為質控菌株。
1.2.2毒力基因exoS和exoU的檢測 采用煮沸法提取DNA模板,委托上海生工合成兩對特異度引物對其進行PCR擴增,上下游引物參考文獻[2]。
1.2.3統(tǒng)計學處理 在Excel上進行數據分析及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耐藥率 1 000株PA對9種常用抗菌藥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藥,其中對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環(huán)丙沙星、美羅培南和亞胺培南有較好的藥物敏感活性,對頭孢他定和頭孢吡肟耐藥率較高。見表1。
表1 1 000株PA對9種抗菌藥物的耐藥率
2.2毒力基因exoS和exoU的檢測 以exoS和exoU特異度引物擴增相應片段,43株多藥耐藥PA中exoS(+)33株,exoU(+)6株。根據PCR結果統(tǒng)計這43株PA的毒素基因攜帶情況,其中exoS(+)/exoU(-)基因型共有33株,占78.6%;exoS(-)/exoU(+)基因型有6株,占14.3%;exoS(-)/exoU(-)基因型有4株,占7.1%。
2.3不同基因型的耐藥率比較 exoS(-)/exoU(+)基因型對抗菌藥物耐藥率基本高于exoS(+)/exoU(-)組,尤其對環(huán)丙沙星、頭孢他啶、美羅培南和頭孢吡肟的耐藥性exoS(-)/exoU(+)明顯高于exoS(+)/exoU(-),耐藥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含毒力基因的PA對9種抗菌藥物的耐藥情況
PA是一種重要的醫(yī)院感染條件致病菌,可以感染人體任何組織部位。醫(yī)院2016-2017年共檢出1 000株,標本類型構成比由高至低依次為痰液726株(72.6%),分泌物144株(14.4%),尿液44株(4.4%),血液標本28株(2.8%),胸腹腔積液26株(2.6%),其他標本32株(3.2%)。其中分離到的痰液標本略低于同類報道的78.01%[3],但遠比余昊等[4]報道的61.7%高。說明呼吸道為PA醫(yī)院感染的高發(fā)部位,應注意預防呼吸道發(fā)生醫(yī)院感染。
PA耐藥情況很嚴重,這與PA的內外因密切相關,外因就是抗菌藥物的廣泛使用,內因就是該菌具有特殊的細胞壁和細胞膜結構,對許多抗菌藥物存在固有耐藥,其耐用機制復雜。表1顯示PA對阿米卡星的藥物敏感度最好,可能是阿米卡星對該菌產生的鈍化酶比較穩(wěn)定,與楊燕等[5]、孫敏等[6]報道一致。其次對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環(huán)丙沙星、美羅培南和亞胺培南也有較好的藥物敏感度,這與全國2012-2013年的“中國CHINET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資料吻合[7-8]。對三代頭孢他啶耐藥率為42.2%,略高于王靜等[9]報道的32.39%。這可能與近年來該抗菌藥物的廣泛使用有關。
PA致病是由多種致病因子實現(xiàn)的,其中T3SS是PA的一個重要毒力因子分泌系統(tǒng),可以將編碼的毒力蛋白直接注入宿主細胞中,導致細胞死亡[10]。本研究對臨床分離的43株多藥耐藥PA進行毒力基因exoS和exoU檢測與分析。結果表明,exoS基因攜帶率78.6%遠高于exoU基因的14.3%,且只存在exoS(+)/exoU(-)、exoS(-)/exoU(+)或exoS(-)/exoU(-) 3種基因型。據報道,對于exoU和exoS基因,一般情況下,每株PA只攜帶其中的一種基因,exoS和exoU不同時存在同一菌株[11-12]。本研究沒有發(fā)現(xiàn)基因型為exoS(+)/exoU(+)的菌株。但是鞠曉紅等[13]分離的63株銅綠假單胞中34株菌(53.97%)同時攜帶兩種毒力基因。
通過對兩組含不同毒力基因的PA對9種抗菌藥物的耐藥率的分析,exoS(+)/exoU(-)和exoS(-)/exoU(+)基因型的PA對美羅培南、環(huán)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頭孢吡肟等的耐藥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國外研究,WONG等[14]研究者分離到的臨床PA攜帶exoS菌株高于exoU(62%vs.27%),且對左氧氟沙星耐藥率exoS菌株高于exoU菌株(92.0%vs.61.0%)??赡艿臋C制為exoS(-)/exoU(+)菌株多表現(xiàn)為主動外排泵相關基因的過度表達或者突變[15]。本研究也表明exoU菌株對于環(huán)丙沙星等喹諾酮類抗菌藥的耐藥率高于exoS,但未對其具體機制進行深入研究與探討。
綜上所述,PA在醫(yī)院表現(xiàn)出多藥耐藥,且以exoS為主,雖然攜帶exoU的菌株所占比例較低,但其耐藥率高,對其具體機制值得深入研究與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