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國港
回想自己的高考之路,總想說些什么,就先說說理想吧。我素來是理想驅動者,幼年時對明信片上北京大學未名湖的驚鴻一瞥就是理想的開始,高中時我也常常用“愿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余芳”來形容“北大”之于我。那時候云淡風輕,年少的我天真爛漫,一面享受著少年時代獨有的放縱恣肆,一面堅信自己可以考上“北大”。直到第一次高考,我才知道這個理想對我意味著什么,才明白“北大”二字所承載的重量。
我想回去復讀
2015年我第一次參加高考,以486分草草收尾。查到分數(shù)的那天,我正在常州某機械廠做工,每天重復著單調的加熱螺絲釘?shù)墓ぷ鳌9S老板擔心暑假工干到一半就開溜耽誤生產(chǎn),便非法扣押了我和另一個伙伴的身份證。
伙伴問我接下來如何打算,我說我想回去復讀。后來我們軟磨硬泡“騙”回了身份證,晚上9點兩個人帶著被卷、臉盆以及大包小包“跑路”了。因為口袋里沒有什么錢,我們沒有打車,連夜走了近30公里才走到常州火車站,這是我迄今為止步行的最高紀錄。后來,我們又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車以及記不清多久的汽車才回到家,一路風塵仆仆,我心里只有一個念頭:回去復讀。
后來復讀時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我總會想起那條在黑夜里怎么走也走不完的路。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每個優(yōu)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時光。那一段時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孤獨和寂寞,不抱怨不訴苦,那是一段日后自己回想起來都會被感動得想哭的日子。”我曾一度默念著這句話走過那些幽暗的午夜。
準確地說,直到“高四”第一次期中考試前,我還沒有真正地下定決心去努力,也可以說是還沒想好該怎么去下這個決心??傆X得時間還長,又恍惚覺得自己只要認真學一學便能比上次高考考得好很多。
那次期中考試結束之后回家,我爸拉我到一旁悄悄地問我:“兒子,你有沒有希望考上‘北大?”看著這個曬得烏黑且快要禿頂?shù)闹心昴腥?,我竟一時語塞。復讀的費用讓他老人家拿出大半積蓄,一個樸實少言的農(nóng)民,多么希望他唯一的兒子能給他爭口氣,讓他在家鄉(xiāng)揚眉吐氣一番。
那天晚上我想了好久,終于下定了決心——我一定要上“北大”。
腳踏實地,努力到感動自己
關于該如何刻苦學習這個問題,我瞄準了班里最刻苦的那個同學(目前也在“北大”讀書,是我的好友),選了他旁邊的座位,他干什么我干什么,他接水我也接水,他背歷史我也背歷史,他做英語我也做英語,他不上廁所我也不上。他永遠是以最快的速度跑去食堂吃飯,而我即使拖著略胖的身體也要趕上。
雖然比他多學一分鐘是極其困難的,但我總歸是在這樣的模仿中慢慢找到了自己的學習方法。我把每天的時間分成秒來用,我將喝水和上廁所的時間固定下來,將每天起床要做的事情一板一眼地定下來,每天進行定時定量的訓練以及一遍又一遍地復習基礎知識。那真的是一段現(xiàn)在我回想起來也被感動到想哭的日子。
那個時候我與舍友一直以鐵人自居,因為鐵人不怕痛苦,不知疲倦。那時候的我,只花5分鐘便可以從教室6樓奔到食堂2樓,吃完飯還能奔回教室多背半個小時的歷史;那時候每天早上鬧鈴一響,我便像打了雞血一樣跳下床,套上衣服背起書包跑到水房抹把臉就往教室跑;那時候我把歷史書背了不下5遍,把政治書也認真地抄寫了一遍;那時候近5年的數(shù)學高考題被我重復做了兩遍,我積累了3本數(shù)學改錯本,每天改錯剪下的紙條都可以裝滿一個垃圾筐;那時候我只穿老北京布鞋,因為穿這種鞋很省時間;那時候我把頭發(fā)剪得很短,只有到月底快放假時才去理發(fā)……這或許就是“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我一邊痛苦單調地重復學習,一邊安慰自己要享受痛苦,感覺到痛苦說明自己正在進步。
那個冬天是我最難熬的時候,因為我不知道未來是什么樣子,努力還沒看到成果,蟄伏還沒有等來化蝶。直到現(xiàn)在過去兩年多了,那個6樓東北角昏暗的小教室仍然會讓我在睡夢中一次次驚醒。
與誰同賞,萬里橫煙浪
“命運想叫我就此沉默,我卻偏要一鳴驚人,我一定要突出重圍,我要裸考上‘北大?!?我將這句話工工整整地寫在我“高四”的日記本里。我的成績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上升,進步越來越大。
一模是我考得最差的一次,我迎來了復讀生思維固化最嚴重的時候,也就是“瓶頸期”。不過我之前模仿的那位同學在一??汲隽藬?shù)學150分、英語143分、文綜271分的驚人成績。那天中午吃完飯,看著他在前面拿著《天利38套》邊走邊做,我心里五味雜陳,既敬佩又不甘。
這時“北大”的“博雅計劃”申請結果下來了,毫無疑問我連初試都沒過。那天我去老師辦公室上網(wǎng)查結果,看著界面上顯示“很遺憾,您暫時與‘北大擦肩而過……”,我差點哭出來。
后來,清華大學讓學校提交一份苗子生的簽名資料,班主任從班里叫了10個人去,而我不在其中。那段日子連天都是灰色的,沒人關注我在想什么,為什么而難過。好在后來舍友安慰了我一晚上。也是在那天晚上,我在筆記本上重重地寫下了這句話:“在高考這座大山面前,我們得自己學著去面對和解決問題,我們得嘗試著去獨立承擔后果和不斷超越自己?!蔽乙恢闭J為這才是高考的真正意義所在。
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周易》提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一模以后,我開始調整學習方法,更科學更有效地學習,把思考和總結作為第一功課。在后來的考試里,我的成績浮動很大,沒再進過全校前5名,但我卻堅信自己能在高考中一鳴驚人,因為我覺得我學到了東西,我覺得模擬題無法讓我發(fā)揮實力,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參加高考,好讓自己充分展示一下。
高考前我沒有一點緊張,上考場前我看著自己一年來做過的所有試卷以及厚厚的錯題本,反而信心十足。如果你準備了一片汪洋大海,但高考只取一瓢,那你便一定沒有問題。
經(jīng)歷了兩次高考,細細想來,真的是諸事未定之前一切皆有可能?!跋騺硗髻M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睂W過哲學的同學應該知道,發(fā)展不同于變化,進步的過程總是痛苦的,哪有一帆風順的前進?唯有堅韌不拔,始終畢全力,竟全功,待到春風得意,定能自在而行。最后,祝學弟學妹們能在即將到來的高考等來一場收獲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