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行智
與張大交,不必拘謹。如大多數(shù)豪爽的山東人一樣,魯人張大不僅豪放到了極致,而且也灑脫到了極致。這或許與他習畫的經(jīng)歷有很大的關系。
張大是一個不拘小節(jié)的人,我與他雖未見過幾次,但每一次言談中都是滿滿的祝福與希冀。我與他不算是同道中人,我是在故紙堆里尋寶的人,而他卻是一個揮毫潑墨的丹青妙手。我與他的交集就在于,在某種情況下,我看著他洋洋灑灑的創(chuàng)作,突然來了靈感,為他作文以記之。
張大的揮灑潑墨像極了和他名字有雷同的國畫大師張大千。細較兩人,卻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張大雖處凡塵,卻讓人感覺有仙風道骨,從發(fā)型、胡須、衣著上,你分不清他是師從何門還是俗家弟子,總感覺是個練家子;張大千是個百日和尚,佛法在心中,放羈不縱,揮毫之間儼然世外高人立在眼前。我看張大的畫,儼然是站在大師張大千的角度去看的,但這看不要緊,卻讓我內(nèi)心生出很多驚喜、很多新意,看得我陶醉在張大的世界不能自拔。
也許大家對我的贊許會持有懷疑。張大的花鳥樹木在中國畫的范疇內(nèi)不算不是一種獨創(chuàng),在有限的宣紙范圍內(nèi)無限地放大,看枝不是枝,看樹不是樹,看花又像草,愣是把小寫意的作品整成了大寫意,皴染點畫間多了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連帶著周遭的景致也有了盎然生機。我看過他的梅花,也看過他的樹杈,更看過他筆下的碩果累累,那紅的、黑的、綠的,恰到好處地在合適的位置發(fā)揮著應有的作用。不懂行的人認為張大作畫完全是信筆涂鴉,毫無章法,簡直就是對藝術的褻瀆。而專家們一致認為,張大的畫行云流水、自然天成,開創(chuàng)了中國畫技法的新時代。而我作為一個局外人,認為張大作畫有他自己的內(nèi)在,單從畫面就能看出他深厚的繪畫功底和國學底蘊,為大多數(shù)人所不及。
張大作畫,不拘地方。在任何一個場所,任何一個地方,只要有合適的創(chuàng)作靈感,他都會隨時停下來作畫,忘我而融入自然,與天地渾然一體,很是難能可貴。誰也阻止不了張大向藝術巔峰登高的步伐,也造就了今天獲益頗多的張大。
張大的眼神中有一股睿智,嚴厲中不乏智者之思。那深邃化作畫作創(chuàng)作中的一種力量,默默地顯現(xiàn)在枝枝杈杈、花花草草、一筆一畫中??催^張大的畫,我們才有一種恍然大悟,我們確實可以把生活的美好用另外一種方式表現(xiàn)出來,西方油畫能做到,我們中國畫同樣可以做到,而且還能做得更好,因為我們有很多傳統(tǒng)的元素在內(nèi),包括書法、詩詞等。
張大在揮灑間已經(jīng)把中國畫的技法發(fā)揮到淋漓盡致,他曾創(chuàng)作了一幅宣紙油畫,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獲得了“中國的梵高”的殊榮。張大的詩書也是毫不含糊。他通曉詩詞韻律,作詩弄詞很是在行,參加過很多國內(nèi)賽事,并斬獲很多獎項。同時,張大在園藝、根雕、賞石方面均有建樹,是一位全才型人物。有人說,一個人很難在眾多方面都有成就。而張大的出現(xiàn)讓我們不禁對這種約定俗成的常態(tài)現(xiàn)象有了重新認識的必要,張大顛覆了我們的想象。這說明人的潛能是無比巨大的,在沒有遇見之前,我們千萬不能隨意下結論。
在人生旅途中喜遇張大,這是值得慶賀的。同時,這也讓我有了繼續(xù)向前攀登的信心。張大向前沖,未來還會給他一個更大的精彩。
張大簡介:
張大,名愛國,字拐弓子,號根癲,生于1958年8月,魯南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人民藝術家協(xié)會常務理事,中國孔子書畫家協(xié)會副主席?,F(xiàn)供職于山東棗莊藝術館,專職書畫家。
2014年7月,創(chuàng)作最大的宣紙油畫——《石榴》(23.04x1.8m,以石榴為題,運用油畫顏料繪于宣紙之上)獲大世界吉尼斯世界紀錄之最;2015年1月14日,央視《發(fā)現(xiàn)之旅》以“精神富翁張大”為題進行專題采訪報道。
2015年5月,嘉德在線拍賣張大以石榴為題的書畫冊頁(長55cm、寬38cm,總長9.5m)以8萬元的價格成交。嘉德本次拍賣的首頁展示了張大創(chuàng)吉尼斯世界紀錄之最的作品《龍之歌》。參加民政部《中國社會報》主辦的“軍民融合鑄輝煌,攜手共圓中國夢”全國書畫大賽特邀書畫名家沂蒙文化援建活動,在活動中與省內(nèi)外著名書畫家進行了激情四溢的書畫交流,為沂蒙老區(qū)奉獻了多幅頌揚“沂蒙精神”、謳歌軍民融合的高水平的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