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動力

2021-07-01 11:11
讀寫月報(高中版) 2021年7期
關(guān)鍵詞:智商老師孩子

【閱讀導引】

興趣在教育中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什么樣的教育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為未來發(fā)展奠定更堅實的基礎(chǔ)?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鄭也夫在一次面向本科生的演講中表示,擁有自主探索的學術(shù)興趣,遠比優(yōu)異的成績更有價值;且資訊更全面、方向更多元的通識教育是一種值得提倡的方案。

鄭也夫提出:興趣是推動學習的最重要的因素,這種基于興趣的學習和基于功利目的的學習大不相同。如果是有興趣的學習,自然會對知識的形成和分析的過程了然于心;如果缺乏這樣的興趣,那么考試后就會忘記學過的東西。那些在自己專業(yè)上學有所成的人都認為,興趣是最要緊的東西,而后才是勤奮和智商起作用。中國人過于夸大了智商的作用,我們的教育中缺乏對性格及其中的興趣、自主力、意志力等因素的教育和把握,而這些恰恰又極大地作用于學習的成果。學習的動力和勤奮的實現(xiàn)無不需要興趣作為動力。因此,鄭也夫認為,教育最大的使命其實是培育學生們產(chǎn)生各種興趣;而衡量教育是否成功的標準,則是受教育者是否因為教育而提升了對事物的興趣。興趣的產(chǎn)生來自三個條件:空閑的時間、學生能夠自主做選擇的權(quán)利、廣泛地接觸各種訊息。人們的興趣應(yīng)該是在這樣的前提下自主生成出來的,而不是被家長或者別人“培育”出來的。小時候最重要的是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不是對記憶和分數(shù)的追求。但我們的教育中過分提倡“補短板”的重復(fù)行為磨滅了興趣的生成,這就使得現(xiàn)在的學生即使是畢業(yè)后也很難恢復(fù)精力。因此,鄭也夫教授提倡學生要廣泛發(fā)展自己的興趣,培養(yǎng)自己的自主意識。用按圖索驥的方式尋找適合自己的好書,對不懂的問題刨根問底,一路追問,并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才能彌補當前教育系統(tǒng)中的不足,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

【作者簡介】鄭也夫,社會學家。1950年8月生于北京,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著有《走出囚徒困境》《代價論》《信任論》《后物欲時代的來臨》《消費的秘密》和《抵抗通吃》等作品。鄭也夫的所長,在于以其獨特的態(tài)度,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觀察和分析中國當下處境中的真實問題。

【附文】

為什么興趣比勤奮更重要?

鄭也夫

什么是興趣?我們從功能的角度來解析。

興趣把每個人有限的精力和注意力,不均等地放在你所遭遇的人物、學科、游戲、事件上面。在我們的身體里,能完成這種功能的有兩個系統(tǒng),一個是理性,另一個是情感。興趣落在情感這個系統(tǒng)中,它是情感工具箱中的一個工具。

哺乳動物在崛起的過程中,隨著進化慢慢產(chǎn)生了一些得心應(yīng)手的工具,它叫做情感,喜怒哀樂、恐懼、厭惡,等等。當你遭遇不同對象的時候,馬上有一個情感涌現(xiàn),幫你做出選擇。

在靈長目晚期的時候,進化出另一個系統(tǒng),叫做理性。這兩大系統(tǒng)在相當多的場合相輔相成。一個下快棋,一個下慢棋;一個當機立斷,一個仔細算計。

但是不幸有的時候它們發(fā)生了對峙,比如說就在前不久你要參加高考,此前你有興趣聽音樂、踢足球;但是理性告訴你:不能干這個了,要去補你學科上的短板。而我們對劣勢科目多半是沒興趣的。兩個系統(tǒng)影響行為的強度不一樣。興趣能給你注入更大的熱情和能量。理性算計了半天,同意做這事,可是遠不如熱愛時的狀態(tài)。

有諸多因素能推動你的學習,我認為興趣能排第一位,不做對比的說辭是空洞的。

第一個對比是勤奮。我們看到兩個同學的學習都是廢寢忘食,但是一個是興趣驅(qū)動,另一個是功利驅(qū)使下的勤奮。這是大不一樣的學習。

有興趣者是點點滴滴到心頭;另一位目的達到后,就與努力學習的東西拜拜了。這些枯燥的東西占據(jù)我頭腦里的硬盤,清盤吧。

很多頂級的科學家、文學家、體育明星,都曾告誡我們:做好一件事情靠勤奮。這其實和我的觀點一點也不對立。他們說勤奮,是對有興趣的人說的,即不能只憑興趣,還要勤奮。如果你對大師說你沒興趣,他會說:你去干別的吧。大師們講“勤奮”時,興趣是不待言的。

第二個對比是智商。要學好東西,興趣要緊還是智商要緊?興趣。

有個門檻理論,說要想學到一流,智商沒有120是不成的。但是過了這個門檻,就不看智商了。智商150的人未必超過智商120的人。過了門檻后比的是性格,性格因素里排在比較靠前的就是興趣。想象力、自主性、意志力,這些東西通通都對你的學習發(fā)生作用,絕不僅僅是一個智商。

人類這一百年來都崇拜智商,崇拜最過火的是我們中國人。但是我們的教育沒有培養(yǎng)出的東西是個性,特別是像我們這樣的學校,進來的人智商都挺高的,但是別的素質(zhì),興趣、自主性,都強嗎?大概是這些方面弱,所以我們北大的畢業(yè)生沒有達到應(yīng)有的高度。

一個學習拉提琴的愛好者要能上臺演奏,必須操練過3000小時,一個專業(yè)的琴手則要操練過1萬小時。能練1萬小時真的難乎其難,光靠勵志和刻苦精神干不下來??炭嗑窈团d趣一定要都具有才可能完成,而天才都是樂在其中的。

我以為,做學術(shù)應(yīng)該有兩個支點,缺一個動力就不夠充沛。自然科學家們的動力是什么?是經(jīng)世濟民嗎?不是。

如果我們向愛因斯坦和陳景潤提出同一個問題,您二位的研究成果,將在何年、何月、以何種方式造福人類?我斷定他們答不出來。不知道自己的成果怎么造福人類,為什么要做它?

那他們的動力是什么呀?是對大自然,對數(shù)學奧秘的極大興趣。數(shù)學最前沿的成果,應(yīng)用到其他領(lǐng)域當中通常是一兩百年以后,有些上千年,甚至一直沒有應(yīng)用的場合。造福人類是偉大科學家發(fā)現(xiàn)的副產(chǎn)品。沒了興趣,科學家這個隊伍將萎縮。社會科學比起自然科學的基礎(chǔ)理論,可能和經(jīng)世濟民的關(guān)系更直接一點,但也就是一點兒。

我以為,教育的宗旨和使命,是幫助受教育者產(chǎn)生這樣那樣的興趣,包括對工作技能的興趣,也包括對生活的興趣,對音樂、美術(shù)、體育的興趣,對木工、烹調(diào)的興趣,等等。否則,不管掙多少錢,都生活乏味。

因此,教育成功與否最重要的指標是,受教者有沒有因為教育,而提升了他對某個事物的興趣。如果沒有,教育是失敗的。

興趣,是一種自生長的過程

興趣是怎么形成的?三個字:自生長。它依賴一些條件:第一,要有空;第二,要能自主;第三,整個受教過程當中要能比較廣泛地接觸到好多學科、游戲、信息,才更可能發(fā)育興趣。

這三個條件本來應(yīng)該稀松平常,但不幸的是,在我們今天的教育中,大多數(shù)學生都得不到。

前些年很多望子成龍的家長認為,成才的路徑就是向孩子灌輸知識。今天有些家長好像明白過來了:不能這么對待孩子,我要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他們好像開悟了,其實是從一個誤區(qū)走進另一個誤區(qū)。

孩子的興趣憑什么是你能培養(yǎng)的?太霸道了。興趣是一種生命體驗,你能做的事兒,是讓他多接觸一些信息、學科,僅此而已。

孩子對哪個有興趣,之前誰都看不清楚。那是自生長過程。打一個不太貼切的比喻,就是自由戀愛,不是包辦婚姻。家長幫助孩子找到興趣,大概比找對象的概率還要低一點。興趣是如此微妙詭異的東西,一個人著迷一件東西之前,外人看不出來,他自己也不預(yù)知。

我非常敬佩日本人的幼教。我們現(xiàn)在的幼兒園也知道,不能提早教孩子課業(yè)、認字、算數(shù),國外甚至有法律規(guī)定。

為什么這個年齡段不要認字和學算術(shù)?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還很弱小,不能重負。你讓他認字算數(shù),他能學會,可是他需要花很多精力和注意力,這會影響性格的發(fā)育。而性格的培養(yǎng),包容廣大,它包括自立精神,該自己穿衣、系鞋帶的時候就自己做,還要學會交朋友。

中國幼兒園的游戲課上,中國老師會說: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做什么游戲呢?拍皮球。日本幼兒園里的老師說:同學們,這節(jié)課做游戲,玩去吧。

教室四周都是玩具,游戲是你自己選擇,你愛玩什么就玩什么,拍球,跳繩。甚至有些孩子不要玩具就一塊兒玩起來。為什么要放任?給孩子們自己選擇的機會。

日本的幼兒園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值日生宣布今天的菜譜,大家輪流做值日鍛煉說話能力。把桌子拼起來一塊兒吃,吃完這頓飯以后,同學們還要打掃衛(wèi)生,鍛煉自立。吃飯的時候,座位隨便,無形中增加了孩子們自由選擇和誰坐在一起。

日本的幼兒園里還發(fā)生了這么一件事:一個男孩兒打別的孩子,老師冷眼旁觀,不干預(yù)。在一旁觀察的人類學家問這個日本老師,為什么不去干涉?她說:我是有意不去管教的,如果打得很重我會把他拉開。

去訓斥一頓能校正過來嗎?這不是一個最好的手段。孩子的社會跟成人的社會一樣,是互動的,要在互動中成長和解決問題。有時候被打的孩子找老師。老師第一時間要跟他說:打你的時候你為什么不抵抗?打不過你不會喊叫嗎?每個被欺負的孩子都學會抵抗,愛打人的孩子就慢慢收斂了。幼兒園要培養(yǎng)的是自立、自主、自衛(wèi)、自娛的性格。

小學學習過程當中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這么小的年齡就開始追求高分。大家都忘了分數(shù)的設(shè)計中有一項叫做及格,及格是個好事兒啊,怎么在我們這兒成垃圾了?

及格是個大坎兒啊,比優(yōu)、良、中那些坎兒都重要。孩子過了這道坎,家長應(yīng)該釋然。我為什么說追求高分是荒誕的,因為它意味著學過的東西必須一遍、兩遍、三遍地復(fù)習,以求得到高分。

即使我們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都僅僅是及格,五六年級的時候,拿來一年級的生字,我?guī)缀趺總€都認得。到六年級,四年級以前的生字全都認識。這個路子叫做“以新帶舊”,學習新的東西,就把舊的東西不知不覺地復(fù)習了。

那為什么一年級的時候非要爭取高分呢?高分是有成本的,不光是時間,還浪費了感情、增加了無聊。達到及格幾乎沒有成本。及格多么輕松,剩下的時間就撒歡,就玩去了。

中學問題的焦點是高考,高考的不二法門是補短板。當你不斷地補短板,到最后,你的興趣已經(jīng)不復(fù)存在,你沒在那里發(fā)育。

高中期間是一個人智力成長的花季。到了花季爭奇斗艷,各展才華。在我們這里,高中則是一個肅殺的季節(jié),都在忙著補短板。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除了復(fù)習還是復(fù)習。即使有幾個潛在的天才,也在復(fù)習中消失殆盡。

我寫過一本書——《吾國教育病理》。我在書中說了一段話:一匹潛在的良馬拉了一年磨,今生絕無可能做千里馬。愛因斯坦說,他為了準備一個考試復(fù)習了將近一個月,三個月都沒緩過來。

我們整個高三就是復(fù)習的一年,孩子得花多長時間緩過來??!何況有些人還要復(fù)讀,復(fù)讀有的是為了考上大學,有的只是為了考北大清華,真是愚不可及。

我在母校北京八中給全校師生做演講,我說給個體出主意是最難的事情,因為每個人不一樣。但我想對你們當中最優(yōu)秀的一些學生說,你們多半能考上清北;但我勸你們放棄清北,好好伺候你們的興趣。

演講中我說,我初三的時候是這個學校800米跑的年級冠軍。我們每次比賽都是第一圈太快,不敢落后啊,跑第二圈時體力不支。我在西城區(qū)比賽,第一圈用時比第二圈快了7秒鐘。可如果第一圈慢3秒鐘,后發(fā)制人,我可能是西城區(qū)第一名。但一塊兒跑的人第一圈沒有人敢放慢。有個學術(shù)名詞叫“囚徒困境”,我這個道理可以叫“八百米賽跑困境”。

絕大多數(shù)孩子發(fā)現(xiàn)興趣要靠通識教育

在提倡通識教育上大家有共識,可是在解答為什么要提倡通識教育上,很多解答沒說到點上。

在本科這個階段搞通識教育,是因為你們還不知道自己的學術(shù)興趣在哪兒。讓你接觸的學科寬一些,別上來就進入一個胡同,過后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不喜歡。

美國中學生報考的是大學,不是其中的某個院系。入學后最晚可以在三年級開學時確定院系。前兩個學年,任何院系的課都隨便聽。在這樣的學校里還用得著提倡通識教育嗎?廣泛的資訊供同學們選擇,這才是通識教育最大的支點。

錢鐘書高考數(shù)學不及格,陳景潤對文史沒什么興趣,數(shù)學家楊樂高一時就確定了一生的方向……但這些不是大概率。多數(shù)學生要通過通識教育發(fā)現(xiàn)自己的興趣,確認自己的方向。我認為這是實行通識教育的大道理。一個十六七歲的人一上來就癡迷數(shù)學,癡迷詩歌,有什么不好?對這一小撮興趣很早定型的人,有無通識教育是無所謂的。

我反對讓人厭學的復(fù)習,但極力鼓吹多讀書。就是說,讀書跟讀書方式太不一樣了。你過手的多數(shù)書,不必讀第二遍。非常重視的地方,做個筆記,做個索引,知道有哪些觀點,在哪本書多少頁,有個模糊記憶就夠了。

你應(yīng)該讀非常多的書。網(wǎng)上搜一搜,看看哈佛、耶魯、牛津、劍橋?qū)Ρ究粕⒀芯可蟮哪觊喿x量,能嚇著你。我們這里,要求學生讀的書不多,時間都花在了復(fù)習和考試上面。這兩種讀書方式有天壤之別。

如果從正常的教育過程中走過來的人,到高中就發(fā)育出興趣來了。

興趣的發(fā)生幾乎是一件無意識的事情,就好像一個適齡的男女,置身在同齡男女中,你不必有意識地提醒自己。發(fā)現(xiàn)意中人的時候是不由自主的,還用提醒嗎?但很多人是在一個異化的教育環(huán)境中走過來的。到了這個階段,還對自己的興趣一臉茫然,你面臨的問題是“亡羊補牢”。

所以,你要不斷提醒自己:要在今后的幾年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興趣所在。你要把無意識的發(fā)育,變成一個有意識的活動。不然,你大概就錯過了你一生中選擇興趣的末班車了。

怎么辦?希望你們能抓住這四年。如果大學的四年中還沒有找到自己在文化上思想上的興趣,以后幾乎是找不到的。

怎么找到自己的學術(shù)興趣

最后要談的是,怎么找到你的學術(shù)興趣。

你要珍惜在這個校園里,在今后四年中的種種因緣,讀到了一本好書,遇到了一個良師,相識了一位辯友,腦子里糾纏的大小問題等等。當你遭遇這些人物、事件、圖書、問題的時候,你心中升起的一些興趣,你要珍惜,不可以讓它們隨風而去,這些興趣不會沒完沒了地出現(xiàn)。

第一點,先說怎么選書。

通常讀過五分之一就知道這本書合不合你的心。如果符合,就提升對它的關(guān)注度,馬上開始一個伺候自己興趣的閱讀過程。

通常一本書能打動你,這個作者的其他著作打動你的概率是很大的。你要馬上查看這位作者還有哪些著作,他的書你都得過一遍。

還有就是,學術(shù)是一種傳承,書中有些觀點特別打動你,對此他引用了一些別人的著述,你把那些書也找來讀讀。一本好書后面的參考書目你一定要看,從中選書,找來翻一翻。這個過程就是“滾自己的雪球”。世界上好書很多,但平庸的書更是汪洋大海。找書讀不能沒頭蒼蠅似的。何況什么是好壞,涉及主觀。有很多書也很好,但跟你沒緣分。別盲目聽別人說,為自己“滾個雪球”。四年下來自己喜歡的書能有二十本,你有望成才了。

第二點,喜歡哪個課程的老師,盯住他。

平庸的老師肯定比優(yōu)秀的老師要多很多,而優(yōu)秀的老師當中和你有緣分的只是一部分。所以,對哪個老師有興趣,搜索他的履歷、作品,和他神交,想出一些你自以為深刻的、怪異的問題請教他,爭取嚇他一跳。

第三點,尋找智力生活中趣味相投的同學。

要珍惜生命當中的這些機會。你本來有一點興趣,可能很薄弱,如果在這個興趣上找到一個志同道合的人,你倆一起切磋,這個興趣就會壯大。我從來都以為,無論是在中學還是大學當中,同學間的幫助超過老師。因為彼此的接觸太頻繁了,而且名校中不乏少年天才,這些同學給你的激發(fā)、給你的營養(yǎng),不低于老師。

你畢竟處在這樣的一個年齡,很多問題會來敲擊你。要珍惜這些問題,努力解答。不要輕易相信教師、教科書、官方給你的答案。它既然成為一個問題浮現(xiàn)在你的頭腦,就說明你對現(xiàn)存的答案不怎么認可,有了懷疑之心,這太寶貴了。

首先是自己解答,常常找不到完美的解答,你要追問第二個、第三個問題,一路問下去,這種窮根問底叫做研究精神。

我評價學生,不看成績,而是看他們能不能自己找書讀,選擇好的老師和課程,交到興趣上的同道中人,并能不斷地提出和解答問題。

形成這樣的習慣,就是上路了,可望成為一名學者。祝愿你早日上路。

(附文來源:本文為作者對北大社會學系一年級本科生的演講稿;首發(fā)于《南方周末》)

猜你喜歡
智商老師孩子
智商
二則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老師,節(jié)日快樂!
孩子的畫
老師的見面禮
六·一放假么
親,你的智商已下線
孝感市| 五台县| 包头市| 佛学| 古蔺县| 林西县| 茂名市| 恭城| 咸宁市| 毕节市| 贵州省| 山丹县| 平山县| 涿鹿县| 富蕴县| 德昌县| 景德镇市| 建宁县| 无锡市| 高平市| 应用必备| 阿瓦提县| 南溪县| 萍乡市| 江孜县| 蛟河市| 余庆县| 依安县| 沙湾县| 庆元县| 勐海县| 兴安盟| 郧西县| 西和县| 宁晋县| 磐安县| 庆云县| 五大连池市| 龙州县| 鄂州市| 兰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