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金山
學(xué)會感恩是人生幸福的基礎(chǔ),不懂得感恩的人很難體驗到幸福的滋味。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xué)會感恩,不想養(yǎng)個“白眼狼”。
不少父母都很重視感恩教育,為什么孩子還不懂得感恩?感恩源于孩子的感受,要么孩子的感受沒有被看見,
要么父母的感受孩子看不見。
孩子的感受沒有被看見——不需要感恩。很多父母覺得為孩子付出了很多,孩子卻不買賬。這種付出未必是孩子需要的,或者說是孩子感覺不舒服的,孩子的感受沒有被看見。正如流行的一句話“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被強迫要求穿脫衣,孩子感覺到的是被控制,當(dāng)然不需要感恩。再比如,逼著孩子去上沒興趣的培訓(xùn)班,父母再辛苦的接送,孩子可能是反感的,也不會感恩。當(dāng)孩子的感受被看見,合理需要被滿足,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受到幸福快樂時,會感到世界一切都很美好,會忍不住想要感恩人,感恩大自然,感恩一切。
父母的感受孩子看不見——不懂得感恩。感受連接感恩的通道。如果孩子看不到父母的真實感受,周圍的人都屏蔽自己的感受,不讓孩子看見,那么孩子就不懂感恩。比如媽媽很喜歡一個精致美味的蛋糕,也很喜歡吃,但告訴孩子說,媽媽不喜歡,你一個人吃吧,孩子沒有看見媽媽的真實感受,沒有必要分享,就會一個人“獨吃”;再比如,孩子看見爸爸感冒不舒服,孩子說要給爸爸一杯水或捶捶背,爸爸說不用了,沒事的。長此以往,這等于暗示孩子大人的感受、被人的感受不重要,不用理會。這樣的孩子又怎么懂得感恩呢?
當(dāng)然,真正愛孩子的父母,是不會期望孩子感恩的。反而會感恩孩子的到來,很享受對孩子所做的一切,而不會覺得自己是辛苦付出的、需要被感恩的。沒有愛的能力的父母很期待孩子要感恩自己、回報自己,把養(yǎng)育孩子變成有回報的交易。當(dāng)真正的愛不斷流向孩子時,感恩的品質(zhì)就會慢慢形成。
我的感受被看見,你的感受我看見,讓感受自然流動,感恩自然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