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宇 [紹興文理學院,浙江 紹興 312000]
魯迅先生的生平事跡多次被搬上銀幕,光紀錄片就有《魯迅生平》 (1956)、《魯迅戰(zhàn)斗的一生》 (1976)、《魯迅傳》 (1981)和《魯迅之路》 (1999)等四部,傳記電影也有《故園風雨》 (1991)和《魯迅》 (2005)等兩部。這些電影以視覺藝術的形式來展示魯迅的人生經(jīng)歷和內(nèi)心世界,建構(gòu)了不同的魯迅影像。特別是電影《魯迅》力求以日常生活的視角來表現(xiàn)魯迅充滿生活氣息的一面,構(gòu)建了銀幕上的“人間魯迅”新形象。影片采用寫實與寫意相結(jié)合的表現(xiàn)手法來講述魯迅最后三年的生命歷程,并通過魯迅與妻子、兒子,魯迅與青年朋友以及魯迅與革命同志這樣幾組關系,來表現(xiàn)魯迅對親人的關愛,對摯友們的熱忱、對青年一代的扶持,以及與黑暗現(xiàn)實斗爭的堅決。電影《魯迅》“將魯迅定位在偉人與普通人之間,并以寫實和寫意相融合的方式展現(xiàn)了革命家與文學家、‘戰(zhàn)士’和常人在魯迅身上的統(tǒng)一,從而展現(xiàn)出一個豐富而又立體的魯迅形象”。
電影《魯迅》非常注重展現(xiàn)魯迅溫馨的日常生活畫面,特別是在家庭生活中,“魯迅與許廣平夫妻間的相濡以沫以及與海嬰的玩耍嬉戲等生活細節(jié)展現(xiàn)了他作為丈夫和父親溫情的一面”。影片也正是通過魯迅與妻子、兒子之間的情感交流,細膩地描繪了魯迅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
魯迅與許廣平夫妻間相濡以沫的愛情是電影著重表現(xiàn)的一個方面。在上海生活的最后三年里,魯迅由于肺癌身體每況愈下,許廣平非常擔心,看著魯迅肺部的X光片便哽咽著流下了淚水。魯迅安慰著妻子,希望她不要為自己傷心,并嚴肅地告訴她:“不要難過了,現(xiàn)在我最不喜歡眼淚,因為它是最無用的東西?!庇捌校瑑扇藴剀暗那楦猩疃际峭ㄟ^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來表現(xiàn)的。影片中,魯迅與許廣平也有過一次吵架。原因是魯迅的病情日益加重,許廣平希望魯迅能戒煙,去俄羅斯進行療養(yǎng),而魯迅不愿意,許廣平對此不理解,爭執(zhí)了一下后,便一直不說話。望著生氣的妻子,魯迅從身旁的書柜中拿出《雁門集》,抽出書中風干的楓葉,念了段《臘葉》,許廣平聽完之后就哭了。魯迅湊過去,手停了一下,啪啪兩下一拍,她還哭。于是他拿了煙,靠在妻子邊上抽煙,一直等她哭完、睡去,魯迅翻身繼續(xù)寫作。
在這個溫馨的家庭里,作為慈父的魯迅格外疼愛兒子海嬰。在一個寒風瑟瑟的冬日里,圍著圍巾的魯迅拉著邊走邊跳的小海嬰到內(nèi)山書店去。年幼的海嬰對著書店老板道的一聲日文“早上好”,魯迅渾厚的笑聲中帶著欣慰和歡喜。調(diào)皮的小海嬰爬到書架的最高處去取一本書,一不小心跌落了下來,幸虧魯迅及時摟住將要摔下來的海嬰。沒有責備,沒有怒罵,父子相視一笑,消除了所有的擔憂和恐懼。又如在過年時,父子緊挨著坐在飯桌上,魯迅用一支筷子沾了沾自己杯中的酒,偷偷地給海嬰小嘬了一口,小海嬰對著父親頑皮一笑,繼續(xù)吃著自己手中的食物,魯迅則飽含著深情望著海嬰搖搖晃晃的腦袋。此外,魯迅經(jīng)常帶著海嬰逛街、買零食、看電影,諸如此類的情節(jié)讓觀眾真切感受到魯迅作為父親細心的一面以及魯迅對海嬰的深深父愛。
魯迅與家人日常的生活場景非常溫馨而自然,很容易將觀眾帶入魯迅的生活世界。影片中就有許多鏡頭表現(xiàn)魯迅同兒子海嬰共浴,嬉笑打鬧,其樂融融的歡樂場面,以及魯迅帶著海嬰逛街、買零食、看電影等情節(jié)。影片中通過魯迅一家人溫馨而快樂的這一幕,一下子使人們印象中魯迅那種刻板的戰(zhàn)士形象被瓦解了,取而代之的則是充滿人間氣息的魯迅。
魯迅身邊一直圍繞著許多文學青年,魯迅給予了他們無私的幫助?!白鳛槲膲I袖和前輩,魯迅總是對青年們給予關心和提攜,他幫助青年藝術家請日本老師講解木刻版畫創(chuàng)作原理并親任現(xiàn)場翻譯,幫助蕭紅、蕭軍出版小說,并拿出小說《故事新編》支持巴金等青年作家的文學出版計劃”??梢哉f,電影《魯迅》 特別注重對作為青年們良師和益友的魯迅形象的塑造。
影片開頭處,導演就為觀眾呈現(xiàn)了魯迅在北師大向?qū)W生們發(fā)表演說的場景。他在演講中說:“……知識階級永遠是精神界的戰(zhàn)士,他永遠不滿足現(xiàn)狀,永遠不顧利害,他永遠處于痛苦并隨時預備做出犧牲。因此,他必然是獨立而且清醒的,從不人云亦云,見風使舵或隨波逐流,也從不一窩風地充當看客或虛張聲勢地跳到臺上去做戲……”這段話自然包含了魯迅對青年們的殷切期盼。不僅如此,影片在許多地方表現(xiàn)了作為文壇領袖和前輩的魯迅對青年們的關心、提攜和愛護。在影片中,魯迅幫助青年藝術家請日本老師講解木刻版畫創(chuàng)作原理并親任現(xiàn)場翻譯,拿《故事新編》支持巴金、黃源等青年作家,為他們新辦的雜志寫稿,指導他們校稿翻譯。
在影片中,與魯迅往來最密切的是蕭紅和蕭軍。魯迅不僅給予他們慷慨的相助,也給予情感上的關心。魯迅為蕭紅的小說《生死場》作序,還幫助蕭紅、蕭軍出版作品,讓二蕭兩人有了穩(wěn)定的經(jīng)濟來源,生活得以改善。當蕭紅、蕭軍二人的感情出現(xiàn)問題時,魯迅悉心疏導蕭紅低落的情緒,并與蕭軍傾談,希望由此緩和兩人間的矛盾。此外,影片還有許多與二蕭相處的日常生活場景,如二蕭在魯迅家中的新年聚會、他們一起幫助受傷的黃包車師傅等。又如魯迅向蕭紅談論她服飾搭配的問題。當看到蕭紅穿著的紅上衣和咖啡色裙子時,魯迅評論道:“你的上衣和裙子搭配的顏色不太好看,裙子是咖啡色的,還帶著格子,渾濁得很。紅上衣應該搭配紅裙子,或者黑裙子?!敝T如此類的生活情節(jié),都突顯了日常生活化的魯迅形象。
魯迅是青年們的導師,也是一個革命者。在電影《魯迅》中,就有許多表現(xiàn)魯迅與反動派不屈不撓斗爭的情節(jié)。當國民黨特務找上魯迅,奉勸其退出與國民黨作對的組織,并保證能將其從國民黨的黑名單中撤銷時,魯迅毫不猶豫地予以回絕,態(tài)度非常堅決。在魯迅病情十分嚴重的時候,宋慶齡要求魯迅立刻接受治療,并提到魯迅的生命不是屬于他個人的,而是屬于中國革命的。而魯迅則拒絕了去蘇聯(lián)療養(yǎng)的安排,并堅持留在國內(nèi)繼續(xù)與敵人周旋和斗爭。魯迅還積極參與營救潘梓年和丁玲,支持“左聯(lián)”的各種革命活動,尤其是他與楊杏佛、瞿秋白的段落最讓人難忘。
影片中,魯迅營救被捕的丁玲、潘梓年等“左聯(lián)”成員,悼念被暗殺的楊杏佛,保護營救瞿秋白等情節(jié)都突顯了革命家魯迅的形象。在丁玲和潘梓年被捕后,魯迅現(xiàn)身于民權(quán)保障同盟對丁、潘的營救會上,表示丁玲的小說還未寫完,但出版社可以立即安排出版,并要求將丁玲的稿費寄給其母親。他希望這些舉動對于營救丁玲有一定的幫助。楊杏佛一再遭到國民黨當局的威脅恐嚇,在其前往中研院的途中慘遭特務襲擊,中槍身亡。在魯迅得知楊杏佛遇難后,明知自己正被國民黨特務所監(jiān)視,生命會受到威脅,但仍舊不顧個人安危,毅然決然地前去參加送殮儀式。大雨中,他緩緩走入靈堂,痛失友人和對敵人的憤慨之情溢于言表,并作《悼楊銓》一詩:“豈有豪情似舊時,花開花落兩由之。何期淚灑江南雨,又為斯民哭健兒?!庇捌械聂斞概c瞿秋白互為親密的戰(zhàn)友,也是相互欣賞的知音。當瞿秋白遭遇危險時,魯迅讓其在自己家中避難;瞿秋白被捕后,他又積極展開了營救;而當其遇害后,魯迅則又帶病為其編輯出版《海上述林》的遺稿。
總之,魯迅是一個鮮活的歷史人物。然而,“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里,人們只看到斗士魯迅的堅硬、陽剛和強大,卻感受不到文人魯迅的溫軟、陰潤和深情,這顯然不是真實的魯迅”。電影《魯迅》既注重刻畫革命家的魯迅,也側(cè)重描繪魯迅生活中的平?,嵤拢@些日常生活場景無疑拉近了觀眾與魯迅間的距離,消除了與偉人魯迅的隔閡感。就此而言,電影《魯迅》“實現(xiàn)了以文學想象的方式將精神思想豐富而又復雜的魯迅變成一個可視、可感和可親近的銀幕形象”。影片中,“魯迅既有‘橫眉冷對千夫指’金剛怒目的一面,同時也有‘憐子如何不丈夫’柔情滿懷的一面”。可以說,電影《魯迅》正是通過視聽藝術形式將魯迅的形象可視化,不僅突破了以往魯迅主題影片拘泥于政治說教的局限,淡化了政治色彩,而且還塑造了充滿生活氣息的“人間魯迅”形象,為觀眾認識魯迅、了解魯迅提供了有效途徑和渠道。
①②③⑤ 卓光平:《論當代傳記電影中的魯迅影像建構(gòu)》,《當代電影》2017年第10期,第178頁,第178頁,第178頁,第 177頁。
④⑥ 卓光平:《“劍”“書”合一:越文化對魯迅的影響新論》,《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6年第6期,第189頁,第18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