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瑞,聶源宏
(1.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貴陽 550081;2.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院,陜西 楊凌 712100)
挑流鼻坎因其構造簡單、成本較低,是我國應用廣泛的消能措施,據(jù)資料統(tǒng)計[1],世界大、中型水利工程岸邊溢洪道多采用挑流消能(我國約為85%,國外約為75%)。為適應不同工程特點,不同體型的挑流鼻坎得以提出。斜鼻坎[2]一側導墻短一側導墻長,斜交于出口軸線,可以通過改變其挑角和導向來控制水舌的挑距和落水位置;舌形挑坎[3]去掉常規(guī)挑坎出口處邊墻,可以使挑射水舌橫向充分擴散,減小入射水流的單寬流量;窄縫挑坎[4-8]是一種收縮式消能工,其借助于邊墻的收縮迫使水體變形,使水體形成縱向和橫向立體式擴散,減小單位面積的入水能量,其中窄縫挑坎包括直墻窄縫挑坎、曲線邊墻窄縫挑坎和曲面貼角窄縫挑坎幾種形式。
瑪爾擋水電站最大壩高211 m,正常泄洪水頭達到了190 m,相應下游水深僅10 m左右,其溢洪道三孔挑坎布置集中,前后錯開的幅度有限,其水舌無法形成空間上的充分錯開,造成較為集中的入水,而設計要求溢洪道挑流鼻坎水舌要在死水位時不沖砸本岸,并且左右岸坡腳最大沖深高程設計洪水保證在3 065 m以上、百年一遇洪水保證在3 070 m以上,因而消能防沖問題較為嚴峻。為滿足設計要求,參考以上挑流鼻坎體型,對瑪爾擋水電站進行了整體模型試驗,通過不同挑坎體型的比選,曲面貼角窄縫挑坎較好地滿足了泄洪防沖設計要求。
黃河瑪爾擋水電站位于位于青海省瑪沁縣境內的黃河干流上,是龍羊峽上游湖口至爾多河段規(guī)劃推薦開發(fā)的第12個梯級,工程規(guī)模為1等大(Ⅰ)型工程。其樞紐布置為: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右岸岸邊溢洪道、右岸電站進水口,三者基本上呈“一字型”布置;泄水建筑物采用右岸3孔溢洪道及1孔泄洪洞聯(lián)合泄洪。其中,溢洪道設計方案堰閘段沿水流方向長50.0 m,單孔凈寬10.5 m,閘室設事故檢修門和弧形工作門各一道,泄槽段由兩中隔墻分開,分為左孔、中孔、右三孔,泄槽陡坡段緊接鼻坎反弧段?,敔枔跛娬菊w模型試驗平面布置見圖1。
圖1 瑪爾擋水電站整體模型試驗平面布置圖(單位:m)Fig.1 Layout of model test of Maerdang hydropower station
試驗模型按重力相似準則設計制作,根據(jù)試驗要求,模型長度比尺定為Lr=100。其他相關物理量比尺如下:流量比尺Qr=Lr5/2=100 000;流速比尺Vr=Lr1/2=10;時間比尺Tr=Lr1/2=10;糙率比尺nr=Lr1/6=2.154 4。
為確保模型水力條件與原型相似,模型制作范圍為:上游庫區(qū)做至壩軸線以上775 m,下游河道做至下游壩坡坡腳以下約1 200 m,其中下游壩坡坡腳后920 m為動床,其后280 m為定床。消能區(qū)左、右岸混凝土護岸,人工、天然高邊坡均為定床。下游動床以天然散粒體沙石模擬河床基巖和覆蓋層。按設計提供的消能區(qū)河床基巖抗沖流速V=4.5~5 m/s和覆蓋層抗沖流速V=1.5 m/s,根據(jù)伊茲巴什公式的計算結果,河床基巖模型沙、覆蓋層模型沙當量粒徑范圍分別為取5~8 mm、0.5~1.0 mm。特征水位及相應下泄流量見表1。
表1 特征水位及相應下泄流量Table 1 Characteristic water level and corresponding discharge
溢洪道三孔挑坎位置集中,需要對各挑坎水舌的形狀、分散程度、落點位置及導向角度等進行對比、選擇和優(yōu)化。試驗先后進行了斜鼻坎、短邊墻舌形挑坎、直墻窄縫挑坎、曲面貼角窄縫挑坎的體型比選,以期使三孔挑坎相互適應,使三孔水舌能夠在死水位(3 265 m)跨岸,水舌落點能夠充分擴散,減輕消能區(qū)兩岸坡腳沖刷深度(坡腳最大沖深高程設計洪水不低于3 065 m,百年一遇洪水不低于3 070 m),以保證兩岸坡腳的防沖穩(wěn)定性。
溢洪道三孔挑坎采用挑流斜鼻坎,通過調整挑坎的斜口方向以及導向角度,以使三孔水舌散落錯開,減輕下游沖刷深度,調整后的體型見圖2。左、右兩孔挑坎體型相同,布置對稱,挑坎起始斷面與陡坡反弧末斷面之間有5 m長的水平段,挑坎最大挑角為45°,中孔挑坎向下游延伸,最大挑角為39.391°。該方案的沖刷深度可以滿足要求,百年一遇洪水下游左右岸邊坡腳最深點高程為3 071.4 m和3 071.2 m,本岸坡腳也沒有明顯的沖刷,不足之處在于斜鼻坎的遠端水舌縱向拉伸較遠,而斜開口近端水舌起挑較早,導致在死水位時水舌直接砸落在本岸上,無法滿足死水位跨岸的要求。
溢洪道三孔挑坎采用短邊墻舌形挑坎,其體型見圖3。三孔挑坎末端高程及位置錯開布置,以期使三孔水舌相互錯開分散入水,減輕水舌對下游河床的沖刷。從試驗結果來看,三孔水舌較為分散,呈扇形打開狀入水,百年一遇洪水下游左右岸邊坡腳最深點高程為3 070.4 m和3 070.1 m,基本可以滿足要求,但由于為使水舌相互錯開,導致水舌入水點距本岸較近,在本岸左右岸腳形成了10 m和5 m的沖坑,不利于大壩的穩(wěn)定,而且該方案在死水位下三孔水舌不能完全跨岸,不能滿足要求。
圖2 斜鼻坎體型圖(單位:m)Fig.2 Body figure of oblique flip bucket
圖3 短邊墻舌形挑坎體型圖(單位:m)Fig.3 Body figure of tongue-type flip bucket
溢洪道三孔挑坎采用直墻窄縫挑坎,挑坎體型見圖4。三孔挑坎在死水位時都可以跨岸,能夠形成縱向擴散式窄縫水舌,但縱向拉開的幅度有限,挑坎體型瘦高縱向收縮凸顯導致其內部水流交匯碰撞而激起水花,三孔水舌顯得比較凌亂,落點也相對集中。百年一遇洪水下游消能區(qū)沖淤狀況為:河床中部形成一集中沖坑,坑底高程為3 058.4 m;左、右兩岸邊最深點高程分別為3 071.2 m和3 063.5 m,右岸沖深較深。直墻窄縫挑坎水舌在死水位能夠跨岸,但不能形成理想的縱向擴散水舌,下游沖刷也不滿足要求,因此未予采用。
通過以上三種不同挑坎體型優(yōu)化方案的對比試驗,得出以下結論:由于三孔挑坎布置比較接近,且高程相差不大,即便三孔挑坎都能形成擴散充分的水舌,因水舌落入河床的前后位置無法完全錯開而導致相互疊加,加重了對下游河道的沖蝕作用,下游河道左右坡腳沖刷深度難以控制;要想盡量減輕水舌對下游河床的沖刷,保證大壩下游左右岸邊坡的安全及穩(wěn)定,只有使溢洪道三孔挑流鼻坎的水舌空間立體充分擴散,這樣可以擴大其入水范圍,并且有效避免相互疊加,從而降低對下游河床的沖刷作用。
圖4 直墻窄縫挑體型圖(單位:m)Fig.4 Body figure of straight wall slit-type flip bucket
基于以上認識并結合已有工程經驗,確定溢洪道三孔消能工采用曲面貼角挑坎。曲面貼角窄縫挑坎可以變化收縮曲率,在保證必要的收縮比的條件下,不致使流態(tài)紊亂,而且其底槽的設置可以增加水舌的縱向擴散長度,又可通過調整底槽坡度來滿足低水位溢洪道水舌跨越本岸的要求。通過對曲面貼角挑坎結構的優(yōu)化,得到了能夠滿足要求的推薦方案,其體型見圖5。溢洪道三孔采用對稱曲面貼角窄縫挑坎,挑坎邊墻以圓弧收縮。在平面布置上,左、右孔挑坎在以中心線為對稱軸,各自向左、向右偏轉4.5°,末端平齊,中孔不偏轉。挑坎底板為5°挑角的斜坡,斜坡段內兩側設曲面貼角體,底板加設底槽。
圖5 推薦方案曲面貼角窄縫挑坎體型圖(單位:m)Fig.5 Body figure of curved slit-type flip bucket
曲面貼角窄縫挑坎依靠兩側邊墻和曲面貼角體將水舌向中間導向,使水舌自身在空中碰撞對沖,改變水體的相互作用和下泄形式,加劇了水流的紊動耗能。對沖后水舌產生運動擴散,在縱向成薄形扇狀,外部水舌側卷形成一定的橫行擴散,水舌受空氣阻力和摻氣消減部分能量后,擴散入水,可以大大減小射流對下游河床的沖刷能力。通過調整底部凹槽的坡度及其邊墻高度,可以增大水舌的挑距,滿足死水位跨岸的要求,同時底部水舌對下泄水體形成分流空間擴散,使水舌的落水點更為擴散。設計水位下推薦方案曲面貼角挑坎具體水舌形態(tài)見圖6,可看出三孔水舌可以形成縱向拉伸和橫向擴散,水舌立體分散入水,避免了水舌疊加,減小單位面積的入水能量,有利于減輕下游河道的沖刷。
圖6 推薦方案曲面貼角窄縫挑坎水舌形態(tài)Fig.6 Nappe flow of curved slit-type flip bucket
設計要求死水位時,三孔溢洪道水舌都要跨岸,試驗觀測了三孔水舌的起挑水位以滿足設計要求。庫水位為死水位溢洪道三孔全開泄洪時,三孔水舌主流均能跨越其出口岸坡,水舌內緣在河床內的入水點距離本岸坡腳約5~10 m,只是水舌內緣稍顯不夠光滑,有一些零散的水滴散落在岸坡上,散落水滴對本岸基本沒有影響,可以滿足溢洪道在死水位泄洪運行的設計要求。
試驗對推薦方案進行了不同組次模型放水,驗證其泄洪消能效果,典型工況下沖刷情況見表2。由于對下游河道的泄洪消能區(qū)采取護岸不護中的措施,設計著重要求左右岸坡腳最大沖深高程設計洪水保證在3 065 m以上、百年一遇洪水保證在3 070 m以上,以保證左右岸岸坡的防沖穩(wěn)定及安全,從表2可看出,三個組次下左右岸坡腳均能夠滿足要求。表明推薦方案曲面貼角窄縫挑坎體型及其布置合理,消能較為充分,可以消能防沖的要求。
表2 典型工況沖刷情況Tab.2 Typical condition of erosion
圖7 設計洪水下沖淤地形圖(單位:m)Fig.7 Terrain by scouring and silting of design flood
圖8 百年一遇洪水下沖淤地形圖(單位:m)Fig.8 Terrain by scouring and silting of hundred-year flood
圖9 30年一遇洪水下沖淤地形圖(單位:m)Fig.9 Terrain by scouring and silting of last flood in 30 year
曲面貼角窄縫挑坎的兩側邊墻和貼角體可以將過流水體向中間導向,形成水舌自身的劇烈擠壓碰撞消能,同時出坎水舌受空氣阻力和摻氣作用進一步消減能量,消能效果較好。曲面貼角窄縫挑坎水舌既形成縱向拉開,又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橫向擴散,其落水點較為分散,有利于充分利用下游河道的水墊作用,減輕下游河道的沖刷深度,這對下游河道水位淺,沖刷深度要求高的工程較為適用?,敔枔跛娬咀畲髩胃?11 m,正常泄洪水頭達到了190 m,相應下游水深僅有10 m左右,而其泄洪建筑物集中布置,前后錯開的幅度有限,其水舌無法形成空間上的充分錯開,較為集中的入水,設計要求溢洪道挑流鼻坎水舌要在死水位時不沖砸本岸,并且左右岸坡腳最大沖深高程設計洪水保證在3 065 m以上、百年一遇洪水保證在3 070 m以上,因而面臨嚴峻的消能防沖問題。將曲面貼角窄縫挑坎應用到瑪爾擋水電站模型試驗中,可以使三孔水舌在死水位跨岸,下游河道左右岸坡腳的沖刷深度也滿足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