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康康 孫申怡
(上海市松江區(qū)泗涇醫(yī)院檢驗科 上海 201601)
尿液檢驗是臨床診療中具有較高應用率的一項常規(guī)檢驗內容,可通過對患者尿液樣本中蛋白、血糖、隱血、酮體等指標陽性檢出結果,實現對患者各類腎臟疾病進展變化的初步診斷、監(jiān)測,臨床診斷應用價值較高,且近年來隨著檢驗技術的發(fā)展,尿液檢驗目前主要采用尿沉渣、尿常規(guī)兩類檢驗方法,且均具有較好臨床診斷應用價值,但二者在單一應用方面均存在一定應用局限,故需對現行檢驗模式進行調整,以提升檢驗效果[1]。因此,為研究分析尿液檢驗中尿沉渣、尿常規(guī)的應用價值,特開展本次研究,現報告如下。
隨機選取2015年8月—2018年9月期間于本院接受尿液檢驗的患者共168例納為研究對象,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各組均為84例。
對照組,男/女,46/38,年齡區(qū)間24~67歲,平均年齡(45.52±7.48)歲;慢性腎炎/糖尿病/酸中毒/黃疸/泌尿系統(tǒng)感染/腎結石,19/35/7/4/11/8例。實驗組,男/女,44/40,年齡區(qū)間24~65歲,平均年齡(44.51±7.39)歲;慢性腎炎/糖尿病/酸中毒/黃疸/泌尿系統(tǒng)感染/腎結石,20/36/6/4/10/8例。經統(tǒng)計學方法對比兩組基線資料(性別、年齡、疾病類型)后結果標識表示無顯著差異(P>0.05),研究結果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患者均在知曉研究具體內容后確認參與研究。排除標準:排除合并精神疾病,無法配合后續(xù)預后者。
患者均需于尿液檢驗檔期,經廣口瓶收集第一次晨尿中段尿20ml,進行檢驗。檢驗前12h需禁食、禁飲,女性患者則應在月經周期結束3~5天后,接受尿液檢驗檢查。
對照組接受尿常規(guī)檢測:將患者尿液樣本充分混合后,采用科寶XL/XS全自動尿液分析儀二代(型號:URS14100034)及配套多聯試紙條對蛋白、隱血、酮體、硝酸鹽、白細胞等指標進行檢驗分析[2]。
實驗組接受尿沉渣、尿常規(guī)聯合檢測:尿常規(guī)檢驗方法同上;尿沉渣檢驗取患者尿液樣本經充分混合后,滴適量于載玻片后,蓋上蓋玻片,其后取低倍、高倍顯微鏡分別對樣本整體及管型、細胞情況進行觀測;其后取剩尿液樣本經離心處理后,取離心沉渣進行涂片檢查,取低倍、高倍顯微鏡分別對樣本整體及管型、細胞情況進行二次觀測、記錄,并對兩次觀測記錄進行錄入對比,取最終對比結果[3]。
對比兩組各項尿液指標陽性檢出率。
觀察指標中各項數據均為計數資料,用用(n,%)表示,應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對比兩組尿液檢驗結果后,發(fā)現實驗組中尿蛋白、紅細胞、白細胞、粘液絲及管型檢出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
表 尿液指標陽性檢出率對比[n(%)]
尿液檢驗作為臨床常用檢驗手段,可通過對患者受檢尿液樣本中蛋白、隱血、白細胞等物質含量陽性指標的而有效檢測,為患者腎臟疾病、代謝性疾病等類型疾病的有效臨床診斷提供可靠檢驗數據,且由于尿液檢驗方法的不同,尿液檢驗效果也存在一定差異性。
研究結果表明:經對比兩組尿液檢驗結果后,發(fā)現實驗組中尿蛋白、紅細胞、白細胞、粘液絲及管型檢出率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尿沉渣與尿常規(guī)均為臨床常用尿液檢驗方法,其中尿常規(guī)檢測通過尿液分析儀與多聯試紙的聯合應用,實現對患者的有效臨床診斷,具有操作簡單、檢驗用時短的優(yōu)勢,但在實際應用中受患者尿液中生理代謝物含量及尿液性狀影響較大,故假陰性概率較高,需聯合其他類型檢驗方式進一步提升檢驗效果。尿沉渣檢驗,主要通過不同倍數顯微鏡對患者尿液樣本離心后沉淀物進行觀測、檢查,可通過沉淀物檢查,對尿液樣本中細胞含量、管型類型等生物成分進行置管觀測,但單一應用中或在尿液樣本放置時間過久、離心處理污染等因素作用下影響檢驗真實性,故可的通過上述兩類尿液檢驗方式的聯合應用,通過對兩類方式檢驗所得結果的對比分析,進一步提升檢驗效果及檢驗結果真實性,確保診斷有效性[4]。
綜上所述,尿液檢驗中,尿沉渣與尿常規(guī)均為常用臨床檢驗方法,但單一檢驗各指標陽性檢出有局限,聯合檢驗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