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云
2017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開展一輪新的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對群眾反映強烈,問題比較突出的地區(qū)、行業(yè)和領域,采取強有力的措施,依法重點整治。要求與反腐結合起來,與基層“拍蠅”結合起來,既抓涉黑組織,也抓后面的“保護傘”。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批示,首次提出了掃黑除惡的概念。之后,總書記親自決策部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先后7次做出重要批示,并親自批準了《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督導工作方案》。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專門下發(fā)《關于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锻ㄖ分赋觯骸盀樯钊胴瀼芈鋵嶞h的十九大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樂業(yè)、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進一步鞏固黨的執(zhí)政基礎,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全國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自此,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正式啟動了。
《通知》提出了“三個結合”,一是把專項治理和系統(tǒng)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結合起來,二是把打擊黑惡勢力犯罪和反腐敗、基層“拍蠅”結合起來,三是把掃黑除惡和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結合起來。把掃黑除惡和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結合起來,就必須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為契機,下大力氣抓好基層政權建設、民主法治建設,大力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和依法治理工作,切實解決基層工作力量不足、基礎工作不扎實、履職能力不強等問題。
社區(qū)“兩委”班子要親自研究部署,層層抓落實,提高政治站位,要深刻認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掃黑除惡的要求,真正學深悟透,結合實際工作抓好落實,著力抓好軟弱渙散黨組織的整頓工作:
(一)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為掃黑除惡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各級黨委要把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工作與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結合起來,堅持固本強基、系統(tǒng)治理。按照不低于10%比例倒排確定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一對一地進行研究,找準問題的癥結,有針對性地制定整頓方案;結合社區(qū)“兩委”隊伍狀況摸排評估,對素質能力不高、不能適應工作需要、群眾意見較大的及時進行撤換調整;對管理混亂、矛盾糾紛突出的,幫助社區(qū)“兩委”把問題理清楚,把矛盾化解掉,把制度建起來落實好,對確屬“村霸”、涉黑涉惡的村干部,依紀依法嚴肅處理;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等制度,著力引導黨員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旗幟鮮明地同邪教迷信、黃賭毒等不法行為作堅決斗爭,使其成為群眾的主心骨。
(二)嚴格規(guī)范社區(qū)“兩委”換屆選舉,堅決把不符合條件的人拒之門外
加強對社區(qū)、“兩委”換屆的組織領導,樹立正確導向,嚴格人選標準。黨委要建立社區(qū)“兩委”人選負面清單和候選人聯(lián)審機制,切實把好“入口關”,嚴防“村霸”、涉黑涉惡人員進入社區(qū)“兩委”班子。加強對縣鄉(xiāng)兩級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推薦和選舉工作的組織領導,嚴把資格審查關,嚴防黑惡勢力向參政議政機構滲透。對黑惡勢力通過威脅、賄賂、利誘等方式破壞選舉的,堅決依法打擊。
(三)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有效發(fā)揮基層黨組織在掃黑除惡斗爭中的功能作用
在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下大力氣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特別是要堅決貫徹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的要求,把基層黨組織建成堅強戰(zhàn)斗堡壘,堅定不移筑牢黨的執(zhí)政基礎,讓黑惡勢力在基層沒有滋生蔓延的土壤?!敖M織力”是一個管理學的概念,在以往的加強基層黨的建設研究中并不常用。黨的十九大報告的這一提法,為基層黨組織加強自身建設提供了新的目標和方向,也為基層黨建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抓手、新的視角。對于基層黨組織來說,組織力就是基層黨組織憑借自身的組織體系和組織資源,對社會進行引導、整合和動員的能力。
當前,加強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沒有強大的組織力,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基層就得不到有效落實,基層黨組織自身的特殊地位和社會影響力也得不到具體體現(xiàn)。長此以往,基層黨組織就會逐步虛化、弱化甚至邊緣化,黨的執(zhí)政基礎就會被動搖。因此,組織力的提升不僅是當前基層黨組織加強自身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不斷鞏固黨的執(zhí)政基礎的關鍵所在,為有效發(fā)揮基層黨組織在掃黑除惡斗爭中的功能作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健全社區(qū)、村級民主管理監(jiān)督機制,堅決鏟除涉黑涉惡問題滋生蔓延的土壤
凡是涉及集體資產管理、發(fā)展壯大集體經濟和農村公益事業(yè)等村級重大事項,以及與多數(shù)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要問題,要堅持“四議兩公開”制度,要接受社區(qū)、村務監(jiān)督委員會監(jiān)督。要發(fā)揮社區(qū)、村規(guī)民約等社會規(guī)范的積極作用,培育鄉(xiāng)風文明,推動移風易俗。建立健全社區(qū)、村務財務公開公示等制度,健全民主管理監(jiān)督機制,提升基層治理水平,遏制黑惡勢力滋生蔓延。
一個地方有沒有黑惡勢力,人民群眾最清楚,掃黑除惡有沒有成效,人民群眾感受最深刻。要最大限度地把群眾發(fā)動起來,要善于把黨的群眾優(yōu)勢轉化為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工作優(yōu)勢,打贏掃黑除惡的人民戰(zhàn)爭。通過多種形式暢通舉報渠道,設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舉報信箱和網(wǎng)站,加大有獎舉報力度,提高獎勵標準。完善對舉報人、證人、鑒定人、被害人及其近親屬相關的保護措施,通過對人民群眾進行社會治安滿意度調查,敦促政府相關部門積極作為,切實履行監(jiān)督管理責任,以消除人民群眾的后顧之憂,確保預防打擊黑惡勢力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形成有效的社會治理、良好的社會秩序,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xù)?!?/p>
掃黑除惡是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迫切要求,是形成有效社會治理的現(xiàn)實需要,只有有力打擊震懾黑惡勢力犯罪,有效鏟除黑惡勢力滋生蔓延的土壤,人民群眾才能夠放心踏實地享受高質量的生活。這就要求,社區(qū)“兩委”班子要會同有關部門健全完善社區(qū)服刑人員、刑滿釋放人員、吸毒人員等重點人群的幫教管控機制,對社區(qū)矯正對象中有黑惡勢力犯罪前科的高危人員進行動態(tài)化、常態(tài)化管控。加強社區(qū)重點青少年群體、外來務工人員、無業(yè)人員等人群的服務管理工作,落實防范救助措施,防止其拉幫結派或被黑惡勢力拉攏利用。以強有力的舉措保障人民安居樂業(yè)、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切實解除人民群眾的后顧之憂,提供安全穩(wěn)定的預期。
習近平總書記說:“為什么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安全是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基礎,人民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石和歸宿。人民安全要靠法律保障,人民權益要靠法律維護”。“人民把權力交給我們,我們就必須以身許黨許國、報黨報國,該做的事就要做,該得罪的人就得得罪?!?/p>
以掃黑除惡為牽引,著力解決黃賭毒、拐騙人口、涉槍涉爆、兩搶一盜等違法犯罪問題,提高社會治安整體水平,提高社會整體治理能力,做到有黑掃黑、有惡除惡、有亂治亂。
隨著黨中央關于推進掃黑除惡與反腐敗斗爭相結合工作的逐步展開,從中央到地方已形成既要掃除黑惡勢力,又要鏟除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的共識,掃黑除惡與反腐敗相結合成為最大的工作亮點,出現(xiàn)了難能可貴的嶄新局面:
(一)掃黑除惡與反腐敗斗爭相結合已經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
從《通知》中可以發(fā)現(xiàn),已經開展10多年的“打黑除惡”專項斗爭,變成了“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從“打”到“掃”一字之變,其深度、廣度和力度前所未有。雖然只是一字之變,但表達的是中央高層對涉黑涉惡問題出現(xiàn)新情況新動向有力掌控以及對黑惡勢力一打到底的堅定態(tài)度,體現(xiàn)的是黨中央的意志與決心,十多年來,打黑除惡與反腐敗斗爭相結合始終伴隨著打擊黑惡勢力專項斗爭,但上升到國家戰(zhàn)略來部署還是第一次,掃黑除惡是一場人民戰(zhàn)爭,更是對“保護傘”的深挖。
(二)掃黑除惡與反腐敗斗爭相結合的法律基礎趨于完善
這次推進掃黑除惡與反腐敗斗爭相結合是在法律法規(guī)趨于完善的基礎上展開的,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著眼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戰(zhàn)略布局的總要求,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國共產黨章程》進行了修訂,既完善了國家根本大法,又完善了黨內根本法規(guī)?!吨腥A人民共和國監(jiān)察法》的出臺,奠定了國家監(jiān)察體系的法律基礎。同時,還對《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等黨內法規(guī)進行了修訂完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出臺《關于辦理黑惡勢力犯罪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對依法認定和懲處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依法懲處惡勢力犯罪、依法嚴懲“保護傘”等進行說明。中央紀委也出臺《關于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強化監(jiān)督執(zhí)紀問責的意見》,為搞好掃黑除惡與反腐敗斗爭相結合,實現(xiàn)紀法銜接、法法銜接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三)掃黑除惡與反腐敗斗爭相結合的綜合效果開始顯現(xiàn)
“打蛇要打七寸”,黑惡勢力的“七寸”,就是掌握一定權力并為其充當“保護傘”的腐敗分子。要把懲治“蠅貪”同掃黑除惡結合起來,堅決查處涉黑腐敗,嚴肅懲治放縱包庇黑惡勢力甚至充當“保護傘”的黨員干部。
自全國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以來,從中央到地方聯(lián)合動員部署、聯(lián)合查處,許多有影響的案件得以曝光,如:河北定州泉邱二村原村主任孟玲芬涉黑案;廣州黃埔區(qū)東區(qū)街劉村社區(qū)黨委原書記劉永添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案件;“保護傘”與黑惡勢力結成利益共同體的河南省洛寧縣狄治民涉黑團伙案等,掃黑除惡與反腐敗斗爭相結合的綜合效果開始顯現(xiàn)。
社區(qū)“兩委”班子要善于把本轄區(qū)工作中長期解決不了的難點問題與掃黑除惡工作充分結合,把掃黑除惡與基層“拍蠅”結合起來,利用掃黑除惡的有利契機,推動社區(qū)難點問題化解,將掃黑除惡和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相結合,既有力打擊威懾黑惡勢力犯罪,形成壓倒性態(tài)勢,又有效鏟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形成長效機制,不斷增強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營造安全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事關社會大局穩(wěn)定和國家長治久安;事關人心向背和基層政權鞏固;事關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yè)、實現(xiàn)偉大夢想。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關鍵時期作出的一項重大部署,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障和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必然要求,也是鞏固黨的執(zhí)政根基,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切實舉措。
(作者單位:西寧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