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帥丹
自國家知識產權戰(zhàn)略綱要實施以來,我國知識產權事業(yè)蓬勃發(fā)展,知識產權創(chuàng)造的數量和質量不斷提升,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斷加強。這種良好的發(fā)展勢頭需要有大量優(yōu)秀的知識產權人才來助力。高校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主力軍,在知識產權人才的培養(yǎng)上有著不可推卸的重要責任。
知識產權作為新型的民事權利,是一種法定之權,知識產權的創(chuàng)設、行使和保護都完全依賴于法律的制度設計,整個知識產權制度以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為核心,所以知識產權法律人才是知識產權人才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知識產權法課程作為法學專業(yè)核心課程之一,是培養(yǎng)高素質知識產權法律人才的基礎課程。知識產權法課程教學應該根據社會對知識產權法律人才的需要不斷調整教學模式。2015年國務院發(fā)布的《關于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加強知識產權專業(yè)人才隊伍建設。加強知識產權相關學科建設,完善產學研聯合培養(yǎng)模式”。產學研合作教學是讓行業(yè)參與到本科教學過程中,根據行業(yè)實際需求進行課程建設,培養(yǎng)出符合行業(yè)需要的知識產權法律人才,是應用教學的重要途徑。
產學研合作教學模式實際上是一種可以廣泛應用與各專業(yè)的應用教學模式,它將行業(yè)(產)、學習(學)、理論研究(研)三者有效結合起來,針對行業(yè)需求進行學習和科研,通過學習和科研最終獲得的成果又服務于行業(yè)的發(fā)展。知識產權法課程的產學研合作主要是指知識產權法課程的教學應該和知識產權法律行業(yè)和知識產權法律研究結合起來,培養(yǎng)應用型的知識產權法律人才。
有利于加強理論教學與社會實踐的聯系。目前各高校法學專業(yè)的知識產權法課程任課教師以知識產權法和民商法的碩博士為主,他們本身的學歷層次在理論素養(yǎng)上是符合課程教學需要的,但由于各種原因這些任課教師并沒有全部都擁有豐富的知識產權法律實務經驗。知識產權法律實務涉及知識產權的創(chuàng)設、管理、運用和保護等方面,任課教師沒有精力也沒有必要精通所有這些方面的法律實務工作。通過產學研合作教學由實務經驗豐富的專家進行實務教學,與任課教師的理論教學相結合,使學生能夠有效地將理論知識與實務操作聯系起來,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有利于實現課程教學目標。知識產權法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要使學生掌握我國現行知識產權法律制度,根據現行法的規(guī)定解決知識產權領域的法律問題。產學研合作教學中實務專家會向學生從不同角度展示各種真實存在的知識產權法律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基本思路。通過產學研合作教學,學生能夠熟悉相應的實務操作流程、技巧與方法,從而達到能力提升的目的,實現本課程的教學目標。
產學研合作教學符合應用教學的要求,也是知識產權強國建設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是這種教學模式并沒有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廣泛的加以運用,往往是作為一種輔助手段,在校企合作周或者其他校企合作項目中開展,沒有形成體系化、常規(guī)化的教學模式。這是因為在目前的高校教學管理制度下大規(guī)模開展產學研合作教學存在多方面的問題和困難。
教學內容設計的問題。傳統教學內容圍繞著現行知識產權法律制度設置相應知識點,以課堂講授為主要方式,教材的編寫也非常成熟。而產學研合作教學沒有配套的教材,沒有合適的教學大綱,甚至實務教學部分并沒有寫入教學大綱,由任課教師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靈活處理。在缺乏明確指導的情況下理論教學部分與實務教學部分如何銜接,如何避免內容重復或者內容缺失。
其次,實務教學的老師是來自不同的實務部門,包括各級法院、律所、知識產權事務所等等,實務教學的側重點各不相同。并不是在課程教學階段所有實務部門都能夠參與進來。這也會影響到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
此外,教學課時也會影響教學內容設計。知識產權法課程課時一般不超過72學時,筆者的教學大綱安排只有40個理論課時。而課程的內容又比較繁雜,有限的學時和繁雜的教學內容也需要進行合理的協調。
教學形式方面的問題。理論教學以課堂講授為主,通常情況下是根據高校教學管理部門的安排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教學場地進行。而產學研合作教學需要更靈活彈性更強的教學時間和教學場地。比如知識產權法官參與合作教學,其工作時間與普通的教學時間是重疊的,偶爾一次來上課可以,但是長期如此勢必行不通。其他實務部門的專家參與教學同樣如此。另外,實務教學的場地比理論教學的場地多樣化些,這給教學管理以及學生管理方面也會增加困難。
考核方式的問題。考核是為了衡量教學效果。傳統的考核方式一般采用筆試為主的考試方式。而產學研合作教學強調的是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除了理論考試需要采取更加多樣的考核方式。目前在知識產權法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缺乏完善成熟的產學研合作教學模式的考核機制。
除了以上三個方面的問題外,產學研合作教學還存在教學資源、教學師資、教學硬件設施等其他問題。這些問題相互交雜在一起,制約著產學研合作教學模式的開展。
明確知識產權法課程的教學定位。法學是一門應用型社會科學,高等法學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其實踐性。[1]美國著名的大法官霍爾姆斯也說過,“法律不是邏輯的結果,而是經驗的積累”。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法學專業(yè)應用實踐能力是各高校法學專業(yè)必須重視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尤其是二本院校應該基于地方基層的知識產權法律人才需求展開教學,培養(yǎng)高素質的動手能力強的知識產權法律人才。所以知識產權法課程要以應用教學為主,強化學生法律實務技能培養(yǎng),提供學生運用法學與其他學科知識方法解決實際法律問題的能力,促進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yè)的深度銜接。[2]
優(yōu)化知識產權法課程的產學研合作教學過程。首先,高校作為知識產權人才培養(yǎng)的“輸送方”,能否為行業(yè)(產)提供實際需要并熟練掌握實踐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行業(yè)(產)對人才的實際需求標準和人才自身的職業(yè)能力素養(yǎng)。[3]所以,產學研合作教學模式下的知識產權法課程教學大綱應該由高校和行業(yè)(產)共同協商制定,對實務教學內容進行整體設計,適當增加實務教學比例,確保理論教學部分和實務教學部分的合理銜接。
其次,適當增加知識產權法課程課時同時強化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知識產權法課程包括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這三大傳統知識產權類型以及新型知識產權、反不正當競爭等,內容十分繁雜。在培養(yǎng)方案允許的范圍內適當增加知識產權法課程的課時,同時需要學生重視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尤其是課前預習。
再次,教學管理方面靈活把握。實務教學專家很難像校內教師那樣進行小班教學,并且很多實務教學內容不在教室里進行,比如去法院旁聽案件的開庭審理。這些方面需要在教學大綱里明確說明,教學管理部門應該根據教學大綱在教學管理評價上做靈活處理。
最后,完善產學研合作教學的考核方式。產學研合作教學本身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比傳統課堂教學要多樣化彈性化,在考核方式上應作出相應調整。除了理論筆試外,可以增加小論文、案例討論、庭審旁聽心得、學術講座心得或者實務教學專家認為可行的其他考核方式等,作為平時成績依據,加重平時成績比重。
完善產學研合作教學的配套機制。產學研合作教學中的實務教學專家都是來自知識產權法律行業(yè)的資深專家,對他們的教學參與在薪酬、教學考核評價等方面應該充分考慮實務教學與理論教學的不同點,采用靈活的薪酬計算方法和教學考核評價機制,提高實務專家參與課程教學的積極性。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產權是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越來越受到重視。社會對知識產權人才包括知識產權法律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法學專業(yè)知識產權法課程的教學團隊要以培養(yǎng)高素質應用型知識產權法律人才為目標,根據本地區(qū)本專業(yè)的實際情況,通過產學研合作教學模式使知識產權法學教育與知識產權法律行業(yè)有效銜接,人才培養(yǎng)結果適應市場需求。
參考文獻
[1]胡正昌:《建設完備法律服務體系與高校法學教育的因應之策》,《法學院教育研究》(第四輯),劉定華、劉瀟瀟主編,知識產權出版社.2018年版第37頁。
[2]教育部 中央政法委員會《關于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的若干意見》,教高[2011]10號。
[3]張婷、肖峰:《應用型知識產權人才培養(yǎng)中校企對接模式探討》,《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7年2月第150頁。
基金項目:本文系作者主持的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校級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產學研合作機制下法學本科<知識產權法學>課程應用教學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為RKJGY1606)
(作者單位:湖南人文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