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折
【摘要】獲得第28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的廣播專題《世界記憶遺產(chǎn)的南京回響》,是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新聞廣播在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之際創(chuàng)制的一組廣播專題節(jié)目。本文從重大歷史題材的駕馭、創(chuàng)新廣播專題形式表達以及作品的更高政治站位和歷史視角等幾個層面介紹了該廣播專題的創(chuàng)作手法,并分析了作品特色,以期對于類似廣播專題的創(chuàng)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重大題材? 聲音蒙太奇? 國家公祭? 人類命運? 中國主張
【中圖分類號】G222? ? ?【文獻標識碼】A
2017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fā)生80周年,12月13日是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面對這樣一個重要節(jié)點、重大題材,新聞報道如何采寫出新意?這對身處南京的媒體來說是一道頗有難度的題目,同時,這也是一道極有意義、媒體人義不容辭的題目,做好它,是媒體人的責任與擔當。
2017年12月,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新聞廣播推出廣播專題《世界記憶遺產(chǎn)的南京回響》(以下簡稱《南京回響》),從不同角度、運用不同手法還原南京大屠殺歷史真相,喚起人們的共同記憶,并從歷史明鑒中闡述中國主張。
一、從時事中發(fā)現(xiàn)線索,從史料里挖掘故事
在梳理各種信息來源的過程中,廣播專題《南京回響》主創(chuàng)團隊注意到,自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于2015年10月正式將《南京大屠殺檔案》列入《世界記憶遺產(chǎn)名錄》后,中央檔案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遼寧省、吉林省、上海市、南京市檔案館以及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等7家單位對所藏南京大屠殺檔案進行了大規(guī)模整理。2017年國家檔案局組織將《南京大屠殺檔案》影印并出版,前后共20卷。
主創(chuàng)團隊整理資料時發(fā)現(xiàn),這20卷《南京大屠殺檔案》內容,既有中方受害者的血淚控訴,也有來自日方加害者以及美英等國第三方人士的記錄。檔案形式有紙質文本、照片、電影膠片、實物等,檔案內容相互印證、補充。這一份份鐵證在出版之前,有的曾被披露過,有的至今鮮為人知,尤為珍貴。
圍繞“銘記歷史、珍愛和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題,結合入選《世界記憶遺產(chǎn)名錄》的11份南京大屠殺檔案,主創(chuàng)團隊分赴國內多家檔案館查閱歷史資料,帶著沉重又敬畏的心情走近那段歷史。記者還多方走訪檔案直接相關人,比如《程瑞芳日記》的發(fā)現(xiàn)者——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研究員郭必強、南京大屠殺見證者和實景電影拍攝者美國牧師約翰·馬吉的孫子、南京大屠殺幸存者李秀英的兒子,以及國內多位歷史專家學者和直接研究南京大屠殺檔案的專家。
二、用戲劇手段講故事,用電影手法做廣播
(一)在80年前后的對比沖突中渲染情緒
采訪中,記者在歷史和現(xiàn)實的交錯中感受到的反差和震撼成為貫穿整個專題節(jié)目的情緒線索。筆者作為主創(chuàng)人員之一,本想用這個線索串起檔案展現(xiàn)的11段真實的歷史,但那樣會使篇幅冗長,也削弱了強烈對比帶來的震撼,于是改為在專題開頭以長片花的方式,用4分鐘逐一介紹11份檔案。雖是簡介,但經(jīng)過播音員沉穩(wěn)的播講和配樂制作后,讓聽者感覺悲壯又大氣。緊接著,從11份檔案中選出最具代表性的3個故事,在歷史與現(xiàn)實的對照中展開講述,在歷史與當下的對比中引導聽眾從悲憤中走出來,看到歲月靜好,看到改革開放后中國的和諧昌盛,從油然而生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中真切感受到和平的珍貴。
(二)每一個素材都是論據(jù),把專題做成論述題
《南京回響》精心挑選了《程瑞芳日記》《16幅砍殺中國軍民和奸侮中國婦女的照片及其照片冊》和《美國牧師約翰·馬吉的16毫米攝影機及膠片母片》這3份檔案鋪開筆墨,細致講述故事。
之所以選擇這3份檔案,第一是因為它們珍貴且極具代表性?!冻倘鸱既沼洝肥瞧駷橹顾l(fā)現(xiàn)的唯一一份中國人實時記載南京大屠殺事件的日記原件,《16幅砍殺中國軍民和奸侮中國婦女的照片及其照片冊》一直被稱為“京字第一號罪證”,約翰·馬吉的膠片則是南京大屠殺中唯一留存至今的影像資料。第二是因為它們以文字、照片和影像的不同方式記錄了同一段歷史,在形式上各具代表性。第三是因為它們分別來源于當時中國人、侵華日軍和美國人的記錄,從不同的視角互相印證了屠殺的史實,是最客觀的侵華證據(jù)鏈。主創(chuàng)團隊希望通過這3個故事的講述告訴世人,這段歷史有圖有真相,誰都無法抹去,只有正視歷史才能直面未來。
(三)以不同的聲音形象講故事,巧用“聲音蒙太奇”
把歷史故事講出新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主創(chuàng)團隊設置了3個聲音形象講述歷史——用播音員的講述呈現(xiàn)檔案,用記者現(xiàn)場報道的聲音呈現(xiàn)對事件發(fā)生地的回訪,用歷史相關人物或專家的權威聲響呈現(xiàn)對歷史的評價。這3個聲音特色分明,講述故事的3條線索清晰,既把歷史和當下做了自然的時空切換,在切換中留下強烈的歷史縱深感,又大大豐富了作品的聲音元素,充分發(fā)掘了廣播特色。比如在對《程瑞芳日記》的講述中,先是記者的現(xiàn)場報道:
記者:我現(xiàn)在所在的位置是南京師范大學隨園校區(qū)。在80年前,這里是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宿舍樓,是安全區(qū)難民收容所。作為宿舍管理主任,程瑞芳當時就住在二樓。南京大屠殺期間,白天,62歲的程瑞芳和同伴們撐起一頂已然千瘡百孔的“保護傘”;晚上,昏黃燈光下,她用和著淚水的墨水寫下一篇篇日記。
然后轉入播音員播讀的日記檔案:
播音員:12月17日,夜12點鐘,坐此寫日記不能睡,因今晚嘗過亡國奴的味道。今晚拖去11個姑娘,不知拖到何處。我要哭了,這些姑娘將來如何?
最后邀請史學專家郭必強點評日記的價值。
通過今昔對比,引出檔案內容,再通過相關人員的回憶和講述,真實還原了南京大屠殺歷史,喚起人類的共同記憶。
三、從歷史明鑒中闡述中國主張,站位更高、更有力量
思考人類的共同命運,是《南京回響》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從故事選取到謀篇布局,主創(chuàng)團隊始終都在試圖回答這樣幾個問題:現(xiàn)實這么美好,為什么一定要去回憶傷痛?為什么這11份有關南京的檔案是世界的記憶?它的聲聲回響能給世界帶來什么?
80年前發(fā)生在南京的那場大屠殺,用殷紅的鮮血記下了日本軍國主義殘暴的歷史,讓人類文明蒙羞,更留下抹不去的傷痛,這傷痛不僅是南京的,也是中國的,是世界的。再次回顧那段歷史,《南京回響》沒有簡單停留在歷史本身,而是通過對日軍暴行鐵證的歷史講述,闡述這些檔案史料在當下發(fā)人深省的意義與價值,即:《南京大屠殺檔案》中那些文字、照片和影像記錄,是人類的共同記憶,不忘歷史是為了未來永遠的安寧?!赌暇┗仨憽分v述的是沉痛的“南京記憶”,卻并沒有簡單地立足南京,而是把這段歷史作為世界歷史的一部分去回顧和反思,因為和平不僅是中國人民的愿望,也是全人類的共同心愿。
除了講述檔案原件,《南京回響》節(jié)目還加入了延伸閱讀、價值剖析,在反思中關注人類共同命運,使檔案更具有現(xiàn)實的教育和警示意義。尾聲部分,《南京回響》借用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原館長朱成山的采訪,再次宣示了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中國主張:中國,是世界和平的堅決倡導者和有力捍衛(wèi)者,中國人民會堅定不移維護人類和平與發(fā)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宣傳管理部)
(本文編輯:寧黎黎)