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燭
有一種愛情注定是沒有結果的,但依舊美麗?;蛟S,真正的愛情都是不考慮后果的,是瞬間的事情,具備著花的品質,該凋零就凋零吧,只要開放過就好。然而一旦把它最輝煌的瞬間保留下來(通過記憶抑或藝術作品),我們會詫異地發(fā)現:它其實已達到永恒的境界。相反,許多現實中的人們即使巧妙設計、苦心經營,也常常跟永恒相差一步之遙,甚至擦肩而過。
愛情并不僅僅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制造了浪漫,記憶才是它最大的造化。它在記憶中活著,哪怕當事人早已分手,早已衰老。我們可以斷定:這一段愛情并沒有死亡,只不過迫于諸多限制換了一種方式存活,生命力依然在回憶中延續(xù)著。這樣的愛情簡直是一件藝術品:雖然遺留有大量空白,其實比許多在現實中維持著、但早已失去了推動力的婚姻還要豐富。
什么才是愛情的結果,僅僅指婚姻嗎?僅僅指天長地久相廝守?假若這樣的話,諸多經典的愛情將被開除出局,譬如《羅馬假日》、《魂斷藍橋》,以及綜合了它們的影子的《廊橋遺夢》,直至人鬼情未了的《泰坦尼克號》……在我眼中,能夠擁有一段完美的記憶的,已經堪稱是終成善果的愛情了。別管它的過程多么短促。
在過程的短促方面,誰能夠跟《羅馬假日》比呢?它僅僅是一個女人一生中的24小時,也僅僅是一個男人一生中的24小時。然而當一個女人跟一個男人一生中最寶貴的24小時重合在一起了,卻創(chuàng)造了永恒。
對于那些因為愛情而相伴終生的幸運兒,可以按老習慣稱之為美滿的夫妻。
對于只能相互擁有24小時的這一對男女,我們只能含蓄地稱之為情人了。幸好,并沒有誰覺得他們真的不幸。羨慕還來不及呢。他們輕而易舉達到了令世俗我等望塵莫及的最高境界。
大家已習慣了根據維持時間的長短來命名“金婚”、“銀婚”、“鉆石婚”;但這一對度假的青年,僅用24小時就打制出鉆石質地的愛情,絲毫不顯得遜色。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他們同樣也是深受愛神佑護的幸運兒。他們的愛情只能在回憶中反復重演,但也將持續(xù)得跟分別后的余生一樣漫長。
有一種情人是不可能結合的,因為清規(guī)戒律、門第觀念抑或戰(zhàn)爭、災難與死神的重重阻撓,但他們依舊有相愛的權利,回憶的權利。譬如《羅馬假日》里的這一對,無力打破現實的制約,只能在內心深處保守這個秘密。秘密的花,有時比公開的果實還要纏綿悱惻。
有一種愛情是為分離而預備的,如同米蘭·昆德拉所說“為了告別的聚會”,但依舊美麗!
奧黛麗 赫本是好幾代中國男人做過的夢。她是因為那部電影《羅馬假日》而被夢見的。必須承認,她也曾經是我的夢中情人。上世紀八十年代,還是高中生的我,在南京新街口的大華電影院看了《羅馬假日》,仿佛一下子懂得了什么是愛情。我是按著《羅馬假日》的標準來理解并要求愛情的。愛情就該是浪漫的,超凡脫俗的,刻骨銘心,而又無怨無悔。從這個意義上講,赫本不僅以那張堪稱完美的臉蛋成為我的夢中情人,更是我的啟蒙老師,教會了我怎樣在世俗生活中保持對愛情的想象,甚至把它當作宗教來信仰。前幾天,收到蔣一談新出的小說集《赫本啊赫本》,既覺得突然,又不無熟悉之感。赫本啊赫本,這是一種似曾相識的呼喚。至少,它曾在我內心響起過。
看來,與我屬于同一代人的蔣一談,也做過這個夢的,甚至可能做著這個夢長大的。不,他還把這個夢給做大了,寫了一部以赫本的名字作為書名的小說集。而且添加了巨大的感嘆——赫本啊赫本,就像呼喚久別的情人?!逗毡景『毡尽返某霭嫒掌谑?011年5月4日,這一天是奧黛麗 赫本的生日。蔣一談《赫本啊赫本》特意選擇在奧黛麗 赫本生日當天出版。不僅如此,他還選擇了赫本飾演《羅馬假日》安妮公主的照片作為封面。那簡直是蒙娜麗莎的現代版。沉浸于羅馬假日浪漫愛情的赫本,用嘴唇抿住笑意,可微笑還是從眼睛里流露出來了。這跟蒙娜麗莎的微笑一樣耐人尋味。似乎還隱藏著更多與青春相關的秘密。既有對愛的回憶,又有對愛的憧憬。
通過蔣一談新書封面重讀赫本的微笑,遠去的羅馬假日又回到我眼前,那一對邂逅的青年男女似乎仍在廣場與街道上漫步,就像在云中漫步一樣瀟灑,根本不知道離別就要到來,離別已經到來,甚至連離別已成了往事。我不禁一聲長嘆。既是為他們一日長于百年的故事而嘆息,更是為自己的青春無故事而嘆息。赫本啊赫本,這個世界上,愛不是萬能的,可沒有愛是萬萬不能的。光有愛是不夠的,可沒有愛是遠遠不夠的。
蔣一談用新書封面上的赫本頭像,為自己的夢做了廣告。不,為我們這一代人的愛情夢做了廣告。雖然這個廣告做得有點晚了,因為我們都不年輕了,但畢竟證明我們曾經年輕過。
更重要的是,它還證明赫本依然很年輕,依然在微笑。我們忘掉赫本已于1993年死去。忘掉赫本即使還活著,也該82歲了。她仿佛還活在遇見美國記者派克的那一年,活在飾演《羅馬假日》時的年齡,剛剛二十歲出頭。她永遠只有二十多歲,想老也老不了。看著她那年輕的微笑,我們也不禁微笑了。既然蔣一談和我仍然承認赫本是心中的偶像,說明我們還是相信她的,還是相信愛情的。相信她的存在就是相信愛情的存在。相信愛情的存在,羅馬假日才充滿無限的可能。雖然我們并不年輕了,可相信愛情的人,老又能老到哪里去呢。
我不知道現在的80后,90后,怎么看待愛情?他們愛不愛看《羅馬假日》這部老電影?是否相信羅馬假日會變成真的?也許,愛情這個詞在他們眼中就跟那部黑白電影一樣老掉牙了?可像蔣一談和我這一代人,即所謂60后,經歷過八十年代理想主義的洗禮,追求人生的輝煌,此心屢遭挫敗,卻不肯泯滅。年輕時中過愛情的“毒”,不甘于平庸與世俗,認定天上一日勝過人間一年,雖然羅馬假日可遇不可求,卻難以抑制向往之情??峙抡怯捎趦刃纳钐帉ゴ?,浪漫,光榮,成功等大概念舊概念殘存著向往,即使已步入老男人行列,心理上仍是個老男孩,骨子里仍是理想主義者。赫本啊赫本,無形中成為我們愛情理想的形象代言人。愛情就該是放假,就該是光榮日,就該是親手打造的神話。就該是天上一對人間一雙,“東邊我的美人西邊黃河流”。
當然,《羅馬假日》的偉大在于超越了私奔,赫本的微笑燦爛之余不無沉重,因為重新扛起了公主的責任。《羅馬假日》不是甜品,而是五味俱全,尤其揭示了愛情可能遇到的殘酷,可能帶來的殘酷。蔣一談真正讀懂了《羅馬假日》看透了《羅馬假日》,他在《赫本啊赫本》這篇小說中,展現的是比《羅馬假日》更加殘酷的愛情,或者說他想把愛情的殘酷挖掘到極致。為了烘托兩個人的愛情,背景是兩個國家的戰(zhàn)爭,中國與越南的戰(zhàn)爭,乃至更遙遠的美國與越南的戰(zhàn)爭。而線索是刊登著赫本照片的1950、1960年代的美國雜志,被從大洋彼岸帶到戰(zhàn)場上,從一個戰(zhàn)場到另一個戰(zhàn)場,又從戰(zhàn)場帶到后方,把兩場戰(zhàn)爭給串聯起來,乃至把愛與恨,生與死給串聯起來……赫本依然在雜志的封面無辜地微笑著。歲月變了,環(huán)境變了,只有她的微笑不變。
我把《赫本啊赫本》當作小說家蔣一談所做的一個白日夢。為了替故事中主人公掩埋一段柏拉圖式愛情,作者打造了何其昂貴的犧牲品,甚至讓赫本的笑容為之殉葬。蔣一談的這個與愛情有關似乎又無關的白日夢,做得可真夠大方的。這天才般的想象力與巨匠般的創(chuàng)造力,我寧愿相信是由赫本的微笑所點燃的。難怪有人讀完《赫本啊赫本》,把作者蔣一談稱為“四十二歲少年”。蔣一談心中有一個赫本,正如達芬奇心中有一個蒙娜麗莎。盡情地翱翔吧,美神會借給你一雙翅膀。只是,在夢醒之前,一定要及時歸還。畢竟,現實與夢大不一樣,徹底是兩個世界。在兩個世界之間游刃有余地穿梭,何其困難,又何其令人向往。赫本啊赫本,請為我停留,請對我笑一下。
我已記不清看過多少遍《羅馬假日》了,四遍、五遍抑或更多?對于經典的愛情,人是不會感到厭倦的,哪怕永遠只是局外人。每個人心里都有類似的渴望、類似的夢想,只不過難以實現罷了。正是這種難度,反而使我們樂意相信:它是真的。這是現實之外的現實,這是平庸的日常生活之外的浪漫假日,這是夢,這是詩。
欣賞別人的愛情,同樣能幫助我們超越現實。我們只比他們少了一點運氣,少了一點勇氣。僅僅因此,就只能永遠滯留在他們的彼岸。生命中若連這種彼岸的風景都不存在,將顯得何其蒼白?那還能信任什么呢?
奇怪的是,我總是記不住男女主人公的真實姓名。他們像兩個無名氏,我在反復觀看無名氏的愛情。為方便起見,我把他們一個叫做記者,一個叫做公主,可見其身份給人的印象之深。后來又索性以扮演者的名字來代替:一個叫派克,一個叫赫本。赫本在羅馬(而不是好萊塢 )巧遇派克,各自隱瞞身份相聚一晝夜之后又翩然離開……
因為《羅馬假日》的緣故,我覺得這兩位演員此生也再不應該有合作機會了。兩張面孔擺在一起,只能使人聯想到《羅馬假日》,會失真的,除非給《羅馬假日》拍個續(xù)集,抑或老年版。
我經常胡思亂想:記者和公主若老了之后,還有緣相會該怎么辦?記者或許已升任報社總編,公主說不定已是皇太后了。他們是否還能透過被歲月摧殘的容顏辨認出對方?該如何面對年輕的一段情史(雖然只有24小時),尤其是和現實加以對照的時候?如果索性過了離退休的年齡也好,至少可以擺脫折磨了他們一生的那種忌諱,他們的秘密,純粹是因為忌諱(包括自身的責任)而造就的。
他們是否會遺憾:要是年輕時不那么負責就好了,記者可以辭職,公主可以私奔,倒也不失為反封建的壯舉。但那已是另一種風格的故事了。
既然已經選擇了,還是索性別再見面為好。所以《羅馬假日》的結尾,安排的并不是懸念,而是一個畫得很圓滿的句號。
公主臨別的那次記者招待會,注定是他們此生的最后一面。多感人啊。遺憾也是一種美感。彌補遺憾極容易不小心損傷了美感。
許多愛情都是因為遺憾而長生不老的,《羅馬假日》也不例外。愛情是沒有工作日的,永遠是放假的感覺。真正的情人必須具備藝術家的素質,把彼此的關系當作藝術品來對待:知道什么時候該戛然而止,什么地方該精致,什么地方該粗礪,什么地方該留有必要的空白。
愛情總是一次性完成的,是拒絕修補的(那只能畫蛇添足)。
像稍縱即逝的《羅馬假日》,似乎只是愛情的半成品(他們只是在離別的鐘聲中才吻了一下,但這或許比肌膚相親還要刻骨銘心),其實使事物的發(fā)展停頓在高潮。
《羅馬假日》沒有“床上戲”,是柏拉圖式的經典,剔除了肉欲的成分,迫使我們把注意力全集中在愛情屬于精神的那一面。只有精神才會戀愛,當精神戀愛比肉體狂歡還要重要,則說明它打下的烙印將更為深刻。正因為這樣,它才會“保鮮”(不僅指這部電影,還指這部電影里的愛情))。他們的愛情永褒青春,他們的靈魂僅僅在現實中會合了一天,卻完成了可供一生享用的盛宴,而不是一頓即食的快餐。
赫本在照片上風韻猶存。我前些年還從電視上見到白發(fā)蒼蒼的老派克。《羅馬假日》里的男女主人公,老了的話也該是這番模樣吧?但他們還是不要再見面為好。
只要記憶力還保持著,宴席不會結束。所有的觀眾也不會提前退場。還有比這更好的結局嗎?存活在各自心目中,都是對方最年輕、最完美的形象。打破了它才會更加遺憾。
沒有什么愛情,能比《羅馬假日》更遺憾的了。也沒有比它更完美的了。
沒有什么愛情,能比《羅馬假日》更短暫的了。也沒有比它更長久的了。
在我們周圍幾乎找不到這樣的。沒有比它更古典的,也沒有比它更年輕、更富有生命力的了。
赫本會老,派克會老?!读_馬假日》里的那一對情人,卻是不會老的。
“你喜歡哪部電影 很多人常常這樣問我。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如果非說不可的話,我就借用公主會見記者時赫本說的那段著名的臺詞作答:許多電影都令人難忘,要說喜歡哪一部一時也很難……不,《羅馬假日》!當然是《羅馬假日》?!?/p>
這段話不是我說的,是拍有《遠山的呼喚》、《幸福的黃手帕》的日本導演山田洋次說的。但也是我想說的。看來《羅馬假日》吸引著的、影響著的遠遠不只我一人。
因為這部電影,我甚至對羅馬這座城市產生了更多的好感。在此之前我最向往巴黎,后來卻崇拜羅馬了。我不關心那兒的歷史傳統(tǒng)或假日經濟什么的,只知道那兒有愛情的遺址,在許多人都已不相信愛情的時代。巴黎的艷遇與羅馬的邂逅是有區(qū)別的。
但是,我今生即使有周游世界的條件,也不會去羅馬的。我怕自己的夢會被打碎。這已是我的最后一個夢了。
只有這樣,才能對一座城市(包括在城市里逗留過的那兩個虛構的人物 )保持著充沛的想象力。
《羅馬假日》結尾有公主與記者無聲的對視(在招待會上),山田洋次曾想象著公主的語氣加以注釋:“對了,你原打算給我拍照,寫獨家報道來著,后來又變卦了。那是因為愛上我了吧。我也愛你呀!我要永遠珍藏這份愛。見到了你使我得到了人生最大的幸?!?/p>
派克當時說了一句有聲的臺詞:“恐怕無人會背棄公主的信賴吧?!彼粌H犧牲了愛情,還自愿地額外犧牲作為職業(yè)記者本已到手的一次賺錢或晉升的機會。
愛的犧牲肯定是一種損失,會造成缺憾。但愛情正是因為做出了犧牲而顯得偉大。懂得犧牲的情人才是合格的情人,才配擁有偉大的情感。他們是以犧牲的方式向愛情敬禮呢?!读_馬假日》禮贊的是一種無私的境界,一種“大愛”。
看完之后我在想:有自私的愛情嗎?自私的愛情算得上愛情嗎?自私的人,什么時候才能懂得去愛呢?愛的犧牲幾乎無處不在,是無法逃避的問題,只有當情感上升到無私的程度,才會心甘情愿,并且視為奉獻。但說實話,這其實挺難的。
我特意選擇新世紀的一個節(jié)日,來重溫《羅馬假日》。但愿這不是一份太古舊的禮物。但愿天籟般的愛情永遠不會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